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招聘

一本科技书的单价是13.8元,一本故事书的单价是科技书的2倍。科技书和故事书各买一本要()元。A、41.4B、20.7C、40.4

题目

一本科技书的单价是13.8元,一本故事书的单价是科技书的2倍。科技书和故事书各买一本要()元。

  • A、41.4
  • B、20.7
  • C、40.4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书架的某一层上有136本书,且是按照"3本小说、4本教材、5本工具书、7本科技书、3本小说、4本教材……"的顺序循环从左至右排列的。问该层最右边的一本是什么书?

A.小说
B.教材
C.工具书
D.科技书

答案:A
解析:
一个完整的循环是"3本小说+4本教材+5本工具书+7本科技书"共19本书。136÷19=7……3,所以有7个完整的循环还多三本,正好多三本小说,最后一本为小说。

第2题:

书柜第三层上有512本书,且是按照“5本教材、7本工具书、8本科技书、10本杂志、5本教材、7本工具书……”的顺序循环从左至右排列的。问该层最右边的一本是()书。

  • A、教材
  • B、工具书
  • C、科技书
  • D、杂志

正确答案:A

第3题:

将“我拿走了李明的一本外语书”改写成“把”字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李明的一本外语书被我拿走了

B.我把李明的一本外语书拿走了

C.我的一本外语书被李明拿走了

D.李明把我的一本外语书拿走了


正确答案:B

第4题:

《园冶》是一本怎样的书?


正确答案: 计成,字无否,江苏吴江人,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著有《园冶》一书,是我国园林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著作。他自幼倾心艺术,擅长书画,能有如此高的造园艺术造诣其渊源也在此。他游历过天南地北的名川大山,是一位造园的实践家。明崇祯七年(1634年),他时年52岁,写出了造园专著《园冶》。这本书全面阐述了中国园林从规划、设计、房屋建筑到门窗、墙垣、地面式样,以及选石、堆山诸多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作。园冶的作者是计成,成书与明代。这是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一集各种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的著作。
全书分三卷,第一卷包括“兴造论”一篇,“园说”四篇,第二卷专论栏杆,第三卷分论门窗,墙,铺地,棳山,选石,借景。兴造论泛论营园要旨,在于“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因,借是手段,体、宜是手段.园说:确定了两个规划原则:一、景到随机。
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另外,书中还详细讲述了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等方面的内容。
园冶是理论与时间相结合,技术和艺术相结合,言简意赅,颇有独到见解。它不仅是系统地论述江南园林的一部专著,也是世界造园名著之一。

第5题: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本政书,也是五经里面最容易读的一本书。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书架的某一层上有136本书,且是按照“3本小说、4本教材、5本工具书、7本科书、3本小说、4本教材……”的顺序循环从左至右排列的。问该层最右边的一本是什么书:
A小说
B教材
C工具书
D科技书


答案:A
解析:

第7题:

双宾语的层次分析是在述语后切分,例如“送/我一本精彩的故事书”。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小华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42页,还剩下118页。再看多少页,已看的页数正好是剩下页数的4倍?( )

A.86
B.128
C.32
D.47

答案:A
解析:
设还需再看z页,则42+x=4(118-x),故x=86。

第9题:

《释名》是一本什么样的一本书?


正确答案:训解词义的书。汉末刘熙作。《释名》这部书是从语言声音的角度来推求字义的由来的。刘熙在自序里说:“熙以为自古造化制器立象,有物以来,迄于近代,或典礼所制,或出自民庶,名号雅俗,各方多殊。„„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故撰天地、阴阳、四时、邦国、都鄙、车服、丧纪,下及民庶应用之器,论叙指归,谓之《释名》,凡二十七篇。”
今本27篇分为8卷。所释为天、地、山、水、丘、道、州国、形体、姿容、长幼、亲属、言语、饮食、采帛、首饰、衣服、宫室、床帐、书契、典艺、用器、乐器、兵、车、船、疾病、丧制。这代表刘熙对语词所表示的事物的一种分类。刘熙解释事物所以如此称名的缘由,完全从声音上去探索。
如“日,实也”、“月,阙也”,这种解释已见于《说文解字》,但是刘熙要说出道理来,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日,实也,光明盛实也”;“月,阙也,满则〔复〕阙也”。全书都是这样考求语词音义之间的关系,说出缘由来。如说:“星,散也,列位布散也”;“春,蠢也,万物蠢然而生也”;“冬,终也,物终成也”;“彗星,光梢似彗也”;“身,伸也,可屈伸也”;“皮,被也,被覆体也”;“脊,积也,积续骨节终上下也”。诸如此类都是就音以求义,在训诂学上称之为声训,也称音训。刘熙所加的声训,虽然有些是不无道理的,但是大部分都出于主观的推想,没有实际的根据,也并非经过系统的探索而得出来的,因而缺乏科学性。不过,远在1700多年以前就有这样具有语源学性质的书,还是很可贵的。其所以能流传下来而没有亡佚,与人民很想追寻语源的心理有关系。《释名》这部书对后代学者提倡因声以求义的训诂方法也有很大的影响。
《释名》书中记录了很多汉代通用的语词,可以跟《尔雅》、《说文》等书相参证。全书以声为训,或取同音字,或取同韵韵近字,或取声同声近字,由此可以考证汉末的语音,是一部极有价值的书,不能等闲视之。

第10题:

书架上有2本不同的画报,4本不同的故事书。如果每次从书架上任取一本画报和一本故事书,共有()种不同的取法。

  • A、6
  • B、8
  • C、10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