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

试论祥子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题目

试论祥子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于连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正确答案:小说主人公于连是波旁复辟王朝末期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中个人奋斗者的典型。他聪明敏感,记忆力好,自尊心强,志向远大,认为自己是一块成就大事业的料子,相信自己也能像拿破仑那样一样奋斗成功,但复辟王朝断送了他的美梦,靠战场获取功名,走拿破仑的道路已经不可能,只好隐藏自己的真实思想,改走教会的道路。
于连的思想性格是复杂而矛盾的。一方面是自尊、进取、反抗,对上流社会抱有仇视心理。他出身平民,受到启蒙思想影响,崇拜拿破仑,具有强烈的自由、平等意识,他不安于低贱的地位,宁死也不愿成为贵族的奴仆,把别人对他的同情看做是侮辱。他征服市长夫人起先是出于报复心理,他对两位贵族夫人的爱情,是作为向等级观念挑战的手段。他仇视上流社会的心理在小说最后法庭一幕中表现得更加充分,其实于连伤人未死,完全不应该被判死刑,但他非常清楚上流社会是以死来惩罚他企图插足上流社会,所以决不向上流社会讨饶,放弃上诉权利,以死向黑暗社会现实提出控诉。
于连性格的另一方面是孤傲、野心和虚伪,一切为了达到个人出人头地的目的。他利用天资,把根本不喜欢的《新约全书》倒背如流;崇拜拿破仑,但在公开场合却大骂拿破仑;为了在教会的道路上步步高升,伪装虔诚,刻苦钻研神学;利用玛特尔小姐的爱情,作为爬进上流社会的阶梯。于连这种矛盾的性格,是由当时的社会现实造成的。于连的形象不仅概括了当时法国社会一大批青年人的精神面貌,而且也揭示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个人与不平等的社会抗争时的不幸命运。
于连的悲剧结局,是由他以个人奋斗的方式同过于强大的对象进行抗争决定的。是作为受压制的平民阶级中的一员,企图与当时的复辟王朝、封建贵族、教会势力及大资产阶级抗争,以获得与他们平起平坐的经济、政治地位。这是他的对手们绝对不能容忍的,必然会置之于死地。处于统治地位的社会集团和政治势力判处于连死刑,实际上是对敢于向它们挑战的平民的镇压和迫害,所以,于连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第2题:

巴威尔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正确答案: 巴威尔是俄国第一代由普通工人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典型,是一位真正能主宰自己、主宰世界的理想人物。这一形象艺术地概括了俄国工人的觉醒和成长的过程,体现了俄国工人阶级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揭示了工人阶级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重大意义。小说生动地描写了巴威尔从一个普通的工人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发展道路。起初,巴威尔同他的父辈一样沾染着旧时代工人的某些旧习气,消极地生活着。后来他结识了革命者,接触了革命理论,开始走上了一条崭新的生活道路。“禁书”所宣传的革命思想使他的阶级意识觉醒了,他积极学习革命理论,开展革命运动。“沼地戈比”事件是巴威尔第一次领导工人群众向资本家进行的自发性的经济斗争,在工人的合理要求遭到工厂主蛮横拒绝后,他企图把经济斗争转为政治斗争,号召工人罢工;但由于他缺少经验,过高地估计了工人的政治觉悟,斗争失败了。
“五一”游行,标志着在社会民主工党领导下、在革命思想启迪下,工人阶级已从“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工人运动已从自发的经济斗争上升为自觉的政治斗争,也显示出巴威尔政治上的成熟。他和战友们吸取了“沼地戈比”事件的教训,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游行时,他不顾个人安危,满怀革命豪情,高举红旗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带领着浩浩荡荡的示威群众迎者沙皇军警的刺刀奋勇前进。这次斗争,充分显示出他的组织才能和无产阶级的先锋作用。法庭斗争表明巴威尔已成长为一个具有高度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革命胆略的职业革命家。他把敌人的法庭作为揭露敌人,宣传真理的讲坛,大义凛然、理直气壮地宣告:“专制制度……只是我们必须从人民身上最先打碎的第一条锁链”。“我们是社会主义者,是私有制的敌人。
我们号召很简单,打倒私有制,一切生产资料归人民,全部政权归人民……”他的演说,申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战斗纲领,深刻揭露了一切私有制的罪恶和腐朽,宣判了专制制度和私有制的死刑,阐明了私有制社会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作者通过巴威尔这样一个先进工人的形象,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一旦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产生不可战胜的力量。

