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高级执法资格考试

关于假币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伪造货币5000元,构成伪造货币罪B、乙为他人伪造货币提供版样的,依照伪造货币罪的规定定罪处罚C、丙购买假币后使用,构成犯罪的,以购买假币罪定罪处罚D、丁出售假币构成犯罪,同时又使用假币的,以出售、使用假币罪从重处罚

题目

关于假币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伪造货币5000元,构成伪造货币罪
  • B、乙为他人伪造货币提供版样的,依照伪造货币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 C、丙购买假币后使用,构成犯罪的,以购买假币罪定罪处罚
  • D、丁出售假币构成犯罪,同时又使用假币的,以出售、使用假币罪从重处罚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货币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甲购买100 万假美元,运输100 万假人民币,出售100 万假欧元,对甲应该以购买假币罪、运输假

币罪、出售假币罪数罪并罚

B.乙伪造100 万假人民币,又使用他人伪造的100 万假美元,应当以伪造货币罪一罪从重处罚。

C.丙运输100 万假美元,又使用其中的3 万美元,对丙应当以运输假币罪和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

D.丁使用变造的人民币,应当以使用假币罪处理


正确答案:C
【答案】:C
【讲解】:根据《刑法》第17l条的规定,可知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是一个选择性罪名。但各种情况都具有的情况下不能以购买假币罪、运输假币罪、出售假币罪数罪并罚,只能以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一罪论处。所以A项错误。伪造货币和使用伪造的货币是刑法分别处罚的两种行为,因此B项情况应数罪并罚。同理c项正确。伪造的假币和变造的货币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刑法没有规定使用变造的货币犯罪, D项说法错误。所以C项当选。

第2题:

有关假币犯罪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持有、使用假币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明知其持有、使用的是伪造的货币

B.行为人购买假币后使用的,依购买假币罪定罪,从重处罚

C.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的,分别构成出售、运输假币罪与使用假币罪,实行数罪并罚

D.行为人伪造货币,同时又使用伪造货币的,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D

第3题:

关于货币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以货币碎片为材料,加入其他纸张,制作成假币的,属于变造货币

B.将金属货币熔化后,制作成较薄的、更多的金属货币的,属于变造货币

C.将伪造的货币赠与他人的,属于使用假币

D.运输假币并使用假币的,按运输假币罪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C

第4题:

甲将5万元假币从A地带往B地销售,甲刚到B地发现有民警盘查,随即点火烧毁携带的假币,对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构成运输假币罪中止
  • B、构成运输假币罪未遂
  • C、构成运输假币罪既遂
  •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C

第5题:

关于货币犯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变造的货币进行诈骗的,成立使用假币罪
B.使用假币时被当场识破,为了抗拒抓捕,对被害人使用暴力的,也能成立抢劫罪
C.将假币赠与不知情的他人,也是使用假币
D.将十分之一假币与十分之九真币粘贴在一起,冒充真币的,是变造货币


答案:B,C
解析:
【 解析】BC。变造的货币是对真币进行涂改形成的,变造的货币仍然是真币。如果在真币上添加了碎片、假币等,这就是伪造货币了。所以,A成立诈骗罪;B是正确的。使用假币是诈骗的特殊情况,所以在B这种情况下可以成立抢劫罪。C是正确的,对“使用”要进行宽泛的理解。D属于伪造货币。

第6题:

关于走私犯罪,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走私犯罪主观方面均为故意

B.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不要求数额较大

C.犯走私犯罪,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从一重处罚

D.走私假币罪不要求行为人明确认识走私的对象为假币


正确答案:BCD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要求数额较大。犯走私犯罪,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走私假币罪要求行为人明确认识走私的对象为假币。

第7题:

关于货币犯罪,说法正确的是

A.伪造货币后,持有、使用、运输、出售该伪造的货币的,应当数罪并罚
B.伪造面额为30元的假币,不成立伪造货币罪
C.将假币赠与他人的,不成立使用假币罪
D.伪造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航天纪念钞,不成立伪造货币罪

答案:B
解析:
行为人同时实施伪造、出售、运输、持有、使用伪造的货币等数种犯罪的,如果行为人出售、运输、持有、使用伪造的货币系其本人伪造的,按伪造货币罪一罪从重处罚;如果行为人既伪造了货币,又持有、使用、运输、出售了其他人伪造的货币,则应按伪造货币罪和有关犯罪实行数罪并罚。A选项错误。伪造的货币,要求在外观上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可以使一般人相信是真币。面额30元的假币,不可能使一般人相信是真币,不成立伪造货币罪。B选项正确。使用假币罪,要求按照货币的流通方式去使用假币,赠与他人属于货币的一般流通方式,因此构成使用假币罪。C选项错误。伪造货币罪的对象包括伪造正在流通的货币、正在流通的境外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因此伪造航天纪念钞成立伪造货币罪,D选项错误。

第8题:

关于丙,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

A.构成购买假币罪(未遂)

B.构成诈骗罪

C.不构成犯罪

D.应当以购买假币罪一罪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AB
【考点】购买假币罪、诈骗罪的认定
【解析】购买假币的行为由于假币不具有混淆性,也就是不具有充当假币的意义,属于对象不能犯未遂,其后面将不能用的假币卖给他人,构成诈骗罪。

第9题:

李某购买20万元假币用于赌博。下列关于李某的行为定性错误的是()。

  • A、构成使用假币罪
  • B、构成购买假币罪
  • C、构成持有假币罪
  •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A,C,D

第10题:

下列关于经济犯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购买假币后使用,构成犯罪的,应以购买假币罪、使用假币罪并罚
  • B、乙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的,应从一重罪处断
  • C、丙实施抗税行为导致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死亡,应构成故意伤害罪
  • D、丁与扣缴义务人共同实施抗税行为的,以抗税罪的共犯论处

正确答案:A,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