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

甲和乙是A剧团的专职编剧,二人按照A剧团的要求共同构思并创作了一部剧本,该剧本由甲执笔。该剧本于2001年5月16日完成,并于2002年7月25日交给了A剧团。2003年4月3日,甲欲将该剧本拿到B出版社出版,乙因为与甲产生了矛盾故不同意,认为这是二人的合作作品,著作权由二人共有,甲不能擅做主张;A剧团认为该作品属于职务作品,著作权应由剧团享有。2003年5月17日,乙欲将该剧本拿给C剧团上演,甲和A剧团均认为乙无权这样做。 2003年4月3日,在乙和A剧团均不同意的情况下,甲是否可以将该剧本拿给B出版社

题目

甲和乙是A剧团的专职编剧,二人按照A剧团的要求共同构思并创作了一部剧本,该剧本由甲执笔。该剧本于2001年5月16日完成,并于2002年7月25日交给了A剧团。2003年4月3日,甲欲将该剧本拿到B出版社出版,乙因为与甲产生了矛盾故不同意,认为这是二人的合作作品,著作权由二人共有,甲不能擅做主张;A剧团认为该作品属于职务作品,著作权应由剧团享有。2003年5月17日,乙欲将该剧本拿给C剧团上演,甲和A剧团均认为乙无权这样做。 2003年4月3日,在乙和A剧团均不同意的情况下,甲是否可以将该剧本拿给B出版社出版?为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可以,A剧团不享有著作权,其享有的是2年内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的优先使用权,出版并不是其业务范围,故不需要取得其同意。该作品属于不可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根据法律的规定,对于不可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不能协商一致又无正当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除转让以外的其他权利,但是所得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所以甲有权将该剧本拿给B出版社出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创作的话剧剧本《和美中山》于2009 年发表,乙话剧团经甲许可获得该剧本的表演权。2010 年丙话剧团也欲使用该剧本演出,丙话剧团()

A.应经甲许可并支付报酬

B.应经乙话剧团许可并支付报酬

C.无须经甲或乙话剧团许可,但须向甲支付报酬

D.应经甲与乙话剧团共同许可,并向甲、乙话剧团支付报酬


参考答案:A

第2题:

甲京剧团与乙剧院签订合同演出某传统剧目一场,合同约定京剧团主要演员曾某、廖某、潘某出演剧中主要角色,剧院支付人民币l万元。

演出当日,曾某在异地演出未能及时赶回,潘某生病在家,没有参加当天的演出,致使大部分观众退票,剧院实际损失15万元。后剧院向法院起诉京剧团,要求赔偿损失。针对此案,下列意见中何者为正确?( )。

A.在这一事例中,法律关系主体仅为甲京剧团与乙剧院

B.京剧团与剧院的法律关系为保护性法律关系

C.京剧团与剧院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不是绝对的

D.在这一事例中,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针对的主体是不特定的


正确答案:C
「考点」法律关系「解析」本题中所述行为只是违约行为,并非违法行为,选项B错误。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其必须是特定的,否则就没有权利义务的承担者了。选项D错误。另外。不同法律关系的主体也是不同的。就本题来说,甲京剧团和乙剧院形成了合同关系,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但本题还有其它法律关系存在,如观众与剧院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演员与京剧团之间的法律关系等,所以选项A不全面。

第3题:

王某的短篇小说《风》被程某改编成剧本,由甲剧团的演员以话剧的方式演出,该话剧被乙公司录像并制成光盘发售,其间包含哪些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权利( )

A、乙作为录像制作者的权利;

B、甲剧团的演员作为表演者的权利;

C、程某作为改编者的权利;

D、王某的著作权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甲创作的话剧剧本《秋日的私语》于 2009 年发表,乙话剧团经甲许可获得该剧本的表演权。2010 年丙话剧团也欲使用该剧本演出,丙话剧团

A.应经甲许可并支付报酬
B.应经乙话剧团许可并支付报酬
C.无须经甲或乙话剧团许可,但须向甲支付报酬
D.应经甲与乙话剧团共同许可,并向甲、乙话剧团支付报酬

答案:A
解析:
甲创作《秋日私语》,对该剧本享有著作权,乙话剧团经甲许可获得该剧本的表演权,其属于一般许可人,丙话剧团能否获得许可对其无影响,无须经过乙话剧团同意并对其支付报酬,丙话剧团使用该剧本不属于合理使用,因此需要对著作权人甲支付报酬。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第5题:

