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印度狼孩从小就在狼群中生活,没有正常人类儿童的心理。这说明社会环境对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题目

印度狼孩从小就在狼群中生活,没有正常人类儿童的心理。这说明社会环境对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狼孩”没有意识,是因为狼孩脱离了社会,缺失了人类所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据文献记载,在印度曾多次发现小孩被母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长大的事例。这些“狼孩”有的虽已七八岁,甚至十几岁,但都不会说话,不会思维。这类事例表明( )。

A.狼孩的脑子天生就是笨的,不聪明的

B.狼孩的脑子不是人脑

C.狼孩的脑子虽是人脑,但思维不一定是人脑的机能

D.狼孩没有社会实践,所以不可能产生思维


正确答案:D

第3题:

印度发现的狼孩卡马拉,由于从小离开人类社会,在狼群中生活了8年,虽然后来回到人类社会并经过教育与训练,但到17岁时,她仅知道一些简单的数字概念,学会50个词汇,能讲简单的话。

请分析为什么在回到人类社会的九年里教育训练效果会这么差。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主要是错过了关键期,学习效果明显下降。

第4题:

“狼孩子”由母狼抚养,并且在狼窝中生活了多年,回到人间后既没有人类语言,也没有人类的生活习性,主要原因在于他脱离了人类社会环境。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印度狼孩卡玛拉自8岁回到人间,经过多年训练和教育,到17岁时只具有相当于4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这说明了(  )

A.心理是社会的产物
B.心理是脑的机能
C.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D.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

答案:A,C,D
解析:

第6题:

印度狼孩卡玛拉8岁回到人间,经过多年训练和教育,到17岁时只具有相当于四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这说明().

A、心理是社会的产物

B、心理是脑的机能

C、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

D、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


参考答案:ACD

第7题:

印度“狼孩”8岁时回归人类社会,用了4年才勉强学会走路,其主要原因是( )
A.没人指导
B.缺乏营养
C.没有同伴
D.错过了学习走路的最佳期


答案:D
解析:
2~4岁是幼儿器官协调、肌肉发展和对物品产生兴趣的敏感期,也是动作改正的敏感期,“狼孩”错过了这个关键时期。

第8题:

对于动物中的“母亲印刻”以及印度狼孩回归人类社会后难以学会人类基本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等两种现象,可以用来解释的观点是【 】

A.个体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

B.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论


正确答案:A
【考点点击】 本题在2006年4月考季第19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要点透析】动物在关键期内,不仅可以对自己的妈妈发生“母亲印刻”,而且如果自己的妈妈在小动物出生后不久就离开的话,它们也可以对其他动物发生“母亲印刻”。答案选A。

第9题:

据文献记载,在印度曾多次发现小孩被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长大。这些狼孩有的虽已七八岁,甚至是十来岁,但都不会说话,不会思维。这些事例说明()

A狼孩的脑子虽是人脑,但思维不一定是人脑的机能

B狼孩的脑子不是人脑

C狼孩的脑子天生就是笨的、不聪明的

D狼孩没有参与社会实践,所以不可能产生思维


D
意识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狼孩具备了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但仍然没有产生意识的根源就在于此,故选D项。A项否定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说法错误;狼孩的脑子是人脑,B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与题意无关。

第10题:

通过印度狼孩和美国女孩基尼的事实说明,具备正常遗传素质的儿童,其心理发展受环境的决定性影响。()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