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

柏拉图的影子说

题目

柏拉图的影子说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在柏拉图的哲学中,理念是最高的存在,是不可见的不变者。自然万物不过是对理念的模仿,而艺术又是对自然的模仿,离最高的理念已经隔了两层,所以,艺术是虚假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客观的,而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因而是不真实的。()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柏拉图“摹仿说”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理念式摹仿说”是柏拉图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世界的本源,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而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故此,艺术双倍地脱离真实,只能算“影子的影子”。在《理想国》卷十中,柏拉图以三种床为例阐述自己得观点:木匠所造之床依存于床之为床的“理念”,而画中床则摹仿了木匠所造之床。他给“摹仿真实的本体论定位低于被摹仿对象的定位”,艺术被看作是“属于游戏性质”的虚假。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徒弟,然而师徒俩“关于诗人应摹仿现实的性质以及这种模仿精神方面都存在这根本分歧”。亚里士多德肯定具体存在的事物是“第一实体”。例如柏拉图所言的“木匠所造之床”,从而肯定了艺术的真实性。不仅如此,他进一步确定,艺术比具体存在的个别事物还要真实,“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换言之,艺术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3题:

认为文艺是对真理“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是不真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

B、席勒

C、黑格尔

D、柏拉图


参考答案:D

第4题:

柏拉图的洞穴说


正确答案:洞穴说是柏拉图借用喻意说明理念世界,和可感事物的知识的关系,在洞穴中,囚徒的手脚被捆绑,背向洞口,面向洞壁,因此不能看到洞口的事物,在他们身后有火把,在火把与东壁之间,他们不断地往里面运东西,而形成了影子,因此囚徒认为影子是存在的,意图说明太阳之于世间万物正如善的理念之于理念世界一样,而且也试图表明人的灵魂石通过转向来认识事物的本质的,即从洞壁转向洞口,从洞口的火光转向外面的事物,从水中的倒影转向天上的太阳。转向就是反思和再反思,虽然是不段的转回头,但总的来说使知识呈现为一个线性的上升过程。

第5题:

简述柏拉图的迷狂说与灵魂回忆说。
高明的诗人都是靠灵感来创作,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灵的凭附,一是灵魂回忆,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诗神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的情感状态下创作出来的。迷狂说否定了技巧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第6题:

柏拉图所说的“影子的影子”是指()

A绘画

B理念

C现实事物

D日常生活


参考答案:A

第7题:

理念说:(柏拉图)


参考答案:

这是在他的《理想国》中提出的文学本体论范畴。理念,即真理。柏拉图认为现实是对理念的模仿,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相对于理念,文艺是模仿的模仿,与真理隔着三层,如果说现实生活是理念的影子,则文艺就是影子的影子。
(柏拉图的"理念说":文艺模仿现实事物,现实事物模仿理念,因而文艺与真理隔着两层,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


第8题: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共同缺陷是?()

A、将认识论代入美学原则

B、提倡模仿说

C、认为艺术是“影子的影子”

D、认为诗比历史更真实


正确答案:A

第9题:

柏拉图的哲学被称为()?

  • A、摹仿说
  • B、理念论
  • C、洞穴理论
  • D、新柏拉图主义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净化说”()的提出者是()。柏拉图提出“迷狂说”。


正确答案:宣泄说;亚里士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