第3题:

试析《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 虎妞是《骆驼祥子》中的重要人物。她是车行老板刘四的独女,又老又丑,三十七八岁还没人敢娶,但治理车厂和办事却一把好手。她一眼看中祥子,不择手段诱骗结婚,一年后难产而死。
虎妞的性格是复杂的:一方面好逸恶劳、轻视穷人,为人泼辣厉害,把丈夫当作奴隶和玩物;另一方面又值得同情,被刘四榨取了她的劳动力,得知她和祥子关系,一脚踢开。虎妞对祥子的爱虽带有剥削阶级的鲜明印记,但却是热烈、真诚。
作者披露了一个曾经参与剥削,又被剥削;既给祥子以爱,又加深他的悲剧和痛苦;最后被旧社会所吞吃的旧中国剥削阶级出身的妇女的灵魂,和被扭曲的人性。

第4题:

结合作品,论析祥子形象的悲剧命运及其根源。


正确答案: 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秀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
他年轻、健壮、自信、要强,他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的六十辆车,不愿听从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而是坚持认为“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他尽管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但并不想以剥削的方式改变自己的处境,而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的生活。这是一个善良的小私有者合情合理的心理状态,为了这一点,他不顾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击,直至希望彻底破灭。然而在那个吃人的旧社会里,祥子这点起码的微小的希望得不到实现,然而祥子的悲剧是一种时代、社会的悲剧。在祥子的身上,还有许多美好的精神与心灵;他做事认真负责,守信用、讲义气、忠于职守、冒着生命危险给曹先生报信,送包子给老马、小马这些比自己处境更艰难的人们,同情并帮助受摧残与凌辱的小福子,这些都表现祥子作为劳动人民所具有的美好心灵。正因这样,他后来的悲惨结局才更能深深的打动人。然而祥子的悲剧,除来自时代、社会的等因素外,也来自他本身的性格弱点。祥子性格的最大特点,是他企图通过个人奋斗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命运的强烈愿望和执著追求,这就成为导致他命运悲剧的主观契机。
既然他所承受的是来自整个社会的沉重压迫,孤立的零散的个人奋斗自然难以成功;即使有了自己的车子并且始终保持着所有权,也不能摆脱种种压制,成为真正可以独立自主、幸福生活的劳动者。因此,祥子的愿望和追求都是不切实际的,是他从已开始就陷入盲目,一切真诚的努力的毫无意义,等待他的只能是失败与悲剧。他出于个人奋斗的目的,因而他的人生理想是狭小的,而其采取的手段更是错误的,这不仅不可能使他找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正确途径,反而使他远离朋友,孤立无援,更无力抵抗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他从一个善良的青年,变为要强的人,更变为头等的“刺头”,最后终于堕落,成为一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小说在同情祥子悲惨命运的同时,对他的个人主义,企图用个人奋斗来解放自己的想法进行批判。祥子的典型意义,一方面在于从他的悲剧中让人们看到时代,社会的黑暗,另一方面也在于从他的悲剧中让人看到个人奋斗的渺茫与错误。缺乏组织领导的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求得解放的正确道路。

第5题:

分析阿Q的典型形象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鲁迅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落后而不觉悟的农民——阿Q的典型形象。
阿Q是个无家无业的贫苦农民,一无所有,是旧中国农村中受苦最深的人之一,具有一般农民的质朴和勤劳,同时也沾染了解游手好闲的狡猾。由于受封建统治阶级的奴役和思想毒害,造成了他的愚昧落后、精神麻木,以精神胜利法为核心的独特的复杂性格。当精神胜利法暂时失灵时,他还有两件更为可悲的法宝:一是自己打自己(打的是自己,而被打的似乎是另一个);一是健忘。阿Q的性格使他永远处于奴隶的地位。
阿Q的阶级地位使他本能的趋向革命,虽然他对革命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土谷祠里的革命幻想,突出反映了阿Q的革命观念中是混杂着各种落后意识的。不过他毕竟直到革命是暴力,能改变人的经济地位,对他来讲有利无害。但是,阿Q要革命,假洋鬼子却不准他革命,并与统治阶级政权机关合作,把阿Q送上了“大团圆”的结局。
阿Q是极成功的艺术典型。他集中概括了旧中国广大受压迫剥削而要求革命的贫苦农民的阶级特征,也反映了鲁迅对于国民性的深沉思考。鲁迅通过阿Q的悲剧命运描绘,形象概括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把农民自发的革命热情加以发扬和引导,未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革命要求,告诉人们汲取这一深刻的历史教训,这就是阿Q形象的重大意义。

