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

下列关于教唆犯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教唆乙实施杀害丙的行为,结果乙口头允诺,但实际只是去丙家盗窃了一台彩电,则甲不构成教唆犯B、甲、乙共同约定实施盗窃行为,在盗窃得逞之后,甲临时起意,向乙使了个眼色,乙心领神会放了把火毁灭现场,致使大量财物被烧毁,则甲构成放火罪的教唆犯C、甲已经打算实施杀人行为,但是还在犹豫之中,乙见状给甲打气,鼓励甲实施,结果甲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则乙构成教唆犯D、甲对乙说:“你去犯罪吧!”结果乙实施了抢劫行为,则甲构成教唆犯

题目

下列关于教唆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教唆乙实施杀害丙的行为,结果乙口头允诺,但实际只是去丙家盗窃了一台彩电,则甲不构成教唆犯
  • B、甲、乙共同约定实施盗窃行为,在盗窃得逞之后,甲临时起意,向乙使了个眼色,乙心领神会放了把火毁灭现场,致使大量财物被烧毁,则甲构成放火罪的教唆犯
  • C、甲已经打算实施杀人行为,但是还在犹豫之中,乙见状给甲打气,鼓励甲实施,结果甲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则乙构成教唆犯
  • D、甲对乙说:“你去犯罪吧!”结果乙实施了抢劫行为,则甲构成教唆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秦朝的刑罚适用原则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区分故意与过失原则

B、累犯加重原则

C、教唆犯加重原则

D、自首减轻处罚原则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关于教唆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唆使不满l6周岁的乙强奸妇女丙,但乙只是抢夺了丙的财物一万元后印离开现场,甲应成立强奸罪、抢夺罪的教唆犯

B.教唆犯不可能是实行犯,但可能是帮助犯

C.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成立吸食、注射毒品罪的教唆犯

D.有的教唆犯是主犯,但所有的帮助犯都是从犯


正确答案:D

第3题:

下列关于教唆犯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是共同犯罪才能构成教唆犯

B.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予以处罚

C.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D.被教唆者没有犯被教唆之罪的,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参考答案:BCD

第4题:

关于教唆犯的处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B、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加重处罚

C、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既可能按照主犯处罚,也可能按照从犯处罚


参考答案:A,C,D

第5题:

下列关于教唆犯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教唆犯既教唆他人实行犯罪,自己也参加犯罪的实施

B.对教唆犯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因教唆犯都是起主要作用的,故对教唆犯都是按主犯处罚

C.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则教唆犯不构成犯罪

D.教唆犯虽然具有独立的犯罪性或可罚性,但并非独立的罪名


正确答案:D
解析:教唆犯的基本特点是教唆他人实行犯罪而自己并不参加犯罪的实施,A错误。对教唆犯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起主要作用的按主犯处罚;如果仅起次要作用的则按从犯处罚。教唆犯一般起主要作用,故一般按主犯处罚,但并不排除作用较小按从犯处罚的可能,B错误。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教唆犯独自构成犯罪,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错误。教唆犯虽然具有独立的犯罪性或可罚性,但并非独立的罪名,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所教唆的犯罪确定罪名,D正确。

第6题:

司法考试教唆犯

关于教唆犯,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甲某唆使乙某(15岁)诈骗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甲某不是教唆犯
  • 甲某唆使乙某找人杀害丁某,乙某出面雇佣丙某将丁某杀害,乙某的行为是教唆犯
  • 甲某唆使乙某盗窃财物,遭到乙某的拒绝。甲某构成盗窃罪
  • 甲某唆使乙某盗窃某银行,并向其教授打开银行保险柜的方法,甲某构成盗窃罪和传授犯罪方法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你好,本题答案为ABC.、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教唆犯独自构成犯罪,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传授犯罪方法罪与教唆犯罪在犯罪的行为方式上具有相似之处,如在唆使他人主观上产生犯罪的信念等方面都具有共同的促进作用。我国刑法对传授犯罪方法罪单独规定了罪名,因而在刑法上,同一人同一事既有教唆又有传授行为的,不实行数罪并罚。

第7题:

关于教唆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教唆犯不能成为单独的犯罪

B.对于教唆犯,应当按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C.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被教唆人犯被教唆外的罪,教唆犯应当从重或加重处罚

E.教唆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应对教唆犯从重或加重处罚


参考答案:B, C

第8题:

