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导论

仔蟹

题目

仔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57年在莫斯科获奖的工艺作品《蟹篓》是()。

A.广州牙雕

B.石湾公仔

C.潮州木雕

D.粤绣


正确答案:C

第2题:

幼仔哺育存活率主要

A.妊娠的雌鼠数/交配雌鼠数×100%

B.正常分娩雌鼠数/妊娠雌鼠数×100%

C.出生时活产的胎仔数/胎仔的总数×100%

D.出生后第一天存活仔数/胎仔总数×100%

E.出生时活产的胎仔数/胎仔总数×100%


正确答案:D

第3题:

(129~132题共用备选答案)

A.妊娠的雌鼠数/交配雌鼠数×100%

B.正常分娩雌鼠数/妊娠雌鼠数×100%

C.出生时活产的胎仔数/胎仔的总数×100%

D.出生后第一天存活仔数/胎仔总数×100%

E.出生时活产的胎仔数/胎仔总数×100%

幼仔出生存活率主要


正确答案:C

第4题:

为什么蟹苗必须培育成仔蟹,才能提高其养殖成活率?


正确答案:河蟹在蟹苗阶段有以下特点:
(1)个体小(一般每只仅3~7毫克),龙虾型,游动速度慢,不能挖穴,喜集群,逃避敌害生物的能力很差,极易被敌害生物吞食。据测定,一条白鲦鱼其肠内有34只蟹苗,一只癞蛤蟆其胃内有121只蟹苗。因此需要创造一个无敌害的生活环境,才能提高其成活率。
(2)取食能力低,食谱范围狭。蟹苗在自然水体中,主食水蚤、水虹蛔和一些水生植物(小浮萍等),这些食物在自然条件下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要求有专门的培育池,提供量多质好的适口饵料,才能提高其成活率。
(3)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低。蟹苗的适温范围为l5~30℃,最适水温为25±3.5℃。水温下降到12℃以下,就要冻死。对温度骤变的适应能力差,降温骤变的安全范围为5.37±0.85℃,升温骤变的安全范围为3.15±0.75℃。此外,它们对淡水也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因此也要求有专门的培育池,控制水质,提高其成活率。
(4)新陈代谢水平高,蟹苗生长快。一般3~7毫克/只的大眼幼体,经15~20天的培育,蜕3次壳成为Ⅲ期仔蟹,体重达35~80毫克/只,增长了l0倍以上。其每克体重的耗氧率为1.068毫克/小时,比一龄蟹种大8.3倍,每小时每千克能需量为3.44千卡,比一龄蟹种大4.9倍。
综上所述,蟹苗新陈代谢水平高,生长快,需要摄食大量的高质量的饵料,但蟹苗个体小,抗逆性差,对饵料的要求高。如果直接将它们放入湖泊、河道中,就好比将鱼苗直接放入天然水体一样,成活率极低(通常回捕率仅0.1%~5%)。因此必须创造一个无敌害的、水质良好、饵料适口充足的生态环境,促进其生长,提高成活率。仔蟹培育池就是为其创造这一生态环境而设立的专用培育池。

第5题:

仔犬在刚出生时不能马上注射疫苗的原因是()

  • A、仔犬皮肤过嫩
  • B、仔犬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
  • C、仔犬肌肉发育尚未完全
  • D、受母源抗体的影响

正确答案:D

第6题:

正常分娩率主要

A.妊娠的雌鼠数/交配雌鼠数×100%

B.正常分娩雌鼠数/妊娠雌鼠数×100%

C.出生时活产的胎仔数/胎仔的总数×100%

D.出生后第一天存活仔数/胎仔总数×100%

E.出生时活产的胎仔数/胎仔总数×100%


正确答案:B

第7题:

提高仔兔成活率仔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吃好初乳;调整体重:采取"开小灶"、"吃偏饭"的方法;保温防冻;预防疾病;预防兽害;及早补料;适时断奶。

第8题:

使用抱汁芡进行增稠处理的菜肴是______。

A.油爆双脆

B.炸烹仔蟹

C.葱烧海参

D.松鼠鳜鱼

E.糟熘鱼片

F.茜胡醋鱼


参考答案:AB

第9题:

中华绒螯蟹又名(),是蟹中上品。

  • A、青蟹
  • B、大花蟹
  • C、大闸蟹
  • D、梭子蟹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为什么仔蟹培育池必须种植水草、要种养结合?


正确答案:1仔蟹培育池放养水生植物是仔蟹养殖阶段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提高仔蟹成活率的技术关键。仔蟹池培养水生植物有以下优点:
(1)为仔蟹提供栖息、蜕壳的环境。仔蟹喜浅水环境,但仔蟹又怕强光,喜弱光,尤其在蜕壳时特别惧怕紫外线对其的杀伤。因此,在池塘种植沉水植物(伊乐藻、菹草、聚草等),在水面放养漂浮植物(水胡芦、水花生、小浮萍等),使仔蟹集中在水生植物丛中生活,既为仔蟹提供了浅水、避光的环境,又为其蜕壳和栖息创造了良好的场所。
(2)解决了池塘水浅,水质不稳定,而池水过深,仔蟹又不能蜕壳的矛盾。
(3)为仔蟹提供了新鲜可口的植物性饵料。水葫芦、水花生等水草的嫩叶、嫩根以及小浮萍均是仔蟹的优质植物性饵料。
(4)降低水中氨氮,增加溶氧,改善水质。仔蟹喜清新水质,而大量投饵,会造成其粪便、残饵分解,致使水中氨氮急增,水质肥,溶氧条件差,从而抑制河蟹生长。放养水生植物后,它们生长需大量吸收水中的营养盐类,大大降低水中氨氮,同时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又释放大量溶氧,进一步加速了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以供植物利用,使水质转清,有利于仔蟹生长。
(5)防止仔蟹逃逸。仔蟹个体轻,其步足刚毛上粘附吸附水后,攀爬外逃能力极强,即使是十分光滑的玻璃板,也可以垂直爬出。在下雨时,防逃设施受潮后,仔蟹即可垂直爬出。因此,严格地讲,单配置良好的防逃设施,仔蟹还是容易逃逸。只有在培育池内为仔蟹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特别是种植和培养大量水生植物,才能留住仔蟹,减少逃逸数量。
池塘内单一饲养蟹种,其水体、饵料没有充分利用,而且养蟹池因大量投饵后,水质容易变肥并混浊;加以蟹种因缺乏水生植物作为栖息和蜕壳场所,不利于蟹种栖居、蜕壳和生长。而在蟹种池内种植水生经济作物(如水稻、水蕹菜、菱等)和饲养一些滤食性鱼类(如鲢、鳙鱼等),则可以做到蟹稻、蟹和水生蔬菜共生;而蟹鱼混养,河蟹的粪便、残饵肥水,水生植物和滤食性鱼类利用水中的营养盐类和浮游生物,这不仅促进了水生植物和鱼类生长,而且使池水转清,也有利于蟹种生长。由此同时,水生植物既可以为蟹种提供新鲜适口的植物性饵料,又为蟹种的提供了栖居、蜕壳的良好环境,河蟹就不会逃逸。它们互利共存,形成一个水底、水中、水面结合的多元化的复合生态系统,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渔谚有:"蟹多少,看水草"形象化地说明蟹种池种植水生植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