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

某机构从某大学抽取200个大学生推断该校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水平。 要求:  (1)描述总体和样本。  (2)指出参数和统计量。  (3)这里涉及到的统计指标是什么?

题目

某机构从某大学抽取200个大学生推断该校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水平。 要求:  (1)描述总体和样本。  (2)指出参数和统计量。  (3)这里涉及到的统计指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总体:某大学所有的大学生;样本:从某大学抽取的200名大学生。
(2)参数:某大学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水平;统计量:从某大学抽取的200名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水平。
(3)200名大学生的总消费,平均消费水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地区居民户数为10000户,其平均月消费水平标准差为100元。采取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抽取样本进行调查,以了解其月平均消费水平,若可靠程序为95.45%,误差不超过10元,则应抽取()户居民进行调查。

A、100户

B、200户

C、400户

D、1000户


参考答案:A

第2题:

已知某市高三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为85分,从某校随机抽取28名高三学生,其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为87.5分,标准差为10分,该校高三学生的数学成绩与全市高三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关系是()

A.差异显著
B.该校学生的数学成绩高于全市
C.差异不显著
D.该校学生的数学成绩低于全市

答案:C
解析:
推断统计;假设检验。 题目为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其中,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应进行f检验。

第3题:

为了对大学生的消费支出进行估计,对已选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根据以前的调查结果已知该校的大学生消费支出的标准差约为300元,现在想要估计消费支出95%的置信区间,允许的估计误差不超过30元,则应抽取多大的样本量?


正确答案:
已知σ=300,E=30,zα/2=1.96

第4题:

为了调查某高校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从男生中抽取7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30名学生调查,这种抽样方法是()。


正确答案:分层抽样

第5题:

今从某高校10000个学生中随机抽取1%的学生调查其每月生活费支出。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月均消费950元,方差为400元。则在95% 的置信水平下该校学生的月均消费的( )。


答案:A,B,C
解析:

第6题:

某小学的学生排成一个实心方阵还多7人.如果横竖各增加一排.成为一个大一点的实心方阵,又差24人,该校有学生多少人?()
A.160
B.200
C.232
D.212


答案:C
解析:
排成一个实心方阵,还多7人,横竖各增加一排后,又少24人,那么横竖各增加一排所需的人数是24+7=31人,从31人中减去1人再除以2,就可以求出原来方阵中一排的人数。所以,原方阵中每排有(31—1)÷2=15人;该校共有学生15×15+7=232人。

第7题:

今拟对大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根据以往调查可知大学生的近视率为85%,要求允许误差不超过5%,推断的置信水平为95%(),则需要抽取的学生人数是( )。

A.99
B.100
C.195
D.196

答案:D
解析:

第8题:

抽选200个大学生,平均体重=58公斤,抽样误差μ=1公斤,概率为0.682 7,若将概率提高到0.954 5公斤,估计全体大学生的体重范围。


正确答案:

第9题:

某地区六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5分,从某校随机抽取的28名学生的测验成绩为87.5,s=10。问该校学生计算能力成绩与全地区相比,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

A.差异显著
B.该校学生计算能力高于全区
C.差异不显著
D.该校学生计算能力低于全区

答案: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平均数显著性检验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时进行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其基本原理与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已知时相同,所不同的是在计算标准误时.由于总体方差未知,要用其无偏估计量()来代替。这时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t分布,因而总体:总体方差未知时所进行的检验称作t检验。公式为。将题中数据代入上式,可得答案C。

第10题:

从某大学10%的本科生中抽样调查他们的月平均伙食费上涨情况,并以此来估计全校10000名本科生的月平均伙食费上涨情况,这种统计方法属于推断统计。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