第6题:

尼洛夫娜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正确答案: 尼洛夫娜是高尔基长篇代表作《母亲》里的中心人物。小说的主要情节都是围绕他的觉醒和成长展开的,其他人物和事件也往往通过她的观察和感受表现出来。开始,尼洛夫娜是一个倍受折磨、胆小怕事、温顺忧郁、笃信宗教的家庭妇女。政权、夫权和神权的重重压迫,使她长期受尽折磨,身心遭蹂躏,性格被扭曲,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念和正确理解周围事物的能力。她不理解儿子的所作所为,为之担心,流泪。在儿子及其战友的开导和影响下,尼洛夫娜的革命意识开始觉醒,认识到劳动人民痛苦和不幸的根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如果说尼洛夫娜在儿子第一次被捕后去工厂散发传单是出于“母亲”的话,那么参加“五一”游行则表现出她的阶级觉悟和斗争自觉性。
示威游行的壮阔场面,高亢激越的国际歌声,使她浑身充满战斗的激情。她紧跟儿子,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儿子巴威尔再次被捕后,她奋不顾身捡起红旗,高高举起,并第一次向群众发表了鼓动人心的演说,动员人们为真理而斗争。这充分的表明她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以及真理与群众相结合所产生的巨大威力,认识带斗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从此,她不知疲倦、全身心地投入革命斗争。在革命实践中,她看到革命的大好形势,看到了广大人民的疾苦和他们身上蕴藏的巨大力量,因而增强了斗争的信心和必胜的信念,革命意志锻炼得更加坚强,革命胆略和斗争才干不断增长,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地下工作者。到了小说的结尾,尼洛夫娜在车站不幸被捕,惨遭毒打;但她临危不惧,勇敢机智,高呼“真理是用血的海洋也扑不灭的”,这时尼洛夫娜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自觉的、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了。
尼洛夫娜是一个由普通家庭妇女成长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的典型。小说极其生动、具体地描写了这位受压迫最深的普通工人妻子和母亲觉醒的过程,突出了她所走的道路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在于它高度概括了俄国劳动人民思想觉醒和反抗斗争的发展道路,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革命发展,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改造人的巨大威力。

第7题:

哈姆莱特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正确答案: 哈姆莱特是一个理想的人文主义者的典型。他的性格是鲜明的、丰富的,也是发展的。
哈姆莱特是丹麦一个年轻的王子、乐观的青年,生活是闲逸的、舒适的,为追求知识,他来到了人文主义的中心——德国的威登堡大学读书,在那儿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对人生和世界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在他的心目中,父王是一个“堂堂的男子”、“理想的君王”、“人”的典范;他的情人奥菲利娅是纯洁、美丽的。整个世界都充满了一片光明。这时他还完全生活在脱离现实的幻想之中,是一个快乐的王子。然而,当他从德国回到丹麦后,母后匆匆改嫁,叔父克劳迪斯娶了母后,篡夺了王位。这一下便使他从美丽的幻想的云端跌入了无底的痛苦的深渊。他悲伤、苦闷,对人生和世界感到失望和厌倦,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接
着先王的鬼魂向他揭露了克劳迪斯的阴谋,这像晴天霹雳一样使他震惊。他精神上经受不了这一沉重打击,失去了自持力,于是便趁势装疯,但理智还是清醒的。他看到周围的世界原来是充满了恶德败行的罪恶的世界。他在忧郁中开始了深沉的思考,在装疯中以荒诞的行为使克劳迪斯惶惶不安。就在他观察、思考周围世界的时候,一连串罪恶的事实又发生在他身边:他的同学、朋友一个个卖身投靠奸王,充当克劳迪斯的密探;奥菲利娅也被奸王利用作工具……现实世界处处是邪恶和背叛,他认识到自己的任务不仅仅是报父仇,而是要担当起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苦苦思索,探求扭转乾坤、恢复正义的途径和手段,又“把后果考虑得过分周密”,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犹豫彷徨、烦闷不安、自谴自责,精神上痛苦到了极点,甚至想到“活下去还是不活”的问题。
忧郁,是哈姆莱特理想破灭后精神状态的一个显著特征。他回国后一系列意外事故的出现,打破了他的幻想,人文主义者视若珍宝的生活理想化为泡影,使他变得忧郁、苦闷:“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但忧郁不是哈姆莱特的天性,而是理想与现实矛盾,理想破灭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
哈姆莱特的另一性格特点是延宕。他把报父仇同拯救国家结合起来,“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楣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他不但要报父仇,而且要消灭一切罪恶,按照人文主义的理想来改造现实。然而在强大的邪恶势力面前,尽管他不断探索寻找途径,却始终在决心行动而不知如何行动的矛盾之中,这就形成了他行动的犹豫延宕。
形成哈姆莱特悲剧的原因,从客观上看是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哈姆莱特是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少数先进人物的代表,他与克劳迪斯的斗争,反映了先进人物同社会恶势力抗争,必然导致悲剧结局。这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他同情人民的苦难,人民对他有好感;但他即不相信暴力,又不相信群众,孤军奋战,而且不能摆脱宿命论等旧思想的残余。所以,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莎士比亚通过哈姆莱特的形象概括了新旧交替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的思想面貌,写出了人文主义者同黑暗现实的矛盾和斗争,写出了他们探求真理的历程,也写出了他们的悲剧命运。哈姆莱特形象的巨大力量不在于解决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而在于提出现实世界是丑恶的、不合理的,必须进行改革这一根本问题。这也是哈姆莱特所以能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典型的重要原因。

