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考试

行政组织的界线是指行政组织之间的边界线。

题目

行政组织的界线是指行政组织之间的边界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行政区域界线是行使行政管辖权的分界线,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擅自变更行政区域界线。( )


答案:对
解析:

第2题:

边界点是()。

A、边界线上的任意点
B、边界线上的转折点,包括描述弧段边界线的特征点
C、相邻地块之间的界址点
D、边界线上的转折点,不包括描述弧段边界线的特征点

答案:B
解析:

第3题:

以下哪个项目不属于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内容?()

A、已勘定边界线的贯彻情况

B、界桩及其方位物变化和界桩的维护情况

C、指示边界线走向的其他标志物及与边界线实地位置有关的地物、地貌变化情况和组织修测情况

D、跨边界线地区经济情况


答案:D

第4题:

公务伦理指的是行政生活中,主体间正当关系及正当行为准则的一种规范秩序。“主体”指()

  • A、政府与行政组织
  • B、行政组织之间
  • C、行政组织与行政人员

正确答案:C

第5题:


××年××月,在××省民政部门组织下,××省测绘局开展全省区域内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勘界工作。界线测绘范围包括××省×个地级市、×个县级市、×个县相邻的×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


问题


(1)界线测绘包括哪些内容?界线测绘包括哪些成果?


(2)简述边界调查的内容。


(3)简述界桩的编号方法。


(4)怎样描述边界线走向方位?




答案:
解析:

(1)(参见6.2考点1)


界限测绘的内容包括界限测绘准备、界桩埋设和测定、边界点测定、边界线及相关地形要素调绘、边界协议书附图制作与印刷、边界点位置和边界线走向说明的编写。


界线测绘的成果包括界桩登记表、界桩成果表、边界点成果表、边界点位置和边界线走向说明、边界协议书附图。


(2)边界调查包括实地调查、绘制边界情况图、编写边界情况说明、绘制边界主张线图。


①实地调查。边界调查应核实法定边界线、习惯边界线、行政管辖线和与边界线有关的资源归属范围线等界线的实地位置,并调查边界争议的有关情况。根据内部调查资料可以在边界地形图上编制边界线情况图和边界主张线图,作为界线测绘方案的参考。


②边界情况图的绘制。在边界地形图上绘制法定边界线、习惯边界线、行政管辖线和边界线有关的资源归属范围线等边界现状和历史沿革等情况。


③边界情况说明的编写。以文字形式描述边界线的划定情况及其历史沿革等情况。


④边界主张线图的绘制。在绘制边界线情况图的基础上,由界线相邻两行政区域,根据确定边界线的原则,将各自的边界主张线标绘在边界地形图上.,主张线采用0.3 mm的实线绘出,一方用红色,另一方用蓝色,可压盖图上任何要素。


(3)(参见6.2考点6)


省级界线的界桩编号以每一条界线为一个编号单元,在一个编号单元内一般沿边界线由西向东或由北向南用阿拉伯数字从001开始顺序编号。界桩完整编号共8位,由边界线的编号、界桩序号及类型码共3个部分组成。


同号双立界桩的类型码分别用A、B表示,同号三立界桩的类型码分别用C、D、E表示,单立界桩的类型码用Q表示。同号双立界桩的类型码根据省简码赋予值,省简码数值小的为A,大的为B;对于同号三立界桩的类型码,当一方只有一个界桩时,该桩类型码为C,其他桩类型码顺时针依次为D、E。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边界线交会处(以下简称三交点)界桩的完整编号也由3个部分组成。前6位由界线交会处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简码组成,省简码按数值大小由小至大顺序排列;第7位为界桩序号;第8位为筹级码,用S表示。三省(自治区、直辖市)边界线只存在唯一交会处时,界桩序号为0;交会处不唯一时,则按由西向东或由北向南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自1开始顺编。


省以下行政区域界桩的编号,一般情况下遵循省级行政区域界桩编号原则,具体编排方


法由省以下行政区域双方共同商定。


(4)(参见6.2考点17)


边界线走向说明中涉及的方向,采用16方位制(以真北方向为基准)描述,16个方位的


含义如下。


①北:348°45′ ~ 11°15′。


②北偏东北:11°15′~ 33°45′。


③东北:33°45′ ~ 56°15′。


④东偏东北:56°15′ ~ 78°45′。


⑤东:78°45′ ~ 101°15′。


⑥东偏东南:101°15′ ~ 123°45′。


⑦东南:123°45′~ 146°15′。


⑧南偏东南:146°15′~ 168°45′。


⑨南:168°45′~ 191°15′。


⑩南偏西南:1 91°15′~ 213°45′。


⑾西南:213°45′~ 236°15′。


⑿西偏西南:236°15′ ~258°45′。


⒀西:258°45′ ~ 281°15′。


⒁西偏西北:281°15′~ 303°45′。


⒂西北:303°45′~ 326°15′。


⒃北偏西北:326°15′~ 348°45′。

第6题:

