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是()。A、控制实验动物携带的微生物B、控制其遗传组成C、控制其营养和环境D、包括ABC

题目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是()。

  • A、控制实验动物携带的微生物
  • B、控制其遗传组成
  • C、控制其营养和环境
  • D、包括AB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01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了四个强制性的实验动物质量国家标准,于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这四个标准是GB14922-2001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监测等级、GB14923-2001实验动物哺乳类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GB14924-2001实验动物全价营养饲料、GB14925-2001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实验动物医学研究内容包括。()

  • A、实验动物的各种疾病的病因、症状、病理特征、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诊断及防治措施等
  • B、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的等级分类标准、检测方法、控制措施
  • C、微生物对动物实验的干扰
  • D、风险性动物实验与人畜共患病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A,B,C,D

第3题:

动物实验的优化原则就是选用高质量的实验动物进行动物实验。


正确答案:错误

第4题:

控制实验动物病原生物质量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①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严格执行七部委要求的,不使用普通级啮齿类动物做科学试验。
②监督和确定实验动物饲育单位的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及环境条件方面质量(合格证书的审验)。
③从事动物实验必须严格操作规程。
④饲喂方式,饮水方式、饲料质、量(水)应严格把关,保证质量,严禁被野生动物污染。
⑤对引入的实验动物必须作一周以上的隔离观察
⑥长期从事动物实验工作人员,每年都应进行预防接种和身体检查。患有疾病(传、过敏性)应及时调离。
⑦患病的实验动物应尽快处死(非传染类疾病),并及时查明原因,详细记录。传染性疾病实验动物应彻底销毁,并对实验动物环境进行彻底灭菌(非消毒),人员应马上检查。
⑧实验动物环境应定期杀菌、灭菌,严防野生动物及昆虫以及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动物生存环境,即实施严格的隔离制度。

第5题:

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的重点是近交系和()。

  • A、封闭群动物
  • B、远交系
  • C、spf级动物
  • D、混合群

正确答案:A

第6题: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考试的内容其中有()。

  • A、实验动物基本概念、动物福利、保护、政策法规
  • B、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 C、实验动物室的设计和建设
  • D、动物实验基础和动物模型

正确答案:A,B,D

第7题:

《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明确提出了“本市实行实验动物的质量监督和许可证制度”,同时还规定了()的法律地位和职责。

  • A、实验动物环境监督员
  • B、实验动物质量监督员
  • C、实验动物质量检验员
  • D、实验动物设施监督员

正确答案:B

第8题:

现代实验动物科学所指实验动物的质量控制包括五个方面:()。


正确答案:1.遗传质量控制2.微生物质量控制3.营养质量控制4.环境质量控制5.生物学特性质量控制

第9题:

保证实验动物质量的首要问题是()。

  • A、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资质管理
  • B、规范实验动物的应用
  • C、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质量监测
  • D、实验动物的种子质量合格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动物实验中所使用的实验动物可以从无《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明》的单位或从农贸市场购买动物作为实验动物。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