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考试

闻一多的格律诗理论,主张新诗要有()A、音乐美B、形式美C、绘画美D、文字美E、建筑美

题目

闻一多的格律诗理论,主张新诗要有()

  • A、音乐美
  • B、形式美
  • C、绘画美
  • D、文字美
  • E、建筑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提出新格律诗“三美”主张的诗人是(  )。

A.郭沫若
B.闻一多
C.徐志摩
D.戴望舒

答案:B
解析:
闻一多在其诗论《诗的格律》中系统地提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对齐)。”这一关于新诗的“三美”主张成为新格律诗派的理论纲领。

第2题:

闻一多的格律诗理论,主张新诗要有()、()、()。


正确答案: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第3题:

作为中国新诗“格律派”代表作家,闻一多提出的新格律诗“三美”创作主张是( )

A.色彩美、意境深、意象新

B.格律美、音韵美、语言美

C.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D.思想美、形式美、节奏美


参考答案:C

第4题:

闻一多的新格律诗主张在《死水》是怎样得到体现的?


正确答案:必须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三方面加以说明。在音乐美方面,主要是通过“音尺”运用来实现的。每行诗都有一个“三字尺”和三个“二字尺”组成,而“三字尺”在每行中的位置又富于变化,再加上结尾都是“二字尺”(双音词),形成了音调和谐、琅琅上口的旋律美。在绘画美方面,主要是通过富于色彩的词藻的运用来实现的。利用“通感”创造出“诗中有画”的艺术效果。建筑美主要是通过文字的排列来实现的。每节四行,每行九字,排列整齐,体现出诗人对新格律诗应做到“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的要求。

第5题:

分析评价闻一多诗歌“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及其创作实践


正确答案: 闻一多的诗歌理论对新月诗派有着很大影响。其诗论的核心内容是讲究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关于新诗“三美”的理论集中见之于他的《诗的格律》一文。
1、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作者在继承我国古典诗词中的“顿”、借鉴西方十四行诗的“音步”的基础上,提出了“音尺”。新格律诗的音乐美,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节奏感强。《死水》是闻一多自认为“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试验”的力作。全诗五节二十行。每行九字,这九个音节均由一个“三字尺”和三个“二字尺”组成,最后都以双音节结尾。
2、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如《死水》中的“绿酒”、“白沫”、“翡翠”等。
3、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死水》《洗衣歌》等都称得上是具有建筑美的范作。

第6题:

闻一多曾提出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即新诗要有( )

A.理想美、思想美、形式美
B.色彩浓、回味永、意境
C.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D.节奏、韵味、意境

答案:C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第7题:

闻一多于1928年一月出版的《死水》,真正体现他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三美”()、()、()奠定新诗格律理论的基础。


正确答案: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第8题:

徐志摩、闻一多是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闻一多提出了新诗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理论,给新诗创作输入了新鲜血液。()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的主张,从而为新格律诗奠定了理论基础。


正确答案:三美

第10题:

新格律诗理论强调新诗最主要的审美特征应该是“和谐”与“均齐”,突出体现在闻一多提出的()、()、绘画美的“三美”主张。


正确答案:音乐美;建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