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毛泽东这句话的理解。

题目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毛泽东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⑴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
①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参与势力负隅顽抗,反革命分子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帝国主义孤立封锁、禁运包围;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尚未完成;国民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物价暴涨,人民生活困苦;这些严重的问题,一个没解决好,新中国政权便无法巩固;
②党和国家干部,面临着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面临着腐化变质的危险,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
③党必须领导人民把我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必须领导人民走向社会主义,但党又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⑵.所以,夺取全国胜利,只是完成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后党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 )


正确答案:√

第2题:

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
B.这是整个宇宙吗?不,这是构成宇宙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点。 ——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说明“这”不是整个宇宙
C.“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怒斥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腐败政府的软弱无能
D.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说明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B
解析:
B项有问有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第3题:

毛泽东思想伟大作用主要表现成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参考答案:对

第4题: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举行。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 A、陕北米脂
  • B、河北西柏坡
  • C、陕北延安

正确答案:B

第5题: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作中指出,中国革命只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篇著作创作于()

  • A、长沙
  • B、井冈山
  • C、瑞金
  • D、延安

正确答案:B

第6题:

中国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指出: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的两种基本的矛盾时()、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参考答案: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第7题: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决定了党对取得全国胜利以及在全国胜利以后的基本政策。


正确答案:西柏坡

第8题:

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①历史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像一台巨大的天平,一边是历史,是昨天的教训;另一边是今天,是魄力和未来。 ②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③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④这是整个宇宙吗?不,这里构成宇宙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点。 A.对偶排比 比喻反问 B.对比排比 比喻设问 C.对偶反复 比喻设问 D.对比排比借代设问


正确答案:B
①将“历史”和“今天”对比。②四个分句构成排比句。③比喻,“夺取全国胜利”是本体,“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是喻体。④自问自答,是设问。故选B。

第9题:

在“势”上获得优势的时候,胜利只是时间问题,在“势”上没有获得任何优势的时候,胜利只是一种幻想。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

  • A、落实文件
  • B、下发文件
  • C、学习文件
  • D、宣传文件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