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

如何理解文学批评的审美功能?

题目

如何理解文学批评的审美功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突出表现在文学批评的()

A.审美判断

B.政治倾向

C.意义阐释

D.道德教育


参考答案:B

第2题:

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突出表现在文学批评的()

  • A、经济价值
  • B、政治倾向
  • C、审美倾向
  • D、哲学价值

正确答案:B

第3题:

艺术的美育功能包括()。

A.艺术审美认知功能

B.艺术审美理解功能

C.艺术审美教育功能

D.艺术审美娱乐功能


参考答案:A,C,D

第4题:

如何理解审美批评?


正确答案: 审美批评往往着眼于文学作品的美的构造及其审美价值,着重强调作品的“畅神”“移情”效果和娱乐、愉悦作用,把文学作品看作是在真善基础上又超越了真善因而是“超功利”的一种审美对象。认定美是文学的本质定性之一。审美批评在西方流派众多,很难找到比较共同的术语,而在中国比较有影响的审美批评说是“滋味”、“妙悟”、“空灵”、“神韵”之类。
审美批评作为一种批评模式,其特点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审美批评首先是一种情感性评价,它着眼于作品以什么样的情感并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成功的表现和引起了读者的心灵震荡与情感激动。这是因为文学作品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产物,是“哀乐之心感,歌吟之声发”的结果。一方面正如康德所说的:“纵使审美判断(像一切判断那样)也含有悟性”,但它却“只是联系于主体(它的情感)”,“依照着这表象对主体的关系和主体的情绪来把握和评价。第二,审美批评又是一种体验与超越矛盾统一的批评,这种批评往往具有“超功利”的性质。这是因为文学作品并不是直接的现实,它不过是一个虚构的想象世界。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一方面要联系社会生活和自身实践加以领会,另一方面也要保持一种静观状态和适当的距离去感受和评价它,暂时排除知解和行为倾向,超越一般的功利欲望。康德早就在《判断力批判》中表述过文学的基本特性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第三,审美批评还常常是一种形式或者形象的直觉批评,这是因为文学作品是一种特殊的形式表现或形象构成,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五官感觉,因而审美批评意味着形式的直觉判断,即形式是否和谐、完美,形象是否鲜明、独特。

第5题:

从()来说,文学批评可以分为审美批评和非审美的批评。


正确答案:批评的取向

第6题:

谈谈如何理解以“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作为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


正确答案: 文艺批评的美学和历史观点,是由恩格斯提出来的马克思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原则。文学批评的美学观点指衡量作家是否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作,及作品是否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较高的审美价值。“美学观点“指文艺批评必须着眼于大同世界的审美关系。批评家要充分注意艺术的审美特性,理解文艺创作、作品构成以及文艺鉴赏的各种规律,对作家、作品及其他文艺现象作出符合审美规律的具体分析,把审美价值作为衡量批评对象的一个尺度。
文学批评的历史观点是指文艺批评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着眼于文艺所反映或体现的人的社会关系和历史关系。批评家要把作家及其作品放在特定的时代和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做历史的、阶级的具体分析,把它们反映历史真实的程度、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的程度以及具有的进步的倾向,作为衡量批评对象价值的一个尺度或标准。
美学批评和历史批评各有所长,各有侧重。美学批评侧重于艺术的审美价值的评判,历史批评侧重的是艺术内容的历史价值或社会价值的批判。两者既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截然分开。离开历史批评的美学批评就无法判断、传达所要表现的历史内容的艺术的形式和技巧是否成功;离开美学批评的历史批评更无法判断理应由艺术方法传达的历史内容是否被艺术地表现出来。因此将“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结合是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

第7题:

在社会斗争激化的情况下,文学批评的各项功能性质显得更为突出的是()

  • A、审美功能
  • B、社会政治功能
  • C、哲学价值功能
  • D、娱乐功能

正确答案:B

第8题:

如何理解文学批评文章语言的分寸感


参考答案:①分寸感是文学批评文章语言的一个重要的性质。文学批评就要作出判断,有了准确的判断,还要有恰当的语言表达,说好说坏,赞扬贬抑,都必须掌握分寸。②分寸,是掌握所评对象某一方面的量的规定性,掌握好对象在真善美各方面所达到的度。③首先要认识得准确,其次要态度公允,最后要表达上恰如其分,不溢美,不增恶。

第9题:

如何从审美效果理解文学具有的社会功能?


正确答案: 审美效果是文学功能的具体实现,效果与功能之间,有结构的相同与层次的对应关系。尽管审美效果以文字功能的现实存在为前提,但离开了接受者与具体的接受过程,文学功能与社会作用是无法实现的。

第10题:

如何理解文学批评?


正确答案: 广义的文学批评是随着文学的产生而出现的,在中外文学史上,批评是和文学史一样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这个时期文学还处于朦胧的、不明确的时期。文学观念开始萌芽,“诗言志”作为开山纲领不仅反映了周朝的文艺观,而且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一大传统。与此同时以儒家诗论为中心的文学批评也开始形成。孔子著名的“兴观群怨”说,较为全面的总结了文学艺术的各种功能。孟子则提出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知言”、“养气”的文艺创作观念。汉代文论在先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出现了《毛诗序》、《楚辞章句序》、《诗谱序》这样一批理论性强,观点鲜明的文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论取得巨大成就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第一部作家论专篇——曹丕《典论·论文》和系统的作家专章——刘勰《文心雕龙》的《程器》篇和《才略》篇。与此同时,由于文学创作在此时不在以取悦皇室为目的,而追求个性生命和情感愉悦,因此在文论方面也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缘情说,心物交融说和动静相济说。除此之外还有古代文论史上第一篇鉴赏论专篇《文心雕龙·知音》篇,和第一部诗歌品评的专著《诗品》。到了唐宋金元时期,文论开始朝多元化发展。其诗学理论以“意境”为中心,广泛涉及诗歌的本质与功能、诗人修养、创作技法、音韵格律、诗境风格、欣赏批评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散文方面,主要是以“载道”为核心的散文理论,而词、曲、小说理论也开始兴起。到了明清时期,小说理论空前繁荣,出现了李贽、金圣叹、毛宗纲、张竹坡等一大批文学批评家。除此之外无论是在戏曲方面还是在诗词方面也同样取的了巨大的成绩。到了近代作为文化转型时期的近代文论,在启蒙精神和外来理论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新的批评风格。出现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西方文学批评的概念和批评的现象的出现也并不是一致的。西方的文学批评起始于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仅对《伊利亚特》、《奥德赛》、《俄底浦斯王》等进行了具体的评价,而且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美学原则。古罗马时期在继承希腊传统基础上出现了贺拉斯的《诗艺》和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和批评家大都遵从古典原则,以古代为正统,同时也尝试创新。随后于17、18世纪出现的新古典主义批评,加强了古典主义的传统和规范。到了18世纪文学批评界普遍强调模仿自然的法则。而文学批评的成熟和繁荣,正是又古典主义规范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盛时期实现的。正是在这种融合的基础上,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批评作品。而到了20世纪随着西方文论的两个转向——“非理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批评模式,对整个文学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文学概念是随着文学历史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文学的发展而发展。它既是文学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文学现象,也是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作为一种文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来看,它属于接受范畴,它对于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甚至包括自身在内都要加以分析和评价。而这种评价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意识形态评价。由此可见文学批评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科学,具有一定的学科性,但是它的实践性、倾向性、争论性和社会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它既需要感性思维,也需要理性思维,具有双重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