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考试

甲、乙系表兄弟,感情很好,甲答应送给乙一些毒品。某日给另一城市的乙邮寄了海洛因10克,警察在甲家抓获甲时又当场从甲身上查获海洛因30克,甲称此毒品是从云南买来的。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非法持有毒品罪B、运输毒品罪C、贩卖毒品罪D、窝藏毒品罪

题目

甲、乙系表兄弟,感情很好,甲答应送给乙一些毒品。某日给另一城市的乙邮寄了海洛因10克,警察在甲家抓获甲时又当场从甲身上查获海洛因30克,甲称此毒品是从云南买来的。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 A、非法持有毒品罪
  • B、运输毒品罪
  • C、贩卖毒品罪
  • D、窝藏毒品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乙均为吸毒人员,且关系密切。乙因买不到毒品,多次让甲将自己吸食的毒品转让几克给乙,甲每次均以购买价转让毒品给乙,未从中牟利。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贩卖毒品罪必须以营利为目的,故甲的行为不成立贩卖毒品罪

B.贩卖毒品罪以获利为要件,故甲的行为不成立贩卖毒品罪

C.甲属于无偿转让毒品,不属于贩卖毒品,故不成立贩卖毒品罪

D.甲只是帮助乙吸食毒品,《刑法》没有将吸食毒品规定为犯罪,故甲不成立犯罪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

甲、乙均为吸毒人员,且关系密切。乙因买不到毒品,多次让甲将自己吸食的海洛因转让10克给乙,甲每次均以购买价转让毒品给乙,未从中牟利。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贩卖毒品罪必须以营利为目的,故甲的行为不成立贩卖毒品罪

B、贩卖毒品罪以获利为要件,故甲的行为不成立贩卖毒品罪

C、甲属于无偿转让毒品,不属于贩卖毒品,故不成立贩卖毒品罪

D、甲只是帮助乙吸食毒品,《刑法》没有将吸食毒品规定为犯罪,故甲不成立犯罪


答案:ABCD

第3题:

甲某找到开寄存店的邻居乙某,问乙某:“东西寄存你这安全吗?”乙答到:“除了毒品、枪支外,应该没问题”。甲交给乙一个黑色提包,说要乙某为其保管一段时间。乙某要求检查包内物品,得知是走私来的500克海洛因。乙某不敢收下,但经不住甲某的再三请求,只好答应。过了一段时间,甲某又送来20万元,说是朋友从银行抢来的,只要代管10天,就给寄存费3万元。乙某也勉强答应。乙某的行为构成:( )

A.窝藏赃物罪

B.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C.窝藏毒品罪

D.非法持有毒品罪


正确答案:AC
【考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窝藏毒品罪
【解析】乙某为甲某保存抢劫赃款的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乙某明知是走私来的毒品而保存已经构成窝藏毒品罪。而乙某该行为在表面上也符合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特征,但由于其是为了窝藏而保存,故不再定非法持有毒品罪,更不能数罪并罚。

第4题:

共用题干

从甲家中查获150克海洛因,甲交代是替女友乙保管的,乙供称是她所有,是前男友丙给她供吸食之用的。乙确实有毒瘾。但无法找到丙,乙的供述不能证实。对本案正确说法是:
A:乙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B:乙构成窝藏毒品罪
C:甲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D:甲构成窝藏毒品罪

答案:A,C
解析:
对乙仍应当按照贩卖毒品罪论处。对以贩养吸的,仍可认定具有贩卖毒品的性质。

第5题:

下列各种行为属于合同的是( )。

A.甲捡到乙遗失的钱包,由此与乙发生的返还钱包的债务关系

B.甲卖给乙的电器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造成乙严重伤害所产生的损害赔偿关系

C.甲给乙写信订购一批货物,乙没有回信,在甲表明的时间直接发货给甲

D.甲和乙约定,甲负责运送毒品,乙支付运费( ⊙o⊙ )


正确答案:C
C【解析】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要求主体有意思表示。这是区分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的关键。本题中A、B两项均属于事实行为,即不以意思表示为要件,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的行为。D项属于非法行为,而合同作为民事法律行为,在本质上属于合法行为。

第6题:

甲、乙系表兄弟,感情特好,甲答应送给乙一些毒品。某日甲给另一城市的乙邮寄了海洛因10克,警察在甲家抓获甲时又当场从甲身上查获海洛因30克,甲称此毒品是从云南买来的。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

A.非法持有毒品罪

B.运输毒品罪

C.贩卖毒品罪

D.窝藏毒品罪


正确答案:AB
【考点】运输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犯罪构成
【解析】本题中甲将海洛因从国内的一城市寄往另一城市的行为构成运输毒品罪;甲身上藏有海洛因30克的行为,符合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特征,属明知是毒品而非法持有,且数量较大的行为,应以非法持有毒品罪论处。据此,对甲应以运输毒品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两罪并罚。

第7题:

甲是某市市委组织部部长。乙是甲的大学同学。一日,乙将某建筑公司的经理丙介绍给甲,丙想承包本市旧城改造的一部分工程,请甲帮忙。甲答应了,丙当时送给甲现金10万元。甲与市建委主任丁联系,要丁把工程承包给不具备资质条件的丙。丙后来又送给甲l0万元。


正确答案:
答:甲是一名国家工作人员,虽然没有直接利用本人的职权,但是他利用了本人的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市建委主任丁某,将旧城改造的一部分工程承包给丙,并且收受现金20万元。甲的行为完全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应以受贿罪定罪量刑。

第8题:

甲说,如不赠送给自己70万元,就举报乙逃税,并称其手中有乙逃税的证据。乙信以为真,送钱给甲,甲实际并无乙逃税的证据,甲的行为构成欺诈,不是胁迫。()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

第9题:

甲答应赠与乙8000元,资助乙一项研究。甲在给3000元以后,就不再给了,乙认为甲答应赠与就应全部赠与,于是向甲索要另外5000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应再给乙5000元,否则即违约
B.赠与合同无效
C.甲可向乙要求返还已给的3000元
D.赠与3000元的合同有效,另5000元的赠与可以撤销

答案:D
解析:
本题涉及的是关于赠与的撤销。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第10题:

甲想以贩养吸,要求乙以1000元1克为其联系毒品卖家,乙遂积极奔走,终于成功买到毒品交给甲,甲将50克毒品送给乙。乙将其中的10克交给丙,对丙说这是补品劝其吸食,丙吸后大为高兴,遂给乙1000元以示酬谢。在劝丙之妻丁吸食时,丁发现是毒品而不吸,乙遂提出要举报丙吸毒,丁亦同意吸食,乙见丁长得漂亮,想与其作情人,就未向丁收钱。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成立贩卖毒品罪
B:就乙与丙的行为而言,乙构成贩卖毒品罪,引诱吸毒罪
C:就乙与丁的行为而言,乙虽不成立贩卖毒品,但也构成犯罪
D:乙成立贩卖毒品罪

答案:C
解析:
A不正确,甲收买毒品后只有赠送乙50克的行为,故甲不成立贩卖毒品罪。B、D不正确,乙虽购买但没有贩卖行为。C正确,根据《刑法》第353条之规定,构成强迫他人吸毒罪。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