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

闻一多于1928年一月出版的《死水》,真正体现他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三美”()、()、()奠定新诗格律理论的基础。

题目

闻一多于1928年一月出版的《死水》,真正体现他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三美”()、()、()奠定新诗格律理论的基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现代诗人闻一多提倡新格律诗,他的文学作品有()。

A《热爱生命》

B《最后一次讲演》

C《死水》

D《雨巷》


B,C

第2题:

闻一多以新格律体的模范实践,为新诗发展做出独特贡献的诗集是()。

  • A、《红烛》
  • B、《死水》
  • C、《落叶》
  • D、《洗衣歌》

正确答案:B

第3题:

结合诗歌《死水》,简要分析闻一多的"三美主张”。


参考答案:(1)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2)音乐美:以双音字收尾,形成诗句的铿锵,富有音乐美;绘画美:多用形象的词藻;建筑美:结构有形式美;

第4题:

在新诗的历史上,俞平伯也是较早地对新诗做出理论贡献的一个,概括起来说,下列哪个不是他的新诗理论()

  • A、他认为新诗只有谋求自身健全的发展,才能战胜旧诗。
  • B、为谋求新诗的发展,他主张提高新诗创作数量,新诗质量可以降低要求。
  • C、他认为新诗不应以美为鹄的,而是应当表现人生,导人向善,有益于人群。
  • D、对新诗的发展,他提出要推翻诗的王国,恢复诗的共和国,创造平民化诗歌的主张。

正确答案:B

第5题:

结合《死水》等篇,论析闻一多对新诗格律化的追求。


正确答案: 《死水》的最大成就是新诗音韵形式的创制。闻一多以这一诗集作品的实践,展示白话语言声情的魅力。在这部诗集中,他借鉴西方格律诗的体格,对照中国古典诗词的平仄、用韵,发掘现代语言本身的音乐性,创制出各种情调的新格律诗。其主要特性,就是以多变的节奏(音尺)和用韵,表达多样的生命体验。集中《收回》和《“你指着太阳起誓”》是两首十四行,前者是一首完全合格的莎士比亚体,三个交韵和四行连句诗缀一个结束双韵句,配置着二三交错的音步,尤其是起伏(平从相异)的句中韵,编织成一篇极美的音乐小品,后者算是一篇彼特拉克体与莎士比亚体的杂交体——或干脆说是中国化的创格,前八行连句分别为abba的抱韵和cdcd的交韵,后六行连句则是effegg,在韵脚的平厌上精心安排,使其起伏错落。从旧体诗词里熏陶出来的中国人吟唱起来极有情致。《心跳》、《一个观念》、《发现》。《祈祷》等数首,集攒着双句一韵的长句,交错着二步和三步的节奏,起伏着平平仄仄的旋律,往往造出铿镪有力的进行曲气魄。以《死水》为代表的另一类诗,在用韵上基本遵循古诗隔句相押,平仄相间的样式,或沉郁顿挫(《死水》),或沉情哀婉(《也许》,《泪雨》),或从容谐滤(《狼狈》,《闻一多先生的书桌》)、《你莫怨我》、《忘掉她》等以一个韵脚贯穿全诗,每节内以不同的变化显示诗人情绪上的波动,又是以前诗里未曾有过的别调。
《死水》全面实践了闻一多对新格律诗的追求,显示了他创作的风格,诗节匀称,诗句均齐,韵律工整而富于节奏感;时常将绘画美的色彩和诗的感情色彩融为一体,于精密的构思里显示出诗的神韵,在鲜明的对比中形成凝重的感情力度。概括起来,即闻一多新格律诗主张“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第6题:

新月派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提出“带着脚镣跳舞”的诗歌格律化主张的是()

  • A、胡适
  • B、郭沫若
  • C、穆旦
  • D、闻一多

正确答案:D

第8题:

作为中国新诗“格律派”代表作家,闻一多提出的新格律诗“三美”创作主张是( )

A.色彩美、意境深、意象新

B.格律美、音韵美、语言美

C.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D.思想美、形式美、节奏美


参考答案:C

第9题:

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戴上镣铐跳舞,并且在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绩的当首推闻一多。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闻一多的格律诗理论,主张新诗要有()、()、()。


正确答案: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