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

在Internet中,发送方的计算机将消息或文件分解成数据包,然后在Internet上传播。接收方把接收到的数据包重新组装成原来的消息。()

题目

在Internet中,发送方的计算机将消息或文件分解成数据包,然后在Internet上传播。接收方把接收到的数据包重新组装成原来的消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图8-12所示的拓扑结构中,区域(A)的计算机PC6(假设分配到的IP地址为192.168.0.35)访问 www.ceiaec.org网站(218.30.101.196)时,该计算机发送到Internet网上的IP数据包的源IP地址为(7)。区域(B)的计算机PC1访问www.celaec.org网站时,发送到Internet网上的IP数据包的源IP地址可能为(8)。


正确答案:(7) 202.217.6.34 (8) 202.217.6.35或202.217.6.35~202.217.6.38中的某一个IP地址
(7) 202.217.6.34 (8) 202.217.6.35,或202.217.6.35~202.217.6.38中的某一个IP地址 解析:由于IP地址为192.168.0.35的计算机位于图8-12所示的拓扑结构中区域(A),需要通过代理服务器连接到Internet,因此其发送到Internet上的IP数据包的源IP地址必须进行NAT转换,即将地址192.168.0.35转换为202.217.6.34。即(7)空缺处填写的内容是“202.217.6.34”。
区域(B)所接入的计算机PC1至PC4将使用公网IP地址直接访问Internet,该区域计算机所分配的 IP地址应与代理服务器外网卡的IP地址同处一个网段。同时考虑到ISP分配的公网IP地址为 202.217.6.32/29,其中“/29”是子网掩码的缩写形式,表示子网掩码的前29位为“1”,其对应的点分十进制数是255.255.255.248。该网段共有232-29-2=23-2=6个可用的IP地址(202.217.6.33~202.217.6.38),扣除已作为该网段网关地址的一个IP地址(202.217.6.33),以及已分配给代理服务器外网卡的IP地址(202.217.6.34),那么区域(B)计算机可用的IP地址范围是202.217.6.35~202.217.6.38,子网掩码是 255.255.255.248,默认网关地址是202.217.6.33。计算机PCI发送到Internet上的IP数据包的源IP地址可能为地址范围202.217.6.35~202.217.6.38中的某一个IP地址。

第2题:

关于LTE中HARQ说法正确的是()。

A.下行数据包的反馈消息可以在PUCCH发送

B.上行采用同步HARQ

C.上行数据包的反馈消息可以在PHICH上发送

D.下行采用异步自适应HARQ


参考答案:ACD

第3题:

下面关于ICMP重定向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A.路由器从某一接口接收到数据包之后,又要将该数据包从该接口发送出去,那么该路由器将会发送ICMP重定向消息给源设备。

B.路由器从某一接口接收到数据包之后,发现该接口的IP地址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位于同一网段那么该路由器将会发送ICMP重定向消息给源设备

C.路由器从某一接口接收到数据包之后,又要将该数据包从该接口发送过去,那么源设备将会发送ICMP重定向消息给该路由器。

D.路由器从某一接口接收到数据包之后,发现该数据包的源IP地址和该路由器继续转发数据包时的下一跳IP地址属于同一网段,那么该路由器将发送ICMP重定向消息至源设备。


正确答案:AD

第4题:

数字签名首先需要生成消息摘要,然后发送方用自己的私钥对报文摘要进行加密,接 收方用发送方的公钥验证真伪。对摘要进行加密的算法 为( )。


A. DES
B. 3DES
C. MD5
D. RSA


答案:D
解析:
数字签名首先需要生成消息摘要,生成消息摘要可用的算法是MDS,对摘要进行加密可以使用RSA算法。接收方使用发送方的公钥解密并提取消息摘要。

第5题:

在网络通信中,当消息发出后,接收方能确认消息确实是由声称的发送方发出的;同样,当消息接收到后,发送方能确认消息确实已由声称的接收方收到。这样的安全服务称为______服务。

