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

链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与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不同之处在哪里?

题目

链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与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不同之处在哪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药物治疗时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当:

A: 减量并对症处理

B: 停药并对症处理

C: 继续用药同时对症处理

D: 停药待过敏反应消失后, 继续使用原药物

E: 逐渐减量至最小剂量, 待过敏反应消失后, 再逐渐增加剂量


答案:B 

第2题:

当用青霉素800000U及链霉素0.5g肌注后30分钟,病人寒战、高热、头痛、气急,血压11.4/8kPa(86/60mmHg),此时诊断和处理是

A.为赫氏反应,立即用氢化可的松300 nag静脉滴注

B.为钩端螺旋体病原发症状,继续用青霉素治疗

C.青霉素过敏反应,立即停用

D.为青霉素治疗有效证据,钩端螺旋体被杀灭,继续使用

E.链霉素过敏反应,即刻停用


正确答案:A
钩端螺旋体对青霉素十分敏感。在首剂注射青霉素800000U后,大量钩端螺旋体被杀灭,释放毒素。通常在注射30分钟至4小时,病人突然寒战、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心率和呼吸加快,并伴有血压下降,四肢厥冷,此称为赫氏反应,此时处理是立即应用氢化可的松200—300nag静脉滴注,并给予镇静、降温及抗休克等治疗。应注意与青、链霉素注射后的过敏反应相鉴别。为减轻或避免赫氏反应,首剂应用青霉素剂量不宜过大,通常以400000U为宜,每天用1200000—1600000U,分4次注射。重症病例需加大青霉素剂量时,每日1600000—2400000U,分4次肌内注射,应同时应用肾上腺皮质素。

第3题:

无需通过做皮肤过敏试验预防过敏反应的药物是A.青霉素B.链霉素C.糜蛋白酶S

无需通过做皮肤过敏试验预防过敏反应的药物是

A.青霉素

B.链霉素

C.糜蛋白酶

D.鲑鱼降钙素

E.胰岛素


正确答案:E

第4题:

与青霉素之间存在交叉过敏反应的是

A.氨苄西林
B.链霉素
C.红霉素
D.青霉素V
E.苯唑西林

答案:D
解析:

第5题:

无需通过做皮肤过敏试验预防过敏反应的药物是

A:青霉素
B:链霉素
C:糜蛋白酶
D:鲑鱼降钙素
E:红霉素

答案:E
解析:

第6题:

给予青霉素40万+链霉素0.5g,肌注30分钟后,患者寒战、高热、头痛、气急,血压86/60mmHg,此时的诊断及处理是

A.为赫氏反应,立即用氢化可的松300 mg静滴

B.为钩端螺旋体病原发病加重

C.青霉素过敏反应,立即停用

D.青霉素治疗有效,继续应用

E.链霉素过敏反应 F.给予降温、镇静及抗休克治疗


正确答案:A

第7题:

钩端螺旋体病人肌注80万U青霉素及链霉素0.5g后,3小时出现明显寒战,高热,头痛,全身痛,脉快,呼吸急促,肺有少许啰音,此种情况可考虑

A.链霉素过敏反应

B.青霉素过敏反应

C.青霉素的"治疗后加重反应"

D.重症钩端螺旋体病表现

E.钩端螺旋体病并发肺炎


正确答案:C

第8题:

检查青霉素皮肤过敏反应是

A、Ⅰ型过敏反应

B、Ⅲ型过敏反应

C、Ⅲ+Ⅳ型过敏反应

D、Ⅱ型过敏反应

E、Ⅳ型过敏反应


参考答案:A

第9题:

无需通过做皮肤过敏试验预防过敏反应的药物是

A:青霉素
B:链霉素
C:糜蛋白酶
D:鲑鱼降钙素
E:胰岛素

答案:E
解析:

第10题:

用药后可能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的是()

A青霉素

B链霉素

C磺胺嘧啶

D四环素

E氯霉素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