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在讲到本尊与狂禅时,师父给大家一面镜子作参考,其用意何在?

题目

在讲到本尊与狂禅时,师父给大家一面镜子作参考,其用意何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其用意是提前告诉大家,一是你的修行在你还没有解脱以前,要有一个理想的目标,要确定我这样修是有意义的,能够出离苦海,可以让我们去体证到。这时候你才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来修行。
二是在你证到三果,要去看到自我的影子,你要去面对这个本尊,千万不要错把找到本尊以为说找到“我”了,明心见性了,或是错把这个当作目标,自己又不知道,会造成修到后来展现的很狂傲,所谓的狂禅都是这样,但这里很深,一跳进去就不容易出来,先提前给大家说明白,提前打个预防针就是避免你走很多的弯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荀子强调尊君,其思想本质上是君本,而不是民本。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一般四念处的内观禅修与师父的四念处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一般教四念处的禅修,大部分都在第一阶段的内身、内受方面下功夫,少部分能进展到内心、内法。空海法师带的四念处禅修是完整的从第一阶段一直到第五阶段,把修行的视野,从点线面,再扩大到整个虚空。

第3题:

佛教中,对出家人无论男女均可称师父.当家师父或佛教师长可称和尚,对有一定水平的出家人称法师,对一些德高望重的名僧有时称大师、尊宿或大德,也可称长老.( )


正确答案:√

第4题:

什么是本尊?什么是本尊的影子?


正确答案: 本尊就是深层的我慢,影子是贪、瞋、痴、慢、疑。

第5题:

狂禅是怎样产生的?


正确答案: 一些人认为“无相修行刹那间”,不立文字,从果地起修,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然而没有闻思基础,没有去体悟“无常、无我”的法印,结果落入我是、我能的意思食和识食里,于是越修我慢越大,形成狂禅。这种人喜欢与别人比境界,较量高低,狂妄自大。

第6题:

怎样在礼佛时与动中禅结合?


正确答案: 礼佛的时候,清楚地觉察礼佛的整个动作过程。如正在合掌、正在弯腰、屈膝、俯身、跪下...。礼佛不要求快,也不要求数量。把注意力放在明显的动作上面,身心柔软,清醒明觉的礼佛,就是开发明觉。应用得当的话,半个小时的礼佛功夫不得了。

第7题:

为什么从果地起修容易形成狂禅?


正确答案: 是用我慢在断慢,是用头脑在理解“无我”,而没有深入体证“无我”,结果我慢越修越大,导致狂妄。

第8题:

空海师父关于禅修证果的两个承诺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是只要你的闻思基础具足,又有适当的因缘,七天到十天要证初果,都是应该没有问题的。
二是只要有证初果的证量,以后再经过一段期间的闻思,深度又不一样,那么下一次禅修,要证二果,三果,就可以逐步上来。

第9题:

空海师父说将来要退隐,其用意何在?


正确答案: 就是提示我们,修行的目标不要锁定在指月的手指上。如经典、佛陀、师父。真正要见法,要来到以大自然为师,处处以大自然为师,以法界为师,因此师父说我不希望你们抓人,不可抓人相,只有到大自然里去处处见法,到后来你才能与空溶为一体,你才能与法界溶为一体。

第10题:

空海师父所办的禅修只限于修解脱道的人参加吗?


正确答案: 佛法不是佛教所专有的法,是包括宇宙人生、身心内外、现象界万事万物的真理实相,我们只要把身心清净下来,如是去体悟万事万物存在的真面目,本来面目——“无常”与“无我”的法印,就会从过去颠倒梦想的世界里醒过来。所以实际的禅修、不局限于任何宗派、宗教的人士参加。因为不受任何宗教、宗派人士、不受任何种族国家,只要没有了悟真理实相,你的苦一定存在,因为真理实相就是“无常”、“无我”,所谓的实修实证,就是要去体悟、体证“无常”、“无我”,所以师父举办的禅修并不局限于修习解脱道的人士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