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民警执法资格考试

小敏是一名16岁的职业高中学生,在2005年5月5日劳动节放假期间,潜入某单位办公室,窃得笔记本电脑一台。在公安机关对此案进行侦查时,下列哪些内容属于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A、小敏盗窃的事实B、小敏的年龄C、2005年劳动节期间放长假的事实D、小敏犯罪后的表现

题目

小敏是一名16岁的职业高中学生,在2005年5月5日劳动节放假期间,潜入某单位办公室,窃得笔记本电脑一台。在公安机关对此案进行侦查时,下列哪些内容属于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 A、小敏盗窃的事实
  • B、小敏的年龄
  • C、2005年劳动节期间放长假的事实
  • D、小敏犯罪后的表现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小刚是一名17岁的高中学生,在2004年10月5日国庆节放假期间,他潜入某单位办公室,窃得手提电脑3部。在公安机关对此案进行侦查时,下列各项中属于刑事诉讼证明对有()。

A、小刚盗窃的事实

B、小刚的年龄

C、2000年国庆节期间放长假的事实

D、小刚犯罪后的悔罪表现


正确答案:ABD

第2题:

在一次社会工作中,服务对象小敏在读小学三年级,其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小敏跟着叔叔婶婶一起住。社会工作者小张建议小敏转到父母所在的城市的学校上学。这个建议的最终决定权在()。

A.小敏
B.小敏的父母
C.小敏的叔叔婶婶
D.小张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自我决定原则。服务对象有权利在事关服务对象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如果服务对象没有能力进行选择和决策,社会工作者应根据法律或有关规定由他人代行选择和决策权利。题目中的小敏由于年龄太小,没有能力进行决策,应当由其监护人即其父母代其进行选择。故本题答案为B。

第3题:

小刚是一名17岁的高中学生,在2000年10月5日国庆节放假期间,他潜入某单位办公室,窃得手提电话3部。在公安机关对此案进行侦查时,下列各项中属于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有()。

A.小刚盗窃的事实

B.小刚的年龄

C.2000年国庆节期间放长假的事实

D.小刚犯罪后的悔罪表现


参考答案:ABD

第4题:

家住东莞的小敏打算暑假自东莞到北京作一次沿途旅游。在设计行程时,小敏找了多幅地图来参考。下面图幅相同的四幅图中,可供小敏在北京自行游览时参考的最大比例尺地图是()

  • A、中国自驾车交通图
  • B、华北地区地形图
  • C、河北省交通图
  • D、北京交通图

正确答案:C

第5题:

小敏,今年5岁,4岁时的一次意外使小敏失去了大部分听力。小敏的性格本来就比较内向,再加上听力不好,逐渐变得自卑,很少和人交流,加之父母工作繁忙,不能对小敏悉心照顾。近来,小敏很少和父母交流,常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她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小朋友都不跟她玩。小敏的父母对女儿非常担心。
【问题】
假如你是一位社会工作者。请根据小敏的状况拟订一份个案服务方案。


