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

澜沧江全长4500公里,在我国境内干流长1612公里,流经六国,被称为“六国之水”,流经哪六国?

题目

澜沧江全长4500公里,在我国境内干流长1612公里,流经六国,被称为“六国之水”,流经哪六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名句、作家填空(任选一题,毎空0.5分,共2分)

①.我国宋代文学家_______在《六国论》中,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________,__________ 。 ,破灭之道也。”

②.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荀况《劝学》)


正确答案:
①.苏洵,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
②.骐骥一跃,驽马十驾,锲而舍之,金石可镂。

第2题:

秦始皇陵大规模的修筑是在()。

  • A、统一六国之前
  • B、统一六国之后
  • C、称皇帝之后
  • D、秦始皇死后

正确答案:B

第3题:

北宋的苏洵在《六国论》中说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灭六国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这种观点不对。
因为秦能灭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其他原因:
秦国采取了正确的内外政策。对内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对外远交近攻。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善于用人。秦国的杰出的人才群体。六国相对于秦来说,个体经济、军事力量不够强大,统治者昏庸腐朽、安于现状、没有抓住实现统一的历史机遇,割地求和,在策略上又一再失误,最终被秦一一攻灭。

第4题:

苏洵的《六国论》中写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请问句中的“赂”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的“赂”在这里指的是割地求和。

第5题:

六国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合作开发、利用及保护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①水资源利用;
②水能资源开发;
③旅游资源开发;
④生物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⑤航运业发展与合作。

第6题:

十六国的国号中有“凉”字的共有5个,请说是哪5个国家?


正确答案: 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

第7题:

苏洵的《六国论》中记载了六国被灭亡的原因。那么,请问六国被灭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作答。


正确答案:苏洵的《六国论》中六国被灭的原因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第8题:

③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

(杜牧《阿房宫赋》)


正确答案:
③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第9题:

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秦朝是在()。


正确答案:公元前221年

第10题:

为处理北韩核危机所召开的六边会谈,是哪六国参加?


正确答案: 南、北韩、中国、日本、俄罗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