第8题:

分析何利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正确答案:现代印度作家普列姆昌德的优秀小说《戈丹》中,塑造了一个20世纪印度贫苦农民的典型何利。
1、他身上有许多农民的优秀品质,善良、勤劳、宽容。他的善良忠厚表现着农民特有的质朴。如对妻子丹妮娅怀着真挚的情感,由衷地赞美丹妮娅的美;收留可怜的裘妮娅。
2、他又有农民的贪心和自私,同时何利性格中还有懦弱、愚昧、不觉醒等特点。如为了得到奶牛,他曾想欺骗牧人薄拉;处于自私的打算,他对有钱人大献殷勤等等。但这并不会减低何利形象的价值,反而使何利形象显得更为亲切可信。
何利的形象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印度第三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过后,整个社会特别是农民依然黑暗,而印度长期的封建思想的禁锢,也麻痹了许多农民的头脑,使他们对统治阶级俯首帖耳、惟命是从。何利就是这个特定时代的农民典型。

第9题:

结合作品,具体论析祥子形象的典型意义。


正确答案: 《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是旧社会被剥削、被压迫的城市个体劳动者的典型形象。作者着力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其典型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使读者从祥子的悲剧中看到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以及黑暗势力是怎样从精神到伦理道德上摧残一个个体劳动者。小说在写祥子被毁灭的悲惨经历时,至始至终把笔锋指向万恶的旧社会,深刻的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剧的社会原因。首先,是社会动乱、军阀混战、政治腐败;其次,是残酷的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小说在整个故事的描述中,特别突出了整个黑暗社会对祥子的无情残害。所以祥子的悲剧,“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错”,是黑暗社会把他从人变成了鬼。
另一方面,祥子的悲剧,除来自时代、社会的等因素外,也来自他本身的性格弱点。他企图通过个人奋斗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命运的强烈愿望和执著追求,这就成为导致他命运悲剧的主观契机。既然他所承受的是来自整个社会的沉重压迫,孤立的零散的个人奋斗自然难以成功;即使有了自己的车子并且始终保持着所有权,也不能摆脱种种压制,成为真正可以独立自主、幸福生活的劳动者。
因此,祥子的愿望和追求都是不切实际的,是他从已开始就陷入盲目,一切真诚的努力的毫无意义,等待他的只能是失败与悲剧。他出于个人奋斗的目的,因而他的人生理想是狭小的,而其采取的手段更是错误的,这不仅不可能使他找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正确途径,反而使他远离朋友,孤立无援,更无力抵抗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他从一个善良的青年,变为要强的人,更变为头等的“刺头”,最后终于堕落,成为一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小说在同情祥子悲惨命运的同时,对他的个人主义,企图用个人奋斗来解放自己的想法进行批判。这说明,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劳动人民想通过个人奋斗的方式争得做人的权利,是根本行不通的。

第10题:

通过祥子性格变化发展的轨迹,分析其形象的典型意义。


正确答案: 1、祥子的悲剧是对黑暗的不合理的制度的有力控诉。
2、祥子的悲剧是对个人奋斗以及解放道路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