下列关于教唆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教唆乙实施杀害丙的行为,结果乙口头允诺,但实际汉是去丙家盗窃了一台彩电,则甲不构成教唆犯

B甲乙共同约定实施了盗窃行为,在盗窃得逞之后,甲临时起意,向乙使了个眼色,乙心领神会放了把火毁灭现场,致使大量财物被烧毁,则甲构成放火罪的教唆犯

C.甲已经打算实施杀人行为,但是还在犹豫之间,乙见状给甲打气,鼓励甲实施行为,结果甲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则乙构成教唆犯

D.甲已经打算实施杀人行为,但是还在犹豫之间,乙对甲说:“杀人要掉脑袋的,还不如去抢。”乙听从了甲的意见,对丙实施了抢劫。乙构成教唆犯


正确答案:BD
64.答案:B、D.考点:教唆犯讲解:关于A项,教唆此罪实施彼罪的,属于教唆未遂,所以A项不当选。关于B项。涉及的考点是教唆行为的方式。教唆行为的方式没有限制,既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还可以是示意性的动作(如使颜色、做手势)。所以8项当选。关于C项和D项。由于教唆是使他人产生犯罪的决意,故在被教唆者已经产生犯罪决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成立教唆犯,只能成立帮助犯。但是,在某人有犯此罪的决意,教唆犯唆使该人实施彼罪时,仍成立彼罪的教唆犯。所以,D项当选。

第9题:

下列对教唆犯的认识正确的有( )

A.对教唆犯是否认定为主犯,应当综合考虑教唆犯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B.如果被教唆的人听从教唆,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为,则与教唆犯一起成立共同犯罪

C.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通常是起主要作用者,应按主犯的处罚原则处理

D.教唆犯在少数情况下也可能起次要作用,应按从犯的处罚原则处理


正确答案:ABCD
故意引起他人实施犯罪意图的人是教唆犯。对教唆犯是否认定为主犯,应当综合考虑教唆犯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教唆犯是犯意的发动者,因此在共同犯罪中通常是起主要作用者,应按主犯的处罚原则处理,但在少数情况下,也可能起次要作用,应按从犯的处罚原则处理。如果被教唆人没有产生犯罪的决意,或者虽然产生了犯罪决意而没有实施犯罪,或者被教唆人实施的犯罪不是教唆人教唆的犯罪,则根本不存在共同犯罪的问题,教唆犯也就没有主犯与从犯之分。因此,选项ABCD都正确。

第10题:

关于教唆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唆使不满16周岁的乙强奸妇女丙,但乙只是抢夺了丙的财物一万元后即离开现场,甲应成立强奸罪、抢夺罪的教唆犯 B.教唆犯不可能是实行犯,但可能是帮助犯 C.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成立吸食、注射毒品罪的教唆犯 D.有的教唆犯是主犯,但所有的帮助犯都是从犯


正确答案:D
【考点】教唆犯
【详解】成立教唆犯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2)必须有教唆行为。教唆行为的实质是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3)必须有教唆故意。过失不可能成立教唆犯。A选项,甲唆使不满16周岁的乙强奸丙,由于乙可以对强奸罪承担刑事责任,故甲构成强奸罪的教唆犯。乙未实施强奸行为,却实施了抢夺行为,该抢夺行为的实施与甲的教唆无关,甲无需对其承担刑事责任,乙也因未满刑事责任年龄而不构成犯罪。故甲仅成立强奸罪的教唆犯。A项错误,B选项,帮助犯、教唆犯、实行犯是根据罪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所形成的分类,三者相互独立。若教唆犯除却实施教唆行为,又亲自实施了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的话,这就是所谓教唆与实行竞合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就不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实行犯。若教唆犯实施教唆行为之余,又实施帮助行为,这就是教唆、帮助行为竞合的情况,对此只需要按教唆犯对待。因此教唆犯不可能是实行犯,也不可能是帮助犯。B选项错误。C选项,根据《刑法》第353条的规定,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并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实行犯。故C项错误。D选项,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基本上是以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为标准的,但教唆犯却是以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为标准对共同犯罪人进行分类的结果。根据《刑法》第29条第1款的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由此可见,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则为主犯,若起次要作用,则为从犯,所以教唆犯未必一定是主犯。根据我国刑法第27条第1款的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这里所谓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就是指帮助犯。而所谓“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就是指次要的实行犯。因此,帮助犯属于从犯的一种,所有的帮助犯都是从犯。D项正确。故答案为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