《七妹与蛇郎》是由安顺花灯剧团创作并首演的贵州著名花灯剧。


正确答案:×
解析:贵州省花灯剧团成立于1956年5月。剧团创作演出的《七妹与蛇郎》,从50年代一直演到90年代,成为剧团的保留剧目。

第6题:

某服装厂委托加工一批演出服装,衣料由剧团提供,某剧团支付加工费8000元,增值税由( )缴纳。

A.服装厂

B.剧团

C.服装厂代扣代缴

D.剧团代扣代缴


正确答案:A
解析:依税法规定,增值税应该由委托方服装厂来缴纳。

第7题:

甲京剧团与乙剧院签订合同演出某传统剧目一场,合同约定京剧团主要演员曾某、廖某、潘某出演剧中主要角色,剧院支付人民币1万元.演出当日,曾某在异地演出未能及时赶回,潘某生病在家,没有参加当天的演出,致使大部分观众退票,剧院实际损失1.5万元.后剧院向法院起诉京剧团,要求赔偿损失.法院审理后,判决甲剧团赔偿乙剧院人民币l万元.针对此案,下列意见中何者为正确?( )

A.在这一事例中,观众因买票而和剧团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是调整性法律关系

B.京剧团与剧院之间赔偿l万元的法律关系为保护性法律关系

C.京剧团与剧院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不是绝对的,其针对的主体都是特定的

D.法院判决是一个法律事实


正确答案:ABCD
56.答案:A、B、C、D 考点:法律关系讲解:由合法行为引起因而不需要法律制裁的法律关系是调整性法律关系;由违法行为引起而需要法律制裁的法律关系是保护性法律关系。观众因买票而和剧团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是调整性法律关系;京剧团与剧院之间因违约而形成的赔偿1万元的法律关系为保护性法律关系。因此,A、B项正确。京剧团和剧院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均是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其针对的主体都是特定的。因此,C项正确。法院判决是一个法律事实,导致了新的法律关系的产生。因此,D项正确。

第8题:

甲、乙二人不约而同在同一商场内行窃,各自盗窃财物数额较大。下列对甲、乙二人行为的认定,正确的是( )。

A.甲、乙二人是共同实行犯

B.甲、乙二人互为片面共犯

C.甲、乙二人互为间接正犯

D.甲、乙二人不构成盗窃罪共犯


正确答案:D
解析:共同实行犯的实行行为共同引起危害结果发生,他们的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均有因果联系,共同实行犯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因此选项A是错误的。片面正犯是指暗中帮助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犯罪行为的实施人没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而帮助人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间接正犯又可以称为间接实行犯,是指把他人作为工具利用的情况,利用者与被利用者不成立共同犯罪。它包括以下情况:一是利用无责任能力人犯罪;二是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甲、乙两人不构成共同犯罪。

第9题:

A剧团的专职编剧甲根据剧团的要求独立编写了一个历史剧本,经团里审阅,决定上演。但因经费紧张,没有及时排练。于是甲将该剧本提供给B剧团,并得到一笔使用费。一年后,A剧团准备排演该剧,发现B剧团正准备公演该剧。A剧团询问甲,甲称该剧本是自己编写,有权决定给B剧团演出。A剧团认为甲写该剧本是为完成工作任务,该剧著作权属于剧团。由此双方产生了纠纷。问:

1.该剧本是不是职务作品?为什么?

2.该剧本著作权属于谁?不享有著作权的甲或剧团针对该剧本享有什么权利?

3.如果乙主张甲的剧本与自己以前创作的同一历史题材的剧本有雷同,认为甲的剧本上不能产生著作权,是否有法律依据?为什么?

4.甲将剧本提供给B剧团演出的行为是什么性质?


正确答案:1.该剧本是职务作品.因为是甲为完成剧团的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
2.该剧本著作权属于甲.因为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一般属于作者,本案中不存在著作权由单位享有的法定情形,故应由甲享有,但剧团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3.没有法律依据。因为作品受著作权保护的条件是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该剧属于甲独立创作,满足取得著作权的条件。
4.侵害了剧团的优先使用权,依据著作权法规定,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剧团同意,甲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剧团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剧本。

第10题:

戏剧的总体特征是()

A演员扮演、当众表演及剧情展开

B编剧、导演及演员的扮演

C舞台、演员及观众

D经纪人、剧本及剧团


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