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

简答王贵与李香香形象。

题目

简答王贵与李香香形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王贵与李香香》在人物塑造上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正确答案: 真实、生动地塑造了王贵和李香香这两个富有时代气息的有血有肉的新型革命儿女的英雄形象,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在党的教育下觉醒了的青年一代农民的精神面貌。

第2题:

采用信天游格式创作的诗歌是()

  • A、《王贵与李香香》
  • B、《王九诉苦》
  • C、《漳河水》
  • D、《开花》

正确答案:A

第3题:

《王贵与李香香》是赵树理的代表作。(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第4题:

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是()。


正确答案:叙事长诗

第5题: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是一首()体叙事长诗。


正确答案:民歌体

第6题:

《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

  • A、李季
  • B、田间
  • C、艾青
  • D、张志民

正确答案:A

第7题:

熟练地运用陕北“信天游”形式的诗篇是() 。

  • A、《王九诉苦》
  • B、《王贵与李香香》

正确答案:B

第8题:

解放区民歌体叙事诗的主要作品有《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赶车传》《王九诉苦》和《巧儿》等。其中《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

A.田间

B.李季

C.张志民

D.阮章竞


正确答案:B

第9题:

简析《王贵与李香香》的民族风格。


正确答案: 《王贵与李香香》的民族风格表现在:
①对民歌信天游形式的成功运用。信天游是流传在陕北一带的民歌。它有两个特点,一是两行一首,表达一层意思;二是第一行惯用比兴手法。李季在运用时,除保存两句一首的形式外,也有用两首或三首缀成一段叙述较为完整意思的句式。比兴手法则不但用得多,而且用得好,如“羊群走路靠头羊,陕北起了共产党”、“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陕北红了半个天”、“山丹丹开花红姣姣,香香人才长得好”,“地头上沙柳绿蓁蓁,王贵是个好后生”、“一个算盘九十一颗珠,崔二爷牛羊没有数数”等。这些比兴,使诗歌意蕴得到多方面延伸,而且生动形象,增添了诗意。
②采用群众的语言和民间表达感情的方法。语言如“荒年怕尾不怕头”,“天上无云地下旱,过不了日子另打算”等。民间表达感情的方法,如王贵与李香香对歌诉衷情;如李香香借鸿雁传书寄托对王贵的思念之情,如香香捏泥人表达对王贵的真挚爱情等。

第10题:

《王贵与李香香》所进行的艺术探索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 诗出现于1946年,是向民间艺术学习,创造性地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手法和群众语言而写成的一首民歌体长篇叙事诗。
它突破了五四以来新诗不同程度存在的与劳动群众脱离的缺陷和欧化倾向,用劳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语言去描写他们的斗争生活,是民歌体长篇叙事诗中最重要的收获,为新诗民族化、群众化开拓了道路,树起了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