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

台风形成条件。

题目

台风形成条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初始扰动
2.暖性洋面
3.地转偏向力作用
4.对流层风垂直切变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台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台风形成的根本条件之一是由足够大的海面或洋面,海面水温在26.5-27℃以上。
  • B、台风形成的必须有一个启动机制,即初始扰动。
  • C、台风形成的条件之一是对流层内的风速垂直切变小。
  • D、在赤道上的低压,若低层有强的水平辐合,则可以发展成台风。

正确答案:A,B,C

第2题:

从水平和垂直方向说明台风的结构和天气。台风的形成、消亡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从水平和垂直方向说明台风的结构和天气
㈠水平:低层按辐合气流速度大小分为3个区域:
①外圈,又称外围大风区,自台风边缘到涡旋区外缘,半径约200—300km,其主要特点是风速向中心急增,风力可达6级以上。
②中圈,又称涡旋区,从大风区边缘到台风眼壁,半径约100km,是台风中对流和风、雨最强烈区域,破坏力最大。
天气:上升气流强烈,常造成数十千米,高达十几千米的垂直云层,云墙下出现狂风暴雨,风力达12级以上,是台风中天气最坏的区域
③内圈,又称台风眼区,半径约5—30km。多呈圆形,风速迅速减小或静风。    天气:气流下沉,天气晴好,风也很小,仅有时出现很薄的卷云和层云;气流上升,天气转坏,云层密布,有时出现降水
㈡垂直:台风流场的垂直分布,大致分为3层:
①低层流入层,从地面到3km,气流强烈向中心辐合;
②上升气流层,从3km到10km左右;
③高空流出层,大约从10km到对流层顶(12—16km)。
台风的形成、消亡条件:
㈠台风形成的合适环境条件和流场是:
①广阔的高温洋面;
②合适的地转参数值;
③气流铅直切变要小;
④合适的流场
㈡台风的消亡条件:
①高温、高湿空气不能继续供给;
②低空辐合、高空辐散流场不能维持;
③风速铅直切变增大等

第3题:

若判断天气图中的台风能否登陆台湾岛,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台风的

A.形成原因 B.形成源地

C.移动路径 D.移动快慢


正确答案:C

第4题:

哪个月以后形成的台风叫秋台风()

  • A、8月
  • B、9月
  • C、10月

正确答案:B

第5题:

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台风多形成于赤道洋面
  • B、台风多发生在秋冬季节
  • C、台风中心附近风力最大

正确答案:A

第6题:

台风消亡的条件是什么?怎样才能具备这些条件?


正确答案:消亡的条件主要有:高温高湿的空气不能继续供给;低空辐合、高空辐散流场不能维持;风速铅直切变增大等。
消亡的途径主要有:移入陆地;滞留同一海面过久;移入水温低于26℃的洋面;遇上强烈垂直风切变;与西风带锋面融合,中心被冷空气侵入,变性为温带气旋;弱热带气旋受其他低压影响成为非气旋性雷暴或被其他强热带气旋吸收。

第7题:

简述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1)初始扰动;
2)暖性洋面:海水温度>26.5℃;
3)地转偏向力作用:距赤道5个纬距以上;
4)对流层风垂直切变小

第8题:

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海洋上的强大而深厚的热带气旋。台风内的风旋转所造成的(),与向台风中心吹入的风的力互相平衡抵消,使强风不能再向中心聚合,从而在台风中心形成无风区域,该区域被称为“台风眼”。

A吸引力

B排斥力

C向心力

D离心力


D

第9题:

台风形成的主要物理机制是()理论。

  • A、条件不稳定
  • B、对称不稳定
  • C、对流不稳定
  • D、第二类条件不稳定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台风形成的基本条件有四种,即()。


正确答案:广阔的暖洋面、对流层风速垂直切变小、地转参数f大于一定值和热带低层扰动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