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编)

甲去其表兄乙处借钱500元,言明5日归还,乙说,这钱你就不用还了,甲说一定要还乙因其他事发生纠纷,乙要求甲归还该500元,甲以乙已经表示赠与(不用还)为由拒绝,该500元()A、甲有理由拒绝偿还B、甲没有理由拒绝偿还C、甲可以不偿还,但偿还以后也不能反悔D、甲偿还以后可以反悔

题目

甲去其表兄乙处借钱500元,言明5日归还,乙说,这钱你就不用还了,甲说一定要还乙因其他事发生纠纷,乙要求甲归还该500元,甲以乙已经表示赠与(不用还)为由拒绝,该500元()

  • A、甲有理由拒绝偿还
  • B、甲没有理由拒绝偿还
  • C、甲可以不偿还,但偿还以后也不能反悔
  • D、甲偿还以后可以反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向乙借钱,乙说,等到太平洋的水枯了,我就借钱给你。则( )

A.所附条件有效,行为无效

B.所附条件有效,行为有效

C.所附条件无效,行为有效

D.所附条件无效,行为无效


正确答案:D
「考点」附条件的民事行为
「解析」附条件的民事行为要求所附条件具有不确定性,而本题中的"太平洋的水枯了"显然属于不能成就的条件,因此所附条件无效。同时由于该条件的成就是民事行为生效的条件,因此说明当事人不打算发生民事法律关系,因此所为的民事行为无效。

第2题:

甲(30岁),一日带邻居的儿子乙(12岁)上街去玩,看到有摸奖的,甲模了几次均未中,便让乙去拔,但乙没带钱,甲给乙5元饯,并说“拿去摸奖吧,凑个热闹,不用还了。”结果,乙摸得价值20万元的大奖。问题乙摸奖中奖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参考答案:有效。因为公民因年龄和智力发育的不同以及精神是否健全,可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三种。在我国,民法通则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甲给乙5元钱,乙摸得价值20万元的大奖的行为是与其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行为,因而是有效的。

第3题:

甲向朋友乙借钱,并告诉乙是去南方购买一批走私品,回内地待销完后,就分给乙一笔钱。甲事后如约而行,则乙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行贿罪

C.构成受贿罪

D.构成走私罪共犯


正确答案:D

第4题:

某晚甲向乙借8000元钱去赌博,并答应说,如果赢了2万的话,将给乙1万元。当天晚上,甲果然赢 了25000元。但事后甲只归还了本钱8000元,拒绝给乙1万元。于是乙向人民法院起诉,那么( )

A. 人民法院应判甲违约
B. 人民法院应该确认甲乙之间的协议无效
C. 人民法院应没收甲的赌博赢利
D. 人民法院应判决没收甲乙的全部赌资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律知识的民法。题干带有一定的迷惑性,考查了借贷这种民事行为的一些特殊情况。根据司法解释,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如果所附的条件是违背法律规定或者不可能发生的,应当认定该民事行为无效。[其它选项分析]A项:因为这个协议无效,所以人民法院不会判甲违约。C、D项:在民事诉讼中,法院无权没收甲的赌博赢利或全部赌资资金,没收甲的赌博赢利或全部赌资资金应该由公安机关处理。所以选择B选项。

第5题:

甲对乙提起的返还借款的诉讼,就乙向甲借款事实的证明,根据民事诉讼理论,下列哪一选项属于直接证据?

A.甲向法院提交的乙向其借款时出具的借据的复印件

B.甲向法院提交的其向乙的银行卡转款的银行凭条

C.甲的朋友丙向法院提供的曾听甲说乙要向甲借钱的证词

D.甲的同事丁向法院提供的曾见到甲交给过乙钱的证词


正确答案:A

第6题:

甲(30岁),一日带邻居的儿子乙(12岁)上街去玩,看到有摸奖的,甲摸了几次均未中,便让乙去摸,但乙没带钱,甲给乙5元钱,并说:“拿去摸奖吧,凑个热闹,不用还了。”结果,乙摸得价值20万元的大奖。

乙摸奖中奖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参考答案:

有效。因为:公民因年龄和智力发育的不同以及精神是否健全,可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三种。在我国,民法通则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甲给乙5元钱,乙摸得价值20万元的大奖的行为是与其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行为,因而是有效的。


第7题:

2012年1月,乙为了购买笔记本电脑向甲借款11000元,约定还款日期为2012年12月15日,后乙一直拒绝还款。2013年甲将乙诉至法院,要求其返还借款。该案中,就乙向甲借款事实的证明,下列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A、甲向法院提交的乙向其借款时出具的借据

B、甲向法院提交的其向乙的银行卡转款的银行凭条

C、乙的朋友丙向法院提供的乙经常向朋友借钱但不按时归还的证言

D、甲的同事丁向法院提供的曾见到甲交给过乙钱的证词


参考答案:A

第8题:

甲(30岁)一日带着邻居的儿子乙上街去玩,乙只有12岁,看到有卖彩票的,甲摸了几张均未中,便让乙去摸,但乙没钱,甲给乙5元钱,“拿去摸奖吧,凑个热闹,不用还了”。结果,乙摸得价值50万元大奖。甲声称该奖是他出钱请乙摸的,应归他本人所有。

问:

(1)甲交给乙5元钱的行为是委托行为还是赠与行为?

(2)乙摸奖的行为是否独立有效?


正确答案:
「考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赠与
「答案及解析」
(1)甲交与乙5元钱的行为属于赠与行为。因为甲在此之前不仅没有明确表示请乙替他摸奖,并说了不用还此钱,显然甲的意思是赠与乙5元钱。该5元钱自交付时所有权转让。乙实际上是用自己的钱在摸奖。
(2)本题中乙虽只有12岁,但已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民法通则》第12条第1款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又根据《民通意见》第3条的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进行的民事活动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可以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智力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以及行为标的数额等方面认定。"据此,本题中乙完全能够理解摸奖行为的意义,并能预见到行为的后果是可能中奖,而且摸奖对摸奖主体并无限制,乙具备摸奖的主体资格,其与奖票出售人之间的合同行为成立、合法、有效。

第9题:

下列属于附条件的合同是( )

A.甲对乙说,如果我的房子卖给丙,就租给你

B.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大学,我就支付你四年的学费

C.父母对儿子说,如果我死了,你就继承我的财产

D.甲对乙说,如果你把这辆自行车偷来,我会以两倍的价格购买


正确答案:B

第10题:

甲、乙、丙、丁四人商量周末出游。甲说:乙去,我就肯定去;乙说:丙去我就不去;丙说:无论丁去不去,我都去;丁说:甲乙中至少有一人去,我就去。
以下哪项推论可能是正确的?

A. 乙、丙两个人去了
B. 甲一个人去了
C. 甲、丙、丁三个人去了
D. 四个人都去了

答案:C
解析:
题干翻译为:①乙→甲;②丙→—乙;③丙;④甲或乙→丁。C项,甲去了根据④,丁也去;丙去,根据条件②,乙就不去;所以C项有可能是正确的。
纠错
A项,乙去了,根据条件①,那么甲也会去,所以A不正确。B项,甲去了,根据条件④,甲或乙就是真的,一定可以推出丁去,所以B不正确。D项,丙去根据条件②,乙一定不去,所以不可能四个人都去。此题选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