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学

预防空巢老人发生空巢综合征可采取哪些措施?

题目

预防空巢老人发生空巢综合征可采取哪些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面试热点:空巢老人需关注

【热点背景】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达到25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模拟试题】

空巢现象是个全球性难题,发达国家独居及夫妇空巢户比例高70%-80%。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今后空巢老人将越来越多,空巢期也会明显延长,老年人问题将更趋严峻。对此,谈谈你对空巢老人的看法。


答案:
解析:
一、提出观点:

从分离综合症到抑郁症;从孤独感强烈到由于缺少子女的陪伴而精神空虚;从与子女的思想观念差异大到不得不去帮子女带孩子而找不到归属感。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这不仅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要关爱空巢老人,让老人老有所依。

要想解决“空巢老人”问题,需要从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出发,共同为农村“空巢老人”筑起一道温暖的屏障。只有正视问题,找出症结,多策并举,才能让更多老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

二、分析空巢老人出现的原因:

1、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入城市,中小城市青壮年则流入大城市,居住地点的分离必然造成空巢现象。

2、由于子女在大城市拼搏压力大,父母中一方帮助子女带孩子,另一方老人独自居住在家,种种情况都在制造着老人空巢的现象。

3、由于父母与子女观念不同,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差异大、思想观念差异大,不适应城市的生活,很多年轻人选择与父母分开居住,甚至父母更愿意选择独自在老家居住。

三、解决办法:

1、建立健全养老医疗体系,打造安全绿色便利舒适的宜居环境,发展老年文化体育教育。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互联网+养老+医疗,化解异地、远程养老就医难题等等,同时要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全社会共同关爱空巢老人。

3、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鼓励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

4、子女要常回家看看,给予“空巢老人”精神的慰。

第2题:

简述空巢老人的社会服务。


正确答案: 1、经济援助
2、情感慰籍服务
3、疾病医护与生活照料服务
(1)建立空巢老人信息库
(2)对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及生活环境做出评估
(3)协助空巢老人加强家庭内部成员的支持网络系统,充分发挥家庭照顾的功能
(4)号召社会各界、单位、街坊邻里多关爱空巢老人
(5)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
(6)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
(7)在舆论上,大力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的光荣传统

第3题: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许多社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生活小事不能自理,需要社会特殊照顾。目前,社会对一些独居老人的关照仍显欠缺。逢年过节,虽然有关部门上门送粮油、衣物、金钱等进行慰问,但对于空巢老人来说,关心还不到位,措施还不得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成立一些传统的养老院、敬老院、社区互助会等更加适合空巢老人欢度晚年的场所,既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还解除子女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加强了社区群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助,使越来越多的老人晚年生活得丰富多彩。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空巢老人的出现并非仅来自于老龄化

B.社区是解决空巢老人现象的最佳途径

C.在解决空巢问题时子女应发挥更大作用

D.空巢老人需要生活与精神上的多方帮助


正确答案:D

32.【答案】D。解析∶文段可以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讲有关部门对空巢老人提供粮油、衣物、金钱等物质,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帮助,然后“但”字一转,指出这些生活上的帮助对于空巢老人来说还不够,应建立适合空巢老人欢度晚年的场所,丰富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故本题答案应选择D。

第4题:

“空巢综合征”的健康指导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提前准备:父母对子女离家独立生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子女离家前要有思想准备,注意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
(2)夫妻间的相互支持。
(3)培养爱好以及保持社会交往。
(4)对症治疗:较严重的,应指导及时就医。
(5)子女多加关心,倡导全社会共同营造爱老敬老的氛围,关心和爱护老年人。

第5题:

空巢老人如何自我调适?


正确答案: 顺应规律:子女“离巢”是家庭发展的必然趋势,父母应为子女的成长感到高兴和欣慰。
情感转移:子女“离巢”后,老人应把对子女的思念之情适时转移到老伴身上,使夫妻生活升华到“第二青春期”,以填补子女离巢所留下的情感真空。
增加交往:老人应走出家庭,多与亲朋好友联系,扩大社会交往,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第6题:

空巢老人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什么?


正确答案:(1)经济供养问题
(2)心理、情感问题
(3)疾病医护问题
(4)日常生活照料问题
(5)丧偶空巢老人的再婚问题

第7题:

空巢老人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情感问题、疾病医护问题、日常生活照料问题、丧偶空巢老人的再婚问题等。


正确答案:经济供养问题

第8题:

别让空巢老人“以租换暖”梦成空。就像一些新观念、新思维的形成,常常需要一个逐渐被人认可和接受的过程。我还以为,空巢老人的“零元招租”,或许因其先“吃螃蟹”,也隐隐提供了一种有益思路。所以,引入“公益助老”的主动而为,积极帮助空巢老人实现“以租换暖”的合理期待,则就非但是种助人之举,它也同样可称是为构建和谐社会,不断探索适时适需的服务良策。
下列选项与原文意思理解不相符的是:

A. 儿女长期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是当今社会必须认真关注的一个实际问题
B. 别让空巢老人“以租换暖”梦成空
C. 积极采取“公益助老”以实现空巢老人“以租换暖”的合理期待
D. 空巢老人的这种现象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没有影响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细节理解题,首先看清楚设问,选择的是不相符的,根据细节理解题的选项一一对应方法首先可以排除BC选项,而A选项实际为此类现象的一个引申话题,属于合理理解,而D选项是典型的绝对选项,古选D。

第9题:

空巢综合征


正确答案:是指老年人生活在“空巢”环境中,由于人际疏远而产生被分离、舍弃的感觉,出现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等一系列心理失调症状。

第10题:

问答题
预防空巢老人发生空巢综合征可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老年人正确面对子女成家立业离开家的现实,不过高期望和依赖子女对自身的照顾,善于利用现代通信与子女沟通。对于进入中老年的家庭,应及早由纵向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转向横向的夫妻关系;老年人应充分理解子女的辛苦处境,调整心态,不将晚年幸福建立在子女照顾的基础上,要学会独处,关于克服生活方面的困难,同时应注意寻找精神寄托。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