答案:
解析: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本案例中小敏面临的问题如下:
①身体缺陷。小敏失去了大部分听力。
②心理问题。小敏性格本来就比较内向,再加上听力不好,逐渐变得自卑,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常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
③人际交往问题。小敏性格内向,很少与人交流,小朋友都不和她玩。
④亲子关系问题。小敏父母工作繁忙,不能对小敏悉心照顾;近来,小敏很少和父母交流,小敏父母对女儿非常担心。
(2)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社会工作者设计的个案服务方案如下:
①接案阶段
社会工作者与小敏及其父母初次见面,需要帮助他们了解会谈目的;和小敏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取得小敏的信任,并初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严重程度等。
②预估阶段
社会工作者要进一步全面搜集资料,和小敏一起确定问题与需要,初步判定小敏的问题主要是沟通障碍以及由此产生的自卑情绪。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a.小敏存在听力障碍;
b.小敏常独自在家,与外界接触较少,而小朋友们也不愿意和小敏玩;
c.小敏的父母因工作繁忙而很少和小敏交流。
除此之外,仍有待收集资料后进行预估判断。
③计划阶段
a.社会工作者协助小敏一起设计个案辅导的目标和计划;
b.个案工作的总目标:帮助小敏掌握沟通技能,树立自信心;
c.方案实施策略:对小敏进行心理辅导和沟通技能辅导,鼓励小敏与社会进行接触。同时,对小敏的父母进行亲子沟通方面的辅导。
④实施阶段
根据计划展开服务,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围绕四个方面进行:
a.指导小敏消除自卑情绪,并学习进行积极沟通的技巧,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b.协助小敏与具有相同情况的孩子和健全的孩子进行接触,并逐步增加接触次数、延长接触时间;
c.建立家庭支持网络,增强家庭系统的支持作用,强化父母对小敏的关心,促进小敏改变与成长;
d.建立社区及社会支持网络,为小敏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⑤评估阶段
a.社会工作者对个案辅导进行成效评估、过程评估和满意度评估,也可约见小敏和她的父母,询问小敏的变化,分析个案辅导的效果;
b.寻找合适的时机提前告知小敏及其父母个案辅导即将结束。
⑥结案阶段
社会工作者要与小敏一起回顾个案辅导的整个过程,巩固辅导效果。在小敏表现出离别依恋时,社会工作者要恰当处理其离别情绪。个案工作结束之后,可对个案进行跟进,必要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回访。

第6题:

小刚是一名17岁的职业高中学生,在2000年10月5日国庆节放假期间,他潜入某单位办公室,窃得手提电话3部。公安机关对此案进行侦查时,小刚盗窃的事实、小刚的年龄、2000年国庆节期间放长假的事实以及小刚犯罪后的表现都是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甲村村民小敏突发疾病,在医院治疗后效果不好,留下后遗症。小敏的父亲认为医生救治不及时,喊来甲村许多村民封堵大门,不让医院车辆、人员进出,并殴打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医院报警,派出所民警依法对小敏的父亲刑事拘留。
甲村村民进行询问的正确做法是:

A.由一名民警进行询问
B.让甲村村长代替民警询问
C.不允许村民自行提供书面陈述
D.在笔录中载明询问的起始时间

答案:D
解析:
甲村村民封堵医院大门,扰乱医院单位秩序,构成治安违法行为。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五十二条:公安机关进行询问、辨认、检查、勘验,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等调查取证工作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表明执法身份。故A项、B项错误。
第八十条: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请求自行提供书面材料的,应当准许。故C项错误。
第六十七条:需要传唤违法嫌疑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派出所、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经出示人民警察证,可以口头传唤,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项。

第8题:

小敏是一名16岁的职业高中学生,在2005年5月5日劳动节放假期间,潜入某单位办公室,窃得笔记本电脑1台。在公安机关对此案进行侦查时,下列哪些内容属于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

A.小敏盗窃的事实

B.小敏的年龄

C.2005年劳动节期间放长假的事实

D.小敏犯罪后的表现


正确答案:ABD
《高法解释》第52条规定:“需要运用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包括:  (一)被告人的身份;(二)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是否存在;(三)被指控的行为是否为被告人所实施;(四)被告人有无罪过,行为的动机、目的;(五)实施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六)被告人的责任以及与其他同案人的关系;(七)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有无法定或者酌定从重、从轻、减轻处罚以及免除处罚的情节;(八)其他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本题选项A对应着上述规定的第2、3项,B对应着第1项,D对应着第7、8两项,均入选。C属于众所周知的事实,无须证明。

第9题:

小敏认为老公负责养家,照顾孩子是自己的责任。每当宝宝稍有不适,小敏就紧张,加上产后身体不适和睡眠不足,心情烦躁,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接案后,开展的干预活动中体现了“妇女为本”理念的有()。

  • A、鼓励小敏多关注自己的需要
  • B、鼓励小敏参加产后妈妈支持性小组
  • C、推荐小敏参加”如何成为一个好母亲”的讲座
  • D、与小敏探讨她关于“照顾孩子是母亲的责任”的观念形成的社会因素
  • E、建议小敏让丈人承担部分照顾孩子的责任

正确答案:A,B,E

第10题:

元旦节、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中秋节等假期期间原则上使用相应的节假日《列车运行图》。()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