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学

执行异议的条件是()。A、异议的主体必须是案外人B、必须是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的实体权利C、必须在执行程序结束之前提出D、必须以书面方式提出

题目

执行异议的条件是()。

  • A、异议的主体必须是案外人
  • B、必须是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的实体权利
  • C、必须在执行程序结束之前提出
  • D、必须以书面方式提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执行异议的条件是()。

A.异议的主体必须是案外人

B.必须是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的实体权利

C.必须在执行程序结束之前提出

D.必须以书面方式提出


参考答案:A, B, C

第2题:

民事案件执行过程中,提起执行异议应当符合下列哪些条件?()

A:异议由案外的利害关系人提出
B:案外人提出的异议的内容是对执行标的主张实体权利
C:执行异议是在执行过程中提出
D:执行异议原则上应书面提出,并附相关理由及必要证据

答案:A,B,C,D
解析:
【考点】执行异议。详解:《民事诉讼法》第227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进行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5日之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执行规定》第70条第2款规定,案外人异议一般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因此,A、B、C、D项均正确。

第3题:

关于执行行为异议与案外人对诉讼标的异议的比较,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异议都是在执行过程中提出 

B.异议都应当向执行法院提出 

C.申请异议当事人有部分相同 

D.申请异议人对法院针对异议所作裁定不服,可采取的救济手段相同 


:D
   对执行行为的异议,是指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提出质疑,从而要求人民法院变更或停止执行行为的请求。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的异议指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被执行的财产的全部或者部分主张实体权利并要求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停止并变更执行的书面请求。所以ABC三个选项说法正确。

《民事诉讼法》第202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民事诉讼法》第204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其15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终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负,认为原判决、判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判定无关的,可以子裁定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可见D选项说法错误。

第4题:

简述执行异议的概念和条件?


正确答案: 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不同意见,主张实体权利的,称为执行异议。
条件:
⑴有权提出执行异议的人必须是案外人,不能是本案当事人;
⑵必须是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主张自己的实体权利;
⑶必须在执行程序结束之前提出。

第5题:

关于执行异议和复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法院对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查
B.执行异议审查期间,异议人申请撤回异议的,法院应当准许
C.案外人对驳回执行标的异议的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请复议
D.案外人撤回异议或者被裁定驳回异}义后,再次就同一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答案:D
解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执行异议规定》)第12条的规定,法院对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实行书面审查,A项错误。根据《执行异议规定》第13条的规定,执行异议审查期间,异议人申请撤回异议的,是否准许由法院裁定,B项错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7条的规定,案外人对驳回执行标的异议的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案外人不能向上级法院申请复议,C项错误。根据《执行异议规定》第15条第2款的规定,D项正确。

第6题:

执行民事案件过程中,提起执行异议应当符合()

A.执行异议是在执行过程中提出的

B.异议由案外人提出

C.案外人提出的异议的内容是对执行标的主张实体权利

D.执行异议原则上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附相关理由及必要证据


参考答案:A, B, C, D

第7题:

关于执行行为异议与案外人对诉讼标的异议的比较,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异议都是在执行过程中提出
B:异议都应当向执行法院提出
C:申请异议当事人有部分相同
D:申请异议人对法院针对异议所作裁定不服,可采取的救济手段相同

答案:D
解析:
【考点】执行异议【详解】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225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第227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前述规定,A、B、C三选项说法都是正确的,不应选,D选项说法是错误的,申请异议人对法院针对异议所作裁定不服,可采取的救济手段并不相同,应选。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8题:

案外人对仲裁裁决提出执行异议应具备的条件。


参考答案:

①提出执行异议的主体只能是案外人,仲裁裁决的原当事人不得对该裁决的执行提出执行异议。
②执行异议须在执行程序开始后,仲裁裁决执行完毕之前提出。
③案外人需针对执行标的提出实体主张
④执行异议一般以书面形式提出,并提供相应的证据,以书面形式提出确有困难的,可以允许以口头形式提出。


第9题:

试述提起执行异议的条件。


正确答案: 1.有权提出异议的主体只能是案外人
2.提出异议的内容必须是对执行标的的主张实体权利
3.执行异议必须在执行程序开始后到执行结束前提出
4.执行异议一般应以书面形式提出

第10题:

执行异议,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对()提出异议,主张实体权利。


正确答案:案外人;执行标的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