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招聘考试

中国第一部国产电影是什么?它是在哪一年拍摄的?谈谈你对草创时期中国电影的印象。

题目

中国第一部国产电影是什么?它是在哪一年拍摄的?谈谈你对草创时期中国电影的印象。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中国电影史上,中国人自己摄制影片最早是在1905年秋天拍摄的《定军山》,是由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字景丰)拍摄的。内容取自“三国”故事,讲的是智勇双全的蜀将黄忠老当益壮、屡建战功的动人故事,影片遴选了其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几个以动作见长的片段。主演谭鑫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采购员的价值体现在哪里?谈谈你对采购的认识?


正确答案: 采购为公司节省1元相当于销售卖出11元的货,这就是采购员的价值,作为采购就是按照公司的需求,生产产品的需要,从公司利益出发买到所需的物品,即符合产品要求,又是公司可以接受的价钱,那么你算一个合格的采购。

第2题:

请谈谈从整体上看中国在引入CIS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你认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CIS应遵循什么原则?


正确答案: (一)存在的问题:
(1)部分拥有专营权的国有企业缺乏CIS意识;
(2)企业不能整体引进CIS,往往顾此失彼;
(3)我国的部分外贸公司没有竞争意识,缺乏优良的企业形象和名牌产品;
(4)我国的部分上市公司不重视形象设计;
(5)我国大多数流通企业对CIS认识肤浅;
(6)我国的旅游业、餐饮连锁业也忽视塑造自己的形象;
(7)一些企业在进行企业形象策划时,缺乏个性,缺乏差别性。
(二)应遵循的思路:
(1)我国的企业形象设计应当以人为本,以人带物;
(2)我国的企业形象设计重在建设企业理念;
(3)CIS实施应重在企业管理。

第3题:

中国第一部肾移植专著诞生是在哪一年()。

A、1958

B、1960

C、1972

D、1974


答案:D

第4题:

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是什么?它是1969年在哪里出土的什么时期的青铜制品?


正确答案: 马踏飞燕(马超龙雀)、武威、东汉。

第5题:

谈谈你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看法。


正确答案: 城市化道路,在中国有特定含义,主要是指什么类型的城市为主实现城市化。

第6题:

1941拍摄我国第一部动画片是什么?


正确答案: 《铁扇公主》

第7题: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谈谈你对中国社会保障未来发展的见解。


正确答案: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从当前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明显不足;2.立法滞后3.责任模糊4.新制度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应当是在这种制度最终定型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全体国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并在维护经济发展的途中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它的分目标是:1.尽快实现制度定型2.维系整个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3.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4.促使新制度有效性不断提高。
在现阶段,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将社会保障制度上升到国家制订立法规范的层次根据责任共担原则明确政府、企业、及个人的社会保障责任,在实践中坚持制度建设的多层化与社会化原则,采取官民结合的手段来调动政府、社会、市场、企业乃至家庭及个人的参与积极性,最终建成一个健全的,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8题:

试论物权法定原则,并谈谈你认为它是否存在某种缺点。


答案:
解析:
物权法定原则,又称为物权法定主义,它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物权必须由法律设定,而不 得由当事人随意设定。第二,物权的内容只能由法律规定,而不能由当事人通过协议设定。第三,物权的效力 及其公示方法必须由法律规定。例如,动产必须交付后才能转移所有权,不动产必须在登记后才能转移所有权。物权法定原则在财产归属关系得以稳定的同时,也具有某些缺点,它使物权成为封闭,剥夺物权创始当事 人意志自由,强行破坏权利归属的自然形态,经济发展无法适应新型物权,忽视土地问题特殊性,忽视习惯法 的合理因素,现今形势的发展证明物权法定有滞后性,弱化性,我国社会在法律体系上不健全也使物权法定大打折扣。

第9题:

中国第一部白话文语法著作是()

  • A、《马氏文通》(马建忠)
  • B、《中国现代语法》(王力)
  • C、《国语学草创》(胡以鲁)
  • D、《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

正确答案:D

第10题:

谈谈你对中国社会保障未来发展的见解。


正确答案: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正案,揭示了国民的社会保障权益正在得到确立,预示着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将进入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
①在讨论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时,应当避免陷入认识误区和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政策取向。从中长期的发展角度出发,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应当是在这种制度最终定型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全体国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并在维护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分目标包括:一是尽快实现制度定型,二是维系整个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三是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并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四是促使新制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在与时代保持适应的条件下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久远制度安排。
②在建设中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进程中,应当确立大协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和公平的价值取向。一方面,社会保障不仅要追求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与各项目之间的协调,还应当追求社会保障政策与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公共财政政策、人口政策登相关政策的协调;不仅要追求制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要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有益的、有力的贡献。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从而在制度发展进程中,必须牢固地确立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