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原理

数据抽象过程有哪些步骤?

题目

数据抽象过程有哪些步骤?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数据的概念模型。
(2)根据转换原则,把概念模式转换成逻辑模型。
(3)根据用户的业务特点,设计不同的外部模型,供程序员使用。
(4)根据逻辑模型设计内部模型,实现数据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正常的终端数据发送过程,需要包含以下哪些步骤?()

A.request

B.grant

C.Data

D.Offer


参考答案:A,B,C

第2题: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阶段的工作步骤依次为( )。

A.设计局部视图→抽象数据→修改重构消除冗余→合并取消冲突 B.设计局部视图→抽象数据→合并取消冲突→修改重构消除冗余 C.抽象数据→设计局部视图→合并取消冲突→修改重构消除冗余 D.抽象数据→设计局部视图→修改重构消除冗余→合并取消冲突


正确答案:C

第3题:

控制工作的过程有哪些步骤?


参考答案:a)拟定标准管理控制过程的第一步就是拟定一些具体标准。这里所说的标准,是指评定成效的尺度,它是从整个计划方案中选出的对工作成效进行评价的关键指标。标准的设立应当具有权威性。标准的类型有多种。最理想的是可以考核的目标直接作为标准。但更多的情况则往往是需要将某个计划目标分解为一系列的标准,例如,将利润率目标分解为产量、销售额、制造成本和销售费用等。此外,工作程序及各种定额也是一种标准。b)评定活动成效通过制定可考核的标准,同时也就将计量的单位、计算的方法和统计的口径等确定下来。因此,对于评定成效而言,剩下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及时地收集适用的和可靠的信息,并将其传递到对某项工作负责而且有权采取纠正措施的主管人员手中。在管理控制中不仅要求信息的准确性,而且还对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和适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c)采取纠正措施要确定正确的纠正措施,就必须首先花大力气找出造成偏差的真正原因,而不能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查明原因后,纠正偏差的工作可能涉及一些主要的管理职能。针对偏差产生的原因,主管人员可能采用重新制订计划和修改目标的方法来纠正偏差;也可能利用组织手段来进一步明确职责、补充授权或是对组织机构进行调整;还可能用撤换责任部门的主管或是增配人员的办法来纠正偏差;此外,他们还可能通过改善领导方式增加物质鼓励等办法来纠正偏差。

第4题:

数据库检索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选择数据库:选择数据库,一是要看是否易于获取原文,二是要根据课题的文献需要量,三是要看数据库的收录年限。
(2)选择检索途径:数据库所设检索途径多少不一,较为常用的有:分类:利用分类名和分类号进行检索。检索结果:该类目所有文章。检索特征:全。
(3)题名:利用篇名中的字、词或部分进行检索。检索结果:篇名中包含该字该词或该部分的所有文章。检索特征:准。
(4)主题/关键词:利用反映文献内容的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结果:包含该主题词(关键词)的所有文章。检索特征:全。
(5)作者:利用作者姓名进行检索(全称或单字)。检索结果:该作者的所有文章。
(6)出处:利用原文献的刊载处进行检索。检索结果:该刊载处刊登的所有文章。
(7)全文关键词:利用文献题名和正文中的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结果:正文和标题中包含该关键词的所有文章(全文数据库设置)。检索特征:全;有一定的误检率。
(8)全文自由词(任意词):利用任意字或词进行检索。检索结果:包含任意字或词的所有文章(全文数据库设置)。检索特征:全;误检率高;注意使用特征字词。
(9)年份检索:利用年份进行检索。检索结果:该年份发表的所有文章;不单独使用。检索特征:新;具有针对性和限制性。
(10)选择检索词:在准确理解检索课题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出能够确切反映课题内容的主题词,并选择出合适的检索词(关键词)。选择检索词应注意选择同义词和相关词,并适当控制检索词的内涵和外延。
(11)键入检索词,选择逻辑算符。检索时要根据课题的需要,及时调节检索词之间的数量关系及逻辑组配关系。
(12)执行检索。
(13)结果处理。选择输出格式,打印或存盘。

第5题:

绘制数据流程图应按什么步骤进行?绘制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绘制数据流程图时应根据数据流程的分析方法即DFDA方法的思想,按照自顶向下逐层求精的方法进行。也就是将整个系统当作一个处理功能,画出它和周围实体的数据联系过程,即一个粗略的数据流程图(顶层数据流程图),然后逐层向下分析,直到把系统分解为详细的低层次的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图的绘制遵照业务处理的全过程。
绘制数据流程图的注意事项:
①数据流程图的绘制一般由左至右进行。从左侧开始标出外部实体,然后画出由外部实体产生的数据流,再画出处理逻辑、数据流、数据存储等元素及其相互关系,最后在流程图的右侧画出接受信息的系统的外部实体。
②父图与子图的平衡。父图与子图的平衡要求是数据流守恒原则的体现,即对每一个数据处理功能来说,要保证分解前后的输入数据流和输出数据流的数目保持不变。
③数据流至少有一端连接处理框。数据流不能直接从外部实体直接传送到数据存储,也不能从数据存储直接传送到外部实体。
④数据存储输入输出协调。数据存储必定有输入数据流和输出数据流,缺少任何一个则意味着遗漏某些加工。
⑤数据处理流入流出协调。只有输入没有输出则数据处理无需存在,只有输出没有输入的数据处理不可能满足。
⑥合理命名、准确编号。对数据流程图的基本元素进行编号有利于编写数据字典及方便系统设计人员和用户的阅读与理解。

第6题:

BSP方法中,定义数据类有许多步骤,下列中( )不属于它的步骤。

A.识别数据类

B.定义数据类

C.建立数据类与过程的关系

D.抽取公共数据类


正确答案:D

第7题: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阶段的工作步骤依次为(40)。

A. 设计局部视图→抽象数据→修改重构消除冗余→合并取消冲突
B.设计局部视图→抽象数据→合并取消冲突→修改重构消除冗余
C. 抽象数据→设计局部视图→合并取消冲突→修改重构消除冗余
D.抽象数据→设计局部视图→修改重构消除冗余→合并取消冲突

答案:C
解析: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阶段的工作步骤为抽象数据→设计局部视图→合并取消冲突→修改重构消除冗余。

第8题:

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过程有几个步骤,哪些步骤会使信号产生失真?


参考答案:三个步骤:取样、量化、编码。量化产生失真。

第9题:

数据抽象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数据抽象是概念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数据抽象,可以将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首先抽象为不依赖任何具体机器的信息结构。

第10题:

什么是数据库设计目标?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正确答案:数据库设计的主要目标有: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应用功能需求、获得良好的数据库性能、对现实世界模拟的精确度要高、数据库设计应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DBMS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软件工程设计要求。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是:需求分析阶段、概念结构设计阶段、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物理结构设计阶段、数据库实施阶段、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