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下缘受拉区的裂缝是因为()而产生,梁肋上斜裂缝是因为()而产生。

题目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下缘受拉区的裂缝是因为()而产生,梁肋上斜裂缝是因为()而产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梁弯曲破坏检验标志的叙述中,()项是不正确。

A、受拉主筋处的最大裂缝宽度达到1.5mm,或挠度达到跨度的1/50

B、受压区混凝土破坏

C、受拉主筋拉断

D、腹部斜裂缝达1.5mm或斜裂缝末端受压区混凝土剪压破坏


参考答案:D

第2题:

箍筋配置数量适中的钢筋混凝土梁,其受剪破坏形式为( )。

A.梁剪弯段中混凝土先被压碎,其箍筋尚未屈服
B.受剪斜裂缝出现后,梁箍筋立即达到屈服,破坏时以斜裂缝将梁分为两段
C.受剪斜裂缝出现并随荷载增加而发展,然后箍筋达到屈服,直到受压区混凝土达到破坏
D.受拉纵筋先屈服,然后受压混凝土破坏

答案:C
解析:
对于有腹筋梁,当箍筋配置过多,会发生A中所述破坏形态,为斜压破坏;当箍筋配置过少,会发生B中所述破坏形态,为斜拉破坏;当箍筋配置适中,会发生C中所述破坏形态,为剪压破坏。D中所述破坏形态为适筋梁的正截面受弯破坏形态。

第3题:

下列混凝土裂缝劣化等级不是B级的为()。

A、钢筋混凝土梁竖、纵向裂缝宽度0.2~0.3㎜,主拉应力裂缝宽度0.1~0.3㎜,其它裂缝宽度>0.2㎜

B、钢筋混凝土梁竖、纵向裂缝宽度<0.2㎜,主拉应力裂缝宽度<0.1㎜

C、预应力梁纵向裂缝宽度<0.2㎜

D、混凝土拱圈横、斜向裂缝宽度0.2~0.3㎜,纵向裂缝宽度0.3~0.5㎜


参考答案:B

第4题: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主次梁相交处,在主梁中设置附加横向钢筋的目的是()

  • A、承担剪力
  • B、防止主梁发生受弯破坏
  • C、防止主梁产生过大的挠度
  • D、防止主梁由于斜裂缝引起的局部破坏

正确答案:D

第5题:

箍筋配置数量适当的钢筋混凝土梁,其受剪破坏形式为下列哪种?( )

A.梁剪弯段中混凝土先被压碎,其箍筋尚未屈服
B.受剪侧裂缝出现后,梁箍筋立即达到屈服,破坏时以斜裂缝将梁分为两段
C.受剪斜裂缝出现并随荷载增加而发展,然后箍筋达到屈服,直到受压区混凝土达到破坏
D.受拉纵筋先屈服,然后受压区混凝土破坏

答案:C
解析:
箍筋配置数量适当的钢筋混凝土梁,受剪破坏形式通常为剪压破坏。将近破坏时,会产生一条临界斜裂缝,随着荷载继续增长,与临界斜裂缝相交的箍筋先达屈服强度,然后剪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强度,发生剪压破坏。

第6题:

箍筋配置数量适当的钢筋混凝土梁,其受剪破坏形式为下列何种?( )

A.梁剪弯段中混凝土先被压碎,其箍筋尚未屈服
B.受剪斜裂缝出现后,梁箍筋立即达到屈服,破坏时以斜裂缝将梁分为两段
C.受剪斜裂缝出现并随荷载增加而发展,然后箍筋达到屈服,直到受压区混凝土达到破坏
D.受拉纵筋先屈服,然后受压区混凝土破坏

答案:C
解析:
箍筋配置数量适当的钢筋混凝土梁,其受剪破坏的主要特点是箍筋先达到屈服,然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第7题:

对钢筋混凝土超筋梁受弯破坏过程,以下( )描述正确。

A.受拉区钢筋被拉断,而受压区混凝土未压碎
B.梁支座附近出现450斜裂缝导致梁破坏
C.受拉区钢筋未屈服,受压区混凝土先压碎
D.受拉区钢筋先屈服并经过一段流幅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

答案:C
解析:
超筋破坏特点是混凝土受压区先压碎,纵向受拉钢筋未屈服,属于脆性破坏。

第8题:

钢筋混凝土梁受拉区边缘开始出现裂缝是因为受拉边缘()。

A.受拉混凝土的应力达到混凝土的实际抗拉强度

B.受拉混凝土达到混凝土的抗拉标准强度

C.受拉混凝土的应变超过受拉极限拉应变


参考答案C

第9题:

正常使用情况下的RC梁,受拉区一般不产生裂缝。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钢筋混凝土梁受拉区边缘开始出现裂缝是因为受拉边缘()。

  • A、受拉混凝土的应力达到混凝土的实际抗拉强度
  • B、受拉混凝土的应变超过极限拉应变
  • C、受拉混凝土达到混凝土的设计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