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招聘考试

简述文学理论7种形态。

题目

简述文学理论7种形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
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第2题:

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正确答案: 大概有以下几种表现形态:
(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先秦时代文史哲尚未分家,诸子的言论自然也会涉及文学问题,如孔子“兴观群怨”说,初步总结了文艺的特性及其社会作用;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就涉及文学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孟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创作和理论的政治思想基础(如杜甫、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和理论)等。二是先秦以后一些大思想家、学者研究社会思潮、人文现象时,也把文学现象包括在内,如东汉思想家王充《论衡》,对汉赋和学术界华伪不实、因循守旧、于世无补的时弊进行严肃批判;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强调文章必须有益教化、文章与德行并重、文章今胜于古等。
(2)笔记体的诗话、词话;如欧阳修《六一诗话》;《岁寒堂讲话》张戒;《沧浪诗话》严羽;至明清时,诗话都有明确的诗论宗旨,如明王世贞《艺苑卮言》标举汉魏盛唐,提出“格调说”;清王士禛(zhen)《渔洋诗话》提倡“神韵说”;翁方纲《石洲诗话》力主“肌理说”;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融入西方审美理论提出“境界说”;到于词话在北宋已有晁补之、李清照论词之作,还有唐圭璋《词话丛编》等。
(3)文人之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如白居易《与元九书》,陈子昂《修竹篇序》吹响了唐代诗文革新运动的号角,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序》达到了“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两骚两挟”,即形式与内容二者兼美的境界,这是对盛唐诗歌经验的理论总结;
(4)小说(含戏曲)评点。评点是我国古代富于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最早运用的是南宋末年刘辰翁;至明末清初的金圣叹达到高峰;其后毛宗岗《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金瓶梅》评点、脂砚斋《红楼梦》评点均取得重大成就。我国古代小说理论主要以评点为表现形态。
(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谚语如:“一招鲜,吃遍天”;又如曹雪芹《红楼梦》通过空空道人和石头的对话说明该书的创作出发点,还有贾母对历来才子佳人小说戏剧的讥贬,薛宝钗论画,黛玉教香菱作诗的议论等,都包含作家深刻的艺术见解。

第3题:

简述文学理论的学习途径


参考答案:体验作品,阅读伦理,读解文化,思考问题

第4题:

文学理论具有哪些几个基本形态?


正确答案: 文学理论的形态与文学研究的客体及研究者所采用的视角有关。文学作品是人们意识的产物,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情感、形象等内涵非常丰富的形式出现,我们对这现象进行理论概括,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我们必须采用多丛视角,多个侧面来研究,如哲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方法、人类学方法、文化学的方法。

第5题:

现代文学理论中的语言“结构”指先于个体存在的()

  • A、语言规则
  • B、语言形态
  • C、文体
  • D、叙述模式

正确答案:A,C,D

第6题:

简述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正确答案: 文学理论是一门科学,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的观点对我们理解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很有启发。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理论,其研究对象应该是包括作品、艺术家、世界和欣赏者等四个要素在内的完整的文学活动。

第7题:

简述文学理论的任务?


正确答案: 第一,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的特征,那么文学发展的根由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学发展又有何规律呢?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第二,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必然与人类的其他活动不同,在性质上必然有其独特之处,而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第三,“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作论。
第四,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中像题材、形象、语言、结构、类型、风格等都是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第五,作家笔下的文字作为文本如果被束之高阁,不与读者见面,那还是死的东西,还不是活的审美对象,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才能变成有血有肉的活的生命体。
文学理论体系中的活动论、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恰好是与文学四要素构成的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相对应的。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规定了文学理论的任务。

第8题:

简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中国特色。
1.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的文学实际相结合。
2.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相结合。这样,既使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表述具有中国特色,又可以丰富其内涵,增强其活力。

第9题:

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正确答案: 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10题:

简述陈子昂针对齐梁文风的弊端所提出的文学理论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隋唐文坛开始还是沿袭了齐梁文风,只有陈子昂登上文坛后,才大力倡导革新,他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是其诗歌革新的一个纲领性文献。
陈子昂对齐梁文风提出了两点批评:一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二是“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前者是说齐梁文学只讲究华丽的辞藻,而缺少深微的情志奇托,缺少诗人真实情感的抒发。后者是说晋宋之后的诗歌缺少汉魏诗歌那种充实的内容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这两点批评,概括了六朝、特别是齐梁诗的弊端,击中了要害。
他提出的文学理论主要有:一、兴寄说。陈子昂的兴寄说是指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言之有物,寄怀深远,因物喻志,托物寄情。他自己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就借咏物叙事抒发自己的壮志情怀,而且以物喻人,托物喻志,寄托自己对礼会政治的主张和见解,可以说是他对自己的“兴寄”主张的最好实践和最明确注解。二、风骨说。陈子昂的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他的风骨内涵,根据他在《修竹篇序》对齐梁诗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评,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即是指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可以说正是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
总之,他提倡风骨和兴寄,对于当时诗风的变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兴寄的作品,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审美理想。他的诗歌体现了他的文学主张,如他的《感遇》第三十六首,直接建安诗人的梗慨多气,蕴藏着壮伟情怀,展现出不甘平庸、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带有壮怀激烈、拔剑而起的豪侠之气。《登幽州台歌》在一己的悲哀里蕴含着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透露出抚剑四顾茫茫而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概。陈子昂对风骨的追求及他提出的诗美理想,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