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

公交车辆中途停靠站比较合理的间距郊区一般是()。

题目

公交车辆中途停靠站比较合理的间距郊区一般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000M左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A.临时停靠站
B.大客车停靠站
C.公交车停靠站
D.应急停车带

答案:C
解析:
图中红圈内标线含义是公交车停靠站,用以指示公交车停靠站的位置,并指示除公交车外其他车辆不得在此区域停留。

第2题:

调频法是指在不增减运力的情况下,根据城市公交实际客流及时调整(),以增加或减少分组时间内行车频率的方法。

A.行车间距
B.车辆数量
C.行车路线
D.停靠站名

答案:A
解析:
考察调频法的概念。调频法是指在不增减运力的情况下,根据城市公交实际客流及时调整行车间距,以增加或减少分组时间内行车频率的方法。

第3题:

公交车辆中途停靠站比较合理的间距郊区一般是()左右。


本题答案:1000M

第4题:

需要考虑车辆掉头回车的地方,加水,清洁,保养和小修作用地的是()。提供给沿线公交乘客定点上下的道路交通设施是中间停靠站。


正确答案:首末站

第5题:

公共汽车停靠站内没有其他车辆时,进站的车辆不得()。

  • A、停在停靠站出口处
  • B、停在行车道内
  • C、停在停靠站进口处
  • D、在停靠站内停车

正确答案:C

第6题:

调频法是指在不增减运力的情况下,根据城市公交实际客流及时调整(),以增加或减少分组时间内行车频率的方法。

A:行车间距
B:车辆数量
C:行车路线
D:停靠站名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调频法的概念。调频法是指在不增减运力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客流情况,及时调整行车间距,以增加或减少分组时间内行车频率的方法。

第7题:

公交车辆中途停靠站比较合理的间距:市区一般以500m~800m左右为宜;郊区为1000m左右;在交叉口附近设站时,为了不影响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和通行能力,一般应离开交叉口50m左右。交通量较少的道路,站位距交叉口不得小于30m。为什么?


正确答案:停靠站间距小,道路上过多设站,增加乘客的乘车时间,车辆速度不高,且制动、启动频繁,轮胎与燃料消耗大。如果停靠站间距过大,虽然车辆运行速度提高,乘客的乘车时间减少,但增加了乘客的步行时间,于乘客不便。

第8题:

该交叉口规划平面布置存在的问题包括:
 (1)主、次干路交叉口的机动车道没有渠化、拓宽。
  (2)双向4 车道画成双向6 车道。
  (3)分隔带距离交叉口过近,压占人行横道。
  (4)交叉口公交车站设置过多,换乘及间距不合理,④号、⑤号公交停靠站距交叉口过近。
  (5)公交停靠点压占人行横道,应退后红线。
  (6)道路红线用双点画线表示不合规划制图规范。
  (7)干道公交停靠站未布置成港湾式。
  (8)①号公交停靠不应布置在进口道上(交叉口处的公交停靠站应布置在交叉口出道口一侧)。


答案:
解析:
某建设单位通过参与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竞得某城市中心区两个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两地块面积共46 公顷,规划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建设总量控制为住宅60 万平方米,公建40 万平方米。该地段西侧、北侧为城市公园,东侧为市级体育设施。地块南侧和东侧临城市主干路,西、北两侧为城市次干路。城市干路围合范围内的用地面积为85 公顷,其中已建成三个居住小区,分别位于该地块的南侧和北侧,已按小区规模安排了配套设施,并已有一所中专学校。
  依据该两地块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分析还有哪些规划设计条件需要补充(地段现状详见图5)。

{图}

图5
  已给出的规划设计条件:
  1.用地情况:规划用地性质、规划用地面积、用地边界条件;
  2.土地使用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规划控制指标;
  3.建筑后退要求(包括城市绿化带和建筑后退线)及间距规定;
  4.绿地率及集中绿地配置要求:
  5.建筑风格、体量、色彩等要求;
  6.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
  【问题】
  试补充其它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

第9题:

公交车辆中途停靠站比较合理的间距交通,在流较少的道路,站位距交叉口不得小于()。


正确答案:30M

第10题:

公交车辆中途靠站比较合理的间距市区一般是()左右。


正确答案:500M~8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