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招聘考试

死刑是我国最严厉的刑罚,为了慎重适用,法律对死刑的执行规定了非常严格的程序。那么,按照法律的规定,下述各种情形中,应当停止执行死刑的是()。A、判决可能有错误的B、罪犯正在怀孕的C、发现罪犯在犯罪时尚不满18周岁的D、罪犯有一般立功表现的

题目

死刑是我国最严厉的刑罚,为了慎重适用,法律对死刑的执行规定了非常严格的程序。那么,按照法律的规定,下述各种情形中,应当停止执行死刑的是()。

  • A、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 B、罪犯正在怀孕的
  • C、发现罪犯在犯罪时尚不满18周岁的
  • D、罪犯有一般立功表现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刑法》对死刑的限制性法律规定主要体现为( )。

A.在适用条件上,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B.在适用对象上,审判时年满75周岁的人一律不适用死刑

C.在适用程序上,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D.在执行程序上,确立了死刑缓期执行制度


参考答案:ACD

第2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刑法对死刑的适用作了严格的限制的是( )。

A.限制死刑的适用条件

B.限制死刑的适用对象

C.经济犯罪不适用死刑

D.规定有死刑核准程序


正确答案:C
解析:在我国刑法中,很多经济型犯罪是可以适用死刑的。比如《刑法》第153条规定的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刑法》第170条规定的伪造货币罪,A、B、D均是我国刑法对死刑作的严格限制。

第3题:

无期徒刑,即剥夺犯罪人终身自由,实行强迫劳动改造,仅次于死刑的严厉的刑罚方法,适用于严重的犯罪。()


参考答案:对

第4题:

某教授就死刑问题认为: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严厉的刑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和预防重大犯罪,例如在美国,实行死刑的州,其犯罪率要比不实行死刑的州低。因此死刑能减少犯罪。

以下选项最有可能质疑该教授观点的是( )。

A.剥夺犯罪人生命的一种刑罚,在刑罚体系中是最严厉的

B.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废除了死刑

C.美国的法律规定了在犯罪地起诉并按其法律裁决,许多罪犯因此经常流窜作案

D.在最近几年,美国民间呼吁废除死刑的力量在不断减弱


正确答案:C
削弱质疑型题目。A、B、D项对教授的观点没影响;题干中教授的观点是死刑能减少犯罪,而C项说明犯罪并没有减少,而是流窜作案了,质疑了教授的观点。故选C。

第5题:

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B.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C.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

D.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缓


正确答案:C
【考点】死刑适用的例外
【解析】根据《刑法》第49条规定,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里的“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刑缓期两年执行。1998年8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怀孕妇女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审判时是否可以适用死刑问题的批复》规定,怀孕妇女因涉嫌犯罪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后,又因同一事实被起诉、交付审判的,应当视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根据该规定,是以起诉、审判的犯罪事实与被依法羁押的犯罪事实是否为“同一事实”为标准来判断自然流产的妇女是否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怀孕妇女在羁押期间做人工流产的,也依法不适用死刑。因此选项ABD均正确,只有选项C错误,答案应当选C。

第6题:

刑事诉讼法对死刑的执行规定了严格的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15日内执行

B.执行死刑前,罪犯提出会见其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会见罪犯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允许

C.按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死刑应当公布,因而执行死刑应当示众

D.执行死刑的,应当由核准执行死刑法院的院长签发执行死刑命令


正确答案:B
《刑事诉讼法》第211条规定:“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由此可见A错误。《高法解释》第343条规定:“执行死刑前,罪犯提出会见其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会见罪犯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由此可见B正确。《刑事诉讼法》第212条第5款规定:“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故C错误。第210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故D不正确。但应注意:在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之后,这种说法就是正确的了。

第7题:

我国刑罚规定的主刑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答案:管制、拘役

第8题:

死刑,也称生命刑、极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是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刑罚方法,适用于危害特别严重、罪大恶极的犯罪人;我国的死刑,包括立即执行和缓期二年执行两种情况。()


参考答案:对

第9题:

我国对于死刑的适用政策是什么?对此,我国法律有哪些规定?


参考答案:我国的刑法贯彻保留死刑、坚持少杀、防止错杀的原则。
措施:(1)从犯罪性质上进行限制(2)从主题进行限制(3)规定了死缓的制度(4)从程序上进行限制

第10题:

某教授就死刑问题认为: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严厉的刑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和预防重 大犯罪,例如在美国,实行死刑的州.其犯罪率要比不实行死刑的州低。因此死刑能减少犯 罪。 以下选项最有可能质疑该教授观点的是( )。

A.剥夺犯罪人生命的一种刑罚.在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 B.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废除了死刑 C.美国的法律规定了在犯罪地起诉并按其法律裁决,许多罪犯阏此经常流窜作案 D.在最近几年.美国民问呼吁废除死刑的力量在不断减弱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