刑法学

乙为村委会主任,利用协助乡政府管理和发放救灾款物之机,将5万元救灾款非法据为己有。甲的行为构成()A、贪污罪B、职务侵占罪C、侵占罪D、盗窃罪

题目

乙为村委会主任,利用协助乡政府管理和发放救灾款物之机,将5万元救灾款非法据为己有。甲的行为构成()

  • A、贪污罪
  • B、职务侵占罪
  • C、侵占罪
  • D、盗窃罪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第 85 题 关于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受某国有公司委托,管理该公司国有财产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国有资金归个人使用,甲构成挪用公款罪

B.乙是受某国家机关委托,管理该机关国有财产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国有财物,乙构成贪污罪

C.丙是某村委会主任,其在协助乡政府发放救灾款物时,将其中价值20万元的救灾物资以低价卖给不法商贩,所得价款据为己有,丙构成挪用公款罪

D.丁是某民政部门领导,其将国家拨付的扶贫款3000万元,用来盖办公大楼,丁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


正确答案:BD
[考点] 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
[答案及解析]BD。A项,甲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应构成挪用资金罪。A项错。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挪用国有资金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规定:“对于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国有资金归个人使用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B项正确。依据《刑法))382条第2款的立法解释,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救灾、抢险、防汛、优抚、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和发放等工作时,属于《刑法》第93条第2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故丙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丙将救灾物资低价变卖,所得价款据为已有,是贪污行为,因为已经具有了非法占有之目的,并应构成贪污罪,而非挪用公款罪。C项错。D项,国家工作人员挪用特定款物,挪作他用,而不是归个人使用的,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D项正确。故,答案为BD。

第2题:

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情况由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村民委员会不需要向村民公布。()


参考答案:错误

第3题: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人员包括村委会或居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及其他委托从事管理的人员。以下哪项不属“从事管理”?

A、管理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

B、管理土地征用补偿费用

C、管理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款物

D、村民对自己家庭承包土地的管理


参考答案:D

第4题:

张栋梁系汶川某村的村委会成员,在汶川地震后协助当地政府从事救灾款的发放工作。张栋梁见救灾款的发放管理程序不完善,便多次冒领救灾款;共计 5,340元。张栋梁的行为:( )
A.构成职务侵占罪
B.构成贪污罪
C.构成诈骗罪
D.不构成犯罪


答案:B
解析:

第5题:

村民陈三经村委会批准在一宅基地建房,陈三先在所批地东头建了二间,正在兴建西头二间时,村委会张主任以陈三已建二间房屋足以居住为由出面制止。陈三则以宅基地已批给自己使用和持有县政府颁发的房屋确权证为由不听劝阻。村委会报告乡政府并经乡土管所同意,责令陈三立即停止施工并限在l5天内拆除西房。陈某不服欲提起行政诉讼。则此案被告为()。

A.村委会张主任
B.村委会
C.乡政府
D.乡土管所

答案:C
解析:
本题中乡政府具备行政主体资格,故被告只能是乡政府。行政诉讼的被告一定要有行政主体资格,个人、村委会、乡土管所都不属于行政主体。

第6题:

乙为村委会主任,利用协助乡政府管理和发放救灾款物之机,将5万元救灾款非法据为己有。甲的行为构成()

A.贪污罪

B.职务侵占罪

C.侵占罪

D.盗窃罪


参考答案:A

第7题:

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截至5月21日12时,青海玉树共接收国内外地震救灾捐赠

款物551300万元,将551300万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万元.


正确答案:

 

第8题:

下列哪些行为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A.甲系某村民小组的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达到5万元

B.乙为村委会主任,利用协助乡政府管理和发放救灾款物之机,将5万元救灾款非法据为己有

C.丙是某国有控股公司部门经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5万元公款非法据为已有

D.丁与某私营企业的部门经理李某内外勾结,利用李某职务上的便利,共同将该单位的5万元资金非法据为已有


正确答案:ACD

第9题:

村委会主任甲,发现村委会出纳乙将2万元放在办公室抽屉内。甲趁无人之机,将2万元拿走。甲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
B.贪污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答案:A
解析: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自己认为秘密的手段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人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甲的行为完全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构成盗窃罪。A选项说法正确。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都要求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种便利必须是主管、经营、经手单位财产的实质性便利,仅仅是因工作关系熟悉作案环境或易于接近作案目标、易于进入某些场所的,不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不能认定为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BC选项说法错误。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本题中不存在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和遗忘物,不能认定为侵占罪。D选项说法错误。

第10题:

某市政府要修建一条铁路,征用了宋家村10亩土地,并由该市铁路建设指挥部给予该村20万元土地补偿费。该村委会主任宋某从指挥部领取该款交给村委会,协助指挥部管理该款的分配。后宋某利用管理该款之便,虚开发票在村账务上充抵,将其中5万元据为己有。宋某构成

A.职务侵占罪
B.贪污罪
C.侵占罪
D.诈骗罪

答案:B
解析:
村委会主任虽然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是依据《刑法》第382条第2款的规定,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可以成为贪污罪的主体。另外,注意由于挪用公款罪中没有类似法律拟制,因此此类人挪用受委托管理、经营的财产的,只能定挪用资金罪,不能定挪用公款罪。而且,根据立法解释,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政府从事土地征收、征用补偿费用的行政管理工作时,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所以宋某在本题中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本题中的行为对象是土地补偿费,是公共财产,所以宋某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共财产,构成贪污罪,故B项正确。 本题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