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招聘考试

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国内生产总值:4800亿元;总投资:800亿元;净投资:300亿元;消费:3000亿元;政府购买:960亿元;政府预算盈余:30亿元。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 (5)个人储蓄。

题目

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国内生产总值:4800亿元;总投资:800亿元;净投资:300亿元;消费:3000亿元;政府购买:960亿元;政府预算盈余:30亿元。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 (5)个人储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折旧是总投资的一部分,既然按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时计入的是总投资(私人投资+政府投资),所以为了使收入法核算的国民收入与支出法核算的国民收入相一致,在按收入法核算国民收入时,必须计入折旧。


参考答案:对

第2题:

在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8,税率为20%的情况下,财政赤字支出20亿元,则国民收入增加()税收增加()。

A:国民收入增加85亿元

B:国民收入增加55.6亿元

C:税收增加21亿元

D:税收增加11.1亿元

E:国民收入增加90亿


答案:BD

第3题:

投资净增值率是()之比。

A、国民收入的净增值与项目的经济总投资额

B、项目的经济总投资额与国民收入的净增值

C、国民收入的净增值与项目国内投资额

D、社会净收益与项目的经济总投资额


参考答案:A

第4题:

某经济体有下列宏观统计资料: (国内生产总值)Y=5000亿元;(总投资)1= 800亿元; (居民消费)C= 3000亿元;(政府支出)G=1000亿元; (政府预算盈余)B =40亿元。 根据上述资料: (1)计算净出口。 (2)计算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财政收入。 (3)计算个人可支配收入。 (4)如果政府支出增加100亿元,会有什么变化?


答案:
解析:
(1)净出口NX=Y-(C+I+G) =200(亿元)。 (2)T-TR=B+G=1040(亿元)。 (3) Yo=y-T+ TR =3960(亿元)。 (4)当G=1100时, NX=Y-(C+I+C) =100(亿元), T-TR=B+G=1140(亿元), YD= y'- T+ TR =3860(亿元), 即政府支出增加100亿元,净出口减少100亿元。 财政收入增加100亿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100亿元。

第5题:

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万美元)

国民生产总值:4800

总投资:800

净投资:300

消费:3000

政府购买:960

政府预算盈余:30

试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

(5)个人储蓄。


参考答案:

(1)NDP=GDP-折旧=4800-(800-300)=4300
(2)NX=GDP-I-C-G=4800-800-3000-960=40
(3)T-TR=G+BS=960+30=990
(4)DPI=4300-990=3310
(5)个人储蓄=3310-3000=310


第6题: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说明,国民收入均衡时,总投资一定等于总储蓄。


参考答案:错

第7题:

假设某国某年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如下表: 单位:10亿人民币

请计算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储蓄。


参考答案:根据表中资料,按“支出法”列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 
单位:10亿人民币
表中计算结果为:国内生产总值GDP=3663.7×10=36637亿人民币 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资本消耗补偿) =3663.7-256.4=3407.3×10=34073亿人民币 
国民收入NI=NDP-间接税=3407.3-365.3=3042×10=30420亿人民币 
个人收入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税+红利+政府支付的利息 =3042-184.5-242+55.5+111.4=2782.4×10=27824亿人民币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I-个人纳税  =2782.4-422.2=2360.2×10=23602亿人民币 
个人储蓄=PDI-个人消费支出=2360.2-2334.6=25.6×10=256亿人民币

第8题:

宏观分析所需的有效资料一般不包括( )。

A.贸易统计资料

B.金融物价统计资料

C.每年国民收入统计与景气动向

D.企业成本统计资料


正确答案:D
[答案] D
[解析] 宏观分析所需的有效资料一般包括政府的重点经济政策与措施、一般生产统计资料、金融物价统计资料、贸易统计资料、每年国民收入统计与景气动向、突发性非经济因素等。

第9题:

根据下列统计图回答问题。


1961年我国农业国民收入与工业国民收入的差值为( )。
A-30亿元
B0亿元
C40亿元
D150亿元


答案:C
解析:
解析:
直接查看图二,可知1961年我国农业国民收入与工业国民收入的差值小于100且大于0。
故正确答案为C。

第10题:

根据表1-6统计资料计算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GDP)、个人收入( PI)。


答案:
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雇员报酬+非公司企业主收入+社会保险金+企业支付的利息+个人租金收入+红利+公司利润+间接税+折旧=1260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一折旧=1240 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一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1275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一公司未分配利润一所得税一社会保险金+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对个人支付的利息=1275 - 250 +100 -10 +50 =1165(因公司利润包括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红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