关于行政区界线界桩说明及详图的编印说法错误的是()

A:省级行政区划界线、界桩说明及详图是通过边界协议书及其附图来体现的
B:边界点位置说明应描述边界点的名称、位置、与边界线的关系等内容
C:边界线走向说明的编写以明确描述边界实地走向为原则
D:边界协议书附图是以文本形式描述边界线走向和具体位置

答案:D
解析:
边界协议书附图是以地图形式反映边界线走向和具体位置,并经由界线双方政府负责人签字认可的重要界线测绘成果。

第7题:

××年××月,在××省民政部门组织下,××省测绘局开展全省区域内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勘界工作。界线测绘范围包括××省×个地级市、×个县级市、×个县相邻的××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


【问题】


1.界线测绘包括哪些内容?界线测绘包括哪些成果?


2.简述边界调查的内容。


3.怎样描述边界线走向方位?




答案:
解析:

1.界线测绘的内容包括:界线测绘准备、界桩埋设和测定、边界点测定、边界线及相关地形要素调绘、边界协议书附图制作与印刷、边界点位置和边界线走向说明的编写。


界线测绘成果包括:界桩登记表、界桩成果表、边界点成果表、边界点位置和边界线走向说明、边界协议书附图。


2.边界调查包括:


(1)实地调查。边界调查应核实法定边界线、习惯边界线、行政管辖线和与边界线有关的资源归属范围线等界线的实地位置,并调查边界争议的有关情况。


(2)绘制边界情况图。在边界地形图上绘制法定边界线、习惯边界线、行政管辖线和边界线有关的资源归属范围线等边界现状和历史沿革等情况。


(3)编写边界情况说明。以文字形式描述边界线的划定情况及其历史沿革等情况。


(4)绘制边界主张线图。在绘制边界线情况图的基础上,由界线相邻两行政区域,根据确定边界线的原则,将各自的边界主张线标绘在边界地形图上。主张线采用0. 3mm的实线绘出,颜色一方用红色,另一方用蓝色,可压盖图上任何要素。


3.边界线走向说明中涉及的方向,采用1 6方位制(以真北方向为基准)描述。1 6个方位的含义如下:


(1)北:348°45′~11°15′


(2)北偏东北:11°15′~33°45′


(3)东北:33°45′~56°15′


(4)东偏东北:56°15′~78°45′


(5)东:78°45′ ~101°15′


(6)东偏东南:101°15′ ~123°45′


(7)东南:123°45′~146°15′


(8)南偏东南:146°15′~168°4 5′


(9)南:168°45′~191°15′


(10)南偏西南:191°15′~213°4 5′


(11)西南:213°45′~236°15′


(12)西偏西南:236°15′ ~258°45′


(13)西:258°45′~281°15′


(14)西偏西北:281°15′~303°45′


(15)西北:303°45′~326°15′


(16)北偏西北:326°15′~348°45′


第8题:

行政领导者通过一定方式在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组织内部各单位之间,组织的成员之间建立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的和谐关系,以实现行政执行目标的管理活动是指:( )

A.行政执行的动员
B.行政执行的沟通
C.行政执行的协调
D.行政执行的监控

答案:C
解析:
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测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总和。A项,执行的动员指领导机关和领导者、组织者在组织内部,就上级决策、政策的内容和意义,对组织成员进行的宣传动员,使之理解执行的重要价值。B项,执行的沟通指系统为获得期望的执行效果,在内部部门和人员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凭借一定方式交流相关执行信息,以谋求执行体系和谐有效运转、执行过程顺利进行的管理手段。C项,执行的协调指行政领导者通过一定方式在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组织内部各单位之间、组织的成员之间建立分工合作、协同一致的和谐关系,以实现行政执行目标的管理活动。D项,执行的监控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因为各种现实因素而走样,必须由一定具有法定授权的主体,对相应执行主体的行为和执行质量进行监督与控制,以保证行政目标圆满实现的管理活动。故本题答案为C。

第9题:

根据《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勘界测绘技术规定(试行)》,下列工作中,属于勘界测绘内容的是()

A界桩的埋设与测定

B边界线三维模型建立

C边界线走向的文字说明

D边界线权属测绘

E界线详图集的编纂与制印


A,C,E

第10题: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严格执行行政区域界线批准文件和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的各项规定,维护行政区域界线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擅自变更行政区域界线。


正确答案:严肃性;稳定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