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

简述建立行为锚定等级评价表的步骤。

题目

简述建立行为锚定等级评价表的步骤。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选定绩效考核因素,并对其内容进行界定;
(2)获取关键事件,可以由对工作比较熟悉的人来提供;
(3)将关键事件分配到评定要素中去;
(4)将另外一组人对关键重新进行审定和排序,然后将两组一致的关键事件保留下来,作为最后的关键事件;
(5)对关键事件进行评定,保证关键事件与为其分配的要素和等级匹配。
.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行为观察法也称( )

A: 行为观察评价法
B: 行为观察量表法
C: 行为观察量表评价法
D: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
E: 行为锚定法

答案:A,B,C
解析:
行为观察法也称行为观察评价法、行为观察量表法、行为观察量表评价法。

第2题: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是将( )和等级评价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行为等级评价表来评价员工。

A: 关键事件
B: 绩效标准
C: 胜任特征
D: 工作行为

答案:A
解析: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是关键事件法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它将关键事件和等级评价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第3题:

将关键事件归并为若干绩效指标,并建立绩效评价等级的绩效考评方法为( )。

A.行为观察法

B.关键事件法

C.加权选择量表法

D.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


正确答案:D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又称行为定位法、行为决定性等级量表法或行为定位等级法。它将关键事件和等级评价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将关键事件归并为若干绩效指标,并建立绩效评价等级。

第4题:

简述行为锚定等级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优点:有效指导员工行为、有利于员工反馈、等级的标准具体明确、各种工作要素独立。
缺点:花费的时间、精力、成本大、被评估者可能处于行为量表的两端。

第5题: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也称()

A、行为等级法
B、定位锚定级别法
C、行为定位法
D、行为决定性等级量表法
E、行为定位等级法

答案:C,D,E
解析: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也称行为定位法、行为决定性等级量表法或行为定位等级法。

第6题:

简述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的优点和不足。


答案:
解析: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又称行为定位法、行为决定性等级量表法或行为定位等级法。这一方法将关键事件和等级评价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是关键事件法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
  (1)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的优点
  ①对员工绩效的考量更加精确。由于参与本方法设计的人员众多,对本岗位熟悉,专业技术性强,所以精确度更高。
  ②绩效考评标准更加明确。评定量表上的等级尺度是与行为表现的具体文字描述一一对应的,或者说通过行为表述锚定评定等级,使考评标准更加明确。
  ③具有良好的反馈功能。评定量表上的行为描述可以为反馈提供更多必要的信息。
  ④具有良好的连贯性和较高的信度。使用本方法是对被考评者使用同样的量表,对同一个对象进行不同时间段的考评,能够明显提高考评的连贯性和可靠性。
  ⑤考评维度清晰,各绩效要素相对独立性强,有利于综合评价判断。
  (2)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的不足
  ①设计和实施的费用高。
  ②费时费力。

第7题: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是将(  )和等级评价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行为等级评价表来评价员工。


A.关键事件

B.绩效标准

C.胜任特征

D.工作行为

答案:A
解析: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是关键事件法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它将关键事件和等级评价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第8题:

小张是一家企业的人事经理,准备采用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进行员工考核。请帮助其设计具体的工作步骤。


正确答案: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又称行为定位法、行为决定性等级量表法或行为定位等级法。这一方法是关键事件法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它将关键事件和等级评价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其具体的工作步骤是:
(1)进行岗位分析,获取本岗位的关键事件,由主管人员作出明确简洁的描述;
(2)建立绩效评价的等级,一般为5~9级,将关键事件归并为若干绩效指标,并给出确切定义;
(3)由另一组管理人员对关键事件作出重新分配,将它们归入最合适的绩效要素及指标中,确定关键事件的最终位置,并确定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4)审核绩效考评指标等级划分的正确性,由第二组人员将绩效指标中包含的重要事件,由优到差,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5)建立行为锚定法的考评体系。

第9题:

简述行为锚定等级量表法的优点


正确答案: (1)评价指标之间独立性高。
(2)评价尺度更加精确。
(3)具有良好的反馈功能。
(4)适合用来为分配奖金提供依据。

第10题:

请介绍行为锚定等级评价的基本内容,并根据实际对某一工作行为进行行为锚定等级设计。


正确答案: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是建立在关键事件基础之上,通过用一些特定的关于优良绩效和不良绩效的描述性事例来对一个行为量化的尺度加以解释和锚定,将描述性的关键事件评价法和量化的等级评价法的优点结合在一起。通常有5个步骤:(1)获取关键事件。要求对某一职位比较了解的人(通常是职位承担者及其上级主管人员)对一些代表该职位上的优良绩效和不良绩效的关键事件进行描述。(2)开发绩效维度。由第一步中的这些人将这些关键事件合并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个绩效维度,并对其中的每一个绩效维度加以界定。(3)重新分配关键事件。由另外一组同样对职位比较了解的人对原始的关键事件进行重新分类,将所有这些关键事件分别放入他们自己认为最合适的绩效维度中。(4)将这些关键事件进行评价。(5)建立最终的绩效评价工具。选择6-7个关键事件作为其行为锚定。
例:对“销售营业部经理管理绩效考核”:(1)能够在可能违背公司薪酬制度的情况下,根据本*部门销售情况,确定员工的薪资水平;(2)能收回对某人的承诺,如下属事先曾被告知如果他对现工作岗位不满意,可以调回原岗位的承诺;(3)不论下属个人情况如何,都要求下属能够坚守岗位,甚至是在其有身体不适或有私事要做的时候;(4)根据销售部的实际情况,能够制定并修改本*部门严格的规章制度(可能引起不满的情况下);(5)能够及时提醒销售人员热情接待客户,认真遵守劳动纪律,在店面不交头接耳;(6)能听取销售人员的意见与合理化建议;(7)能够胜任培训销售人员的工作任务,满足每期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大纲的要求;(8)充分信任销售人员,并把很多重要工作交给他们,使之具有很强责任心;(9)能圈圈领导一个全天办公的销售营业部并能把其中两名员工培养成优秀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