A.数据保密性

B.数据完整性

C.不可否认性

D.访问控制


正确答案:C
解析:数据保密性服务可以防止敏感信息失窃。在本地存储环境下,敏感数据可以通过访问控制及数据加密机制进行保护。但为了网络通信安全,应该在系统间传送时,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保护。ISO已定义了一系列利用加密技术的相关国际标准(8730、8731及 9564)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数据完整性服务主要用于识别非法的数据修改。各类组织都需要允许合法的用户或计算机应用使用数据;与此同时,各种数据也需要在不被非法用户修改的情况下进行远程传输和处理。在上述场合中,数据完整性措施可以用于确认数据是否被修改。数据可能在以下2种情况下被修改:硬件传送错误或人为攻击。多年以来,业界往往依靠在磁盘、磁带存储系统及网络协议中使用校验码技术来防止硬件传送错误。对于人为攻击,业界往往采用一种完全不同于校验码技术的机制-数据加密和完整性校验来进行处理,确保数据完整性。对一个计算机产品而言,必须使用基于国际标准的加密技术的消息认证机制来对付人为攻击。用户访问控制服务允许通过限制合法的、经认证的用户数据访问权限来保护某些敏感的系统资源。根据资源所处环境的不同,用户访问权限可以由该资源的拥有者分配,也可以由系统根据预设的安全标签自动进行分配。资源的拥有者可以指定访问自己信息的用户名、访问的方式、访问的时间和访问的条件(如执行某些特定的应用、程序或交易时)。进行访问控制的目的是:无论信息资源是位于中央主机、分布式系统或是与文件、程序等一起散布于移动计算环境,其安全性均可以得到保障。不可否认服务可以被看作是常见的安全措施如身份确认和认证服务的一种扩展。不可否认服务可以避免发生发送者拒绝承认曾发送过信息的情况,从而保护信息接收者的权益。同样,本服务也可以避免发生接收者拒绝承认接收过信息的情况,保护了信息发送者的权益。通常,不可否认服务用于处理数据电子化传送中的问题。

第6题:

若host2的IP地址设为192.168.0.188,其发送到Internet上的IP数据包的源IP地址为(9)。


正确答案:(9)168.112.198
(9)168.112.198 解析:若host2发送数据包在到达host1之前应为192.168.0.188,到达Internet后应转换为 host1外网卡的地址,故为61.168.112.198。

第7题:

在网络通信中,(18)服务是指当消息发出后,接收方能确认消息确实是由声称的发送方发出的;同样,当消息接收到后,发送方能确认消息确实已由声称的接收方收到。

A.数据保密性

B.不可否认性

C.数据完整性

D.访问控制


正确答案:B
解析:不可否认性服务是指从技术上实现保证实体对他们的行为的诚实性,即用数字签名的方法防止其对行为的否认。其中,人们更关注的是数据采源的不可否认性和接收的不可否认性,即用户不能否认敏感信息和文件不是来源于他;以及接收后的不可否认性,即用户不能否认他已接收到了敏感信息和文件。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不可否认性,传输的不可否认性、创建的不可否认性和同意的不可否认性等等。

第8题:

( 19 ) 组播允许一个发送方发送数据包到多个接收方 。 不论接收组成员的数量是多少 , 数据源只发送 【 19 】数据包。


正确答案:

第9题:

(19)组播允许一个发送方发送数据包到多个接收方。不论接收组成员的数量是多少,数据源只发送_______ 数据包。


正确答案:
( (19)单一 【解析】组播是一种允许一个或者多个发送方发送单一数据包到多个接收方的网络传输方式,原理是不论组员的数量是多少,数据源只发送一次数据包,并且组播采用组播地址寻址,只向需要数据包的主机和嘲络发送数据包。

第10题:

数字签名首先需要生成消息摘要,然后发送方用自己的私钥对报文摘要进行加密,接 收方用发送方的公钥验证真伪。生成消息摘要的算法为( )。


A. DES
B. 3DES
C. MD5
D. RSA

答案:C
解析:
数字签名首先需要生成消息摘要,生成消息摘要可用的算法是MDS,对摘要进行加密可以使用RSA算法。接收方使用发送方的公钥解密并提取消息摘要。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