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理学林木病理学

简述丁香细菌性疫病的症状和病原。

题目

简述丁香细菌性疫病的症状和病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丁香细菌性疫病。


正确答案:症状:
危害部位:叶片和枝梢
叶片:初生淡绿色圆形小黑点,病斑不断扩大,形成不太明显的同心环纹,最后病斑出现波状线纹,形似花朵。
枝条:幼小枝条受害,产生明显的黑色条纹,或整个枝一侧变黑。
病原:丁香假单孢菌丁香疫病变种。(有荧光色素)。

第2题:

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症状、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1)病原
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
(2)症状
体表充血,鳃、肝、肾贫血,肛门红肿,腹水,烂鳃、竖鳞,肠胀
(3)流行情况
在我国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地区最广、季节最长、损失最重
主要危害鲫、鲤、青、草、鲢、鳙、鲮等
流行季节3~11月份,水温9~36℃。5~9月份,水温28℃为发病高峰期。
(4)防治方法
预防:除淤、消毒
治疗:氟哌酸、氧氟沙星、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

第3题:

简述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症状、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病原: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
2.症状:体表充血,鳃、肝、肾贫血,肛门红肿,腹水,烂鳃、竖鳞,肠胀。
3.流行情况:在我国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地区最广、季节最长、损失最重;主要危害鲫、鲤、青、草、鲢、鳙、鲮等;流行季节3~11月份,水温9~36℃。5~9月份,水温28℃为发病高峰期。
4.防治方法:
(1)预防:除淤、消毒;
(2)治疗:氟哌酸、氧氟沙星、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

第4题:

简述细菌性肠炎的症状


正确答案:(1)独游,游动缓慢,体色发黑(头部),食欲减退;
(2)腹部膨大,有时有红斑,蛀鳍,肛门红肿,外突,严重时发紫,用手按压肛门,有黄色液体流出
(3)剖开,有腹水,肠壁发炎,严重时腐烂发紫,肠内无食物,肝有淤血斑点。

第5题:

简述梨火疫病在国外的分布状况、症状表现特点、病原分类地位、检验方法和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国外的分布状况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25000→1500株
南部Poachimstal损失94%/4年
英国:12000棵发病树(1966.4.1-11.5)
荷兰:寻子-200万棵,火棘-13000棵
红果树-8700棵,花楸-4500棵
德国:梨树-18000棵
症状表现特点
花腐病原直接侵染开放的花引起花腐(早春)。
溃疡溃疡是指前一季越冬溃疡边缘的病菌在春季重新造成侵染的结果。
枝枯嫩枝是除花外最感病的部位。
果腐梨火疫病可引起幼果和成熟果实的腐烂,果实表面通常有菌脓或菌束。
病原分类地位
薄壁菌门Gracilicutes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欧文氏菌Erwinia
检验方法和防治措施
1.产地检验-田间检查与观察
2.症状检验-与梨梢枯病(不为害大枝和茎干,病部无细菌溢)区别。
3.选择性培养基检验
⑴MS培养基-菌落中心橙黄色,边缘光滑透明
⑵CG培养基-火山口特征(29℃48h)⑶Zeller改良高糖培养基-27℃2-3d培养,3-7mm菌落半球形凸起,橘红色(中-蛋黄,边-光滑)
4.幼梨切片接种-乳白色高度隆起的球状菌脓。
5.过敏性枯斑反应-石楠、烟草和蚕豆叶片-坏死反应。
6.血清学检验
⑴常规血清学方法-免疫荧光、ELISA、ODD等。
⑵免疫分离法检测技术-利用抗血清特异性吸附目标菌。
7.核酸探针技术及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32P标记—102-105个菌体
PCR技术—50个菌体细胞
PCR-斑点印迹+反印迹杂交—20个菌体
已被列为中国的检疫性病害,目前国内尚未发生。该病害能借助于多种途径迅速蔓延扩展,且易传染,难以控制,所以很难防治,应加强对该病的检疫

第6题:

丁香细菌性疫病的症状和病原。


正确答案: 症状:危害部位:叶片和枝梢
叶片:初生淡绿色圆形小黑点,病斑不断扩大,形成不太明显的同心环纹,最后病斑出现波状线纹,形似花朵。
枝条:幼小枝条受害,产生明显的黑色条纹,或整个枝一侧变黑。
病原:丁香假单孢菌丁香疫病变种。(有荧光色素)。

第7题:

简述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体


正确答案:嗜水气单胞病,弧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

第8题:

猪瘟为几类检疫疫病?简述其最急性型和繁殖障碍性的临床症状。


正确答案: 二类。
最急性型临床症状:多见于流行初期或首发猪场;突然发病和死亡,高热稽留,皮肤、黏膜发绀、有出血点,全身痉挛、抽搐;病程1-8d。
繁殖障碍型临床症状: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畸胎或弱仔,出生后震颤、皮肤发绀等,多1周内死亡,有些可存活半年;先天感染仔猪外观正常,但往往免疫耐受,出现终生病毒血症。

第9题:

简述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及病原菌形态特征。


正确答案: 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一般从叶尖或叶缘开始。病斑初为水渍状褪绿斑,潮湿时迅速扩大,可扩展到叶的大半甚至全叶。无明显的病健交界线,扩展后病斑腐败变黑,病斑边缘有一圈白色稀疏的霉层,叶背霉层更加明显。干燥时,病斑干枯呈褐色,不产生霉层。茎上形成褐色条斑,可引起茎上部的枝叶萎焉下垂,而变褐枯死。薯块表面呈凹显褐色或紫色病斑。剖开可见褐色病斑深入到内质层。干燥时病部变硬。病原菌形态特征菌丝无隔,在寄主细胞间扩展,孢囊梗束生从气孔伸出。上部3-4分枝,顶端膨大成孢子囊。主梗与分枝成粗细不均。孢子囊圆形、无色,有乳突,能产生肾形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有鞭毛,从乳突处释放。Nb2-27马铃薯晚疫病的侵染循环。菌丝潜伏在种薯内进行越冬,形成病薯。次年病薯播种后菌丝萌发产生的孢子囊借风雨传播,气候条件适宜时,不断产生孢子囊多次为害地上部分,形成大量病株,后期危害种薯并在其中越冬,作为下一年初侵染来源。

第10题:

简述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性痢疾的病原体。


正确答案: 菌痢病原体:为肠杆菌科志贺菌属,按菌体抗原(O抗原)可分为ABCD四群,又称为志贺、福氏、鲍 氏和宋内氏痢疾杆菌。
阿米巴痢疾病原体:为溶组织内阿米巴,溶组织阿米巴有滋养体及包囊二期,滋养体又分为小滋养体和大滋养体。包囊是滋养体在下部大肠内形成的,随粪便排出体外并发育为成熟的4核包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