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知识)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A、皮亚杰B、柯尔伯格C、埃里克森D、华生

题目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皮亚杰
  • B、柯尔伯格
  • C、埃里克森
  • D、华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华生 B.加涅
C.柯尔伯格 D.皮亚杰


答案:C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

第2题: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菲尔 D.班杜拉


答案:B
解析: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 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第3题:

提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

A.皮亚杰

B.布鲁纳

C.埃里克森

D.柯尔伯格


正确答案:C

第4题:

()的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人生危机或阶段划分为8阶段。

  • A、弗洛伊德
  • B、皮亚杰
  • C、柯尔伯格
  • D、埃里克森

正确答案:D

第5题:

简述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他律期和自律期两个阶段:
1)他律期(4-8岁):道德判断主要是依据外在的规则作出的,他们的道德标准只取决于是否服从这些成年人给予的外在规则,道德判断只注意外在的行为结果,而不关注内在的动机。
2)自律期(8-12岁):道德判断已经从外在的客体性转向内在的主体性,不再简单地服从外部的道德规则,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是用公正、平等、责任去进行判断,认识到规则是共同约定的,要反映共同的利益,而不是成人的权威或霸权。
柯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3个阶段6个水平:
前习俗道德水平(9岁以下)
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为了服从权威,逃避惩罚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以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来判断行为的好坏或者说是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以判断行为的好坏。
习俗道德水平(10-20岁)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个体往往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就认为是对的。能获得赞扬和维持与他人良好关系的行为就是好的。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是不能改变的,守法是对的。并且认为只要接受了这些社会规则他们就可以免受指责。
后习俗道德水平(20岁以上)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道德信念的可变性。道德的原则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一致意见。
普遍伦理取向阶段:避免自责而不是他人的批评,即遵从社会标准也遵从内化的理想。决策的依据是抽象的原则如公正、同情、平等。

第6题: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华生


答案:C
解析: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经历了 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据此 形成了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第7题:

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华生
B、加涅
C、柯尔伯格
D、皮亚杰

答案:C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

第8题:

试论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与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分歧及其原因。


正确答案:

第9题:

亲社会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立者是()。

  • A、柯尔伯格
  • B、皮亚杰
  • C、艾森伯格
  • D、埃里克森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以认知发展为指针来划分心理发展阶段。

  • A、埃里克森
  • B、皮亚杰
  • C、柏曼
  • D、柯尔伯格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