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

简要说明古苏美尔文字的情况。

题目

简要说明古苏美尔文字的情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古苏美尔文字的情况。


正确答案:在两河流域,苏美尔民族的人们发明了一种实用的文字,用象形的图形记录表示实物的词语,用假借的“形声字”记录多音字的人名的读音,用刻画表示数字,这种文字就是高度象形的古苏美尔文字.人们把在泥版上“压印”的这种文字叫“楔形文字”.

第2题:

简要说明不少人将文字和书面语等同起来进而把文字和语言等同起来的原因?


正确答案: 书面语是用文字书写下来的语言的一种存在形式,因此书面语和文字的关系十分密切。正由于文字和书面语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混淆文字和书面语,甚至混淆文字和语言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如在现代汉语中“文字”有三个不同的义项:
1)书写或记录语言的符号,也说“字”或“字母”,如汉字、英文字母等,
2)语言的书面形式或书面语,如中文、英文等;
3)文章,如“文字通顺”。正因为现代汉语中“文字”不仅有“书写或记录语言的符号”的意思,也有“语言的书面形式或书面语”的意思,而书面语也是语言存在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不少人就把文字和书面语等同起来,进一步就把文字和语言等同起来。

第3题:

用4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用例获取的基本步骤。


正确答案:[解答要点] (1)定义该应用系统的边界(可以用计算机系统作为边界也可以使用该应用系统的那个机构中的部门界限作为边界还可以用该机构本身作为边界)。 (2)识别出该应用系统所有的角色(Actor)。 (3)对于所识别出的每一个角色分别确定; . 该角色所参与的每一种业务活动 . 各种业务活动的完整的事件序列 . 激发上述每一个事件序列的角色 (4)对(3)中确定的事件序列进行分析去掉其中重复的事件序列。 (5)用结构化的自然语言来描述(4)中确定的每一个事件序列得到初步确定的每一个用例。 (6)对(5)中初步确定的每一个用例进行分析和必要的重组采用包含(include)、扩展(extend)和概括(generalization)关系来表示用例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到所有的用例。
[解答要点] (1)定义该应用系统的边界(可以用计算机系统作为边界,也可以使用该应用系统的那个机构中的部门界限作为边界,还可以用该机构本身作为边界)。 (2)识别出该应用系统所有的角色(Actor)。 (3)对于所识别出的每一个角色,分别确定; . 该角色所参与的每一种业务活动 . 各种业务活动的完整的事件序列 . 激发上述每一个事件序列的角色 (4)对(3)中确定的事件序列进行分析,去掉其中重复的事件序列。 (5)用结构化的自然语言来描述(4)中确定的每一个事件序列,得到初步确定的每一个用例。 (6)对(5)中初步确定的每一个用例进行分析和必要的重组,采用包含(include)、扩展(extend)和概括(generalization)关系来表示用例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到所有的用例。

第4题:

苏美尔人的文字被称为()


正确答案:楔形文字

第5题:

苏美尔三大贡献()、历法、文字。


正确答案:车轮

第6题:

现在仍在使用的自源文字是()。

  • A、苏美尔文字
  • B、玛雅文字
  • C、汉字
  • D、古埃及文字

正确答案:C

第7题:

苏美尔文字是最早的象形文字。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古儒学校产生于古代的()

  • A、埃及
  • B、苏美尔
  • C、希腊
  • D、印度

正确答案:D

第9题:

简要说明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的思想内容,并指出所引典故及其用意。


正确答案:作者借咏史怀古为题,引南朝宋文帝北伐失败为鉴,表明作者"主张对金用兵",强调大力做好战前准备的战略思想。孙权称雄江左;刘裕夺取淮北、河南,废晋自立;宋文帝元嘉战败;战国廉颇老年愿意为国效劳,未被启用。

第10题:

为图片添加简要说明文字的属性是()。


正确答案: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