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

我国《管理办法》对股权激励额度的最高上限进行了规定,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积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A、3%B、5%C、10%D、12%

题目

我国《管理办法》对股权激励额度的最高上限进行了规定,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积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

  • A、3%
  • B、5%
  • C、10%
  • D、12%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管理办法》对股权激励额度的最高上限进行了规定,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积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 )。

A.3%
B.5%
C.10%
D.12%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股票期权的激励额度。我国《管理办法》对股权激励额度的最高上限进行了规定,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积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

第2题:

关于我国股票期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激励对象可以同时参加两个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
B.激励对象包括独立董事,监事
C.股票期权只适用于上市公司
D.激励对象数量可以超过员工总数的10%

答案:C
解析:
选项A错误,激励对象不能同时参加两个或两个以上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选项B错误,监事不得成为激励对象。选项D错误,不能超过总员工的10%。

第3题:

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Ⅰ 最近1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上市公司不得实行股权激励
Ⅱ 上市公司在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时,可以设置预留权益,预留比例不得超过本次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权益数量的10%
Ⅲ 上市公司应当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对股权激励事项发表专业意见
Ⅳ 上市公司可以同行业可比公司指标作为公司业绩指标对照依据,选取的对照公司应不少于2家
Ⅴ 上市公司实施增发新股期间,不得实行股权激励计划

A.I
B.Ⅰ、Ⅲ
C.Ⅰ、Ⅳ、Ⅴ
D.Ⅱ、Ⅲ、Ⅴ
E.Ⅱ、Ⅲ、Ⅳ、Ⅴ

答案:A
解析:
Ⅰ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第7条第1项规定,上市公司最近1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的,不得实行股权激励。 Ⅱ项,第15条第1款规定,上市公司在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时,可以设置预留权益,预留比例不得超过本次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权益数量的20%。Ⅲ项,第35条第2款规定,独立董事或监事会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建议上市公司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对股权激励计划的可行性、是否有利于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是否损害上市公司利益以及对股东利益的影响发表专业意见。Ⅳ项,第11条第2款规定,上市公司可以公司历史业绩或同行业可比公司相关指标作为公司业绩指标对照依据,公司选取的业绩指标可以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每股分红等能够反映股东回报和公司价值创造的综合性指标,以及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等能够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的成长性指标。以同行业可比公司相关指标作为对照依据的,选取的对照公司不少于3家。Ⅴ项,第17条规定,上市公司启动及实施增发新股、并购重组、资产注入、发行可转债、发行公司债券等重大事项期间,可以实行股权激励计划。

第4题:

下列关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表述,正确的有()。
Ⅰ.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和监事均不得成为股权激励对象
Ⅱ.上市公司某核心技术人员成为股权激励对象后,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证监会行政处罚,则该核心技术人员根据股权激励计划已获授但尚未行使的权益应当终止行使
Ⅲ.股票期权授权日与获授股票期权首次可以行权日之间的间隔不得少于1年,股票期权的有效期从授权日计算不得超过5年
Ⅳ.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5%
Ⅴ.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上市公司股票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经出席股东表决权过半数通过的股东大会决议批准的除外

A、Ⅰ、Ⅱ、Ⅲ、Ⅳ
B、Ⅰ、Ⅱ
C、Ⅰ、Ⅱ、Ⅳ
D、Ⅱ、Ⅴ

答案:B
解析:
Ⅰ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第8条规定,激励对象可以包括上市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或者核心业务人员,以及公司认为应当激励的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其他员工,但不应当包括独立董事和监事。在境内工作的外籍员工任职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或者核心业务人员的,可以成为激励对象。单独或合计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不得成为激励对象。下列人员也不得成为激励对象:①最近12个月内被证券交易所认定为不适当人选;②最近12个月内被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认定为不适当人选;③最近12个月内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行政处罚或者采取市场禁入措施;④具有《公司法》规定的不得担任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情形的;⑤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参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⑥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Ⅱ项,第18条规定,上市公司发生本办法第7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不得向激励对象继续授予新的权益,激励对象根据股权激励计划已获授但尚未行使的权益应当终止行使。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本办法第8条规定的不得成为激励对象情形的,上市公司不得继续授予其权益,其已获授但尚未行使的权益应当终止行使。Ⅲ项,第13条规定,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期从首次授予权益日起不得超过10年。第30条规定,股票期权授权日与获授股票期权首次可行权日之间的间隔不得少于12个月。Ⅳ、Ⅴ两项,第14条第2款规定,上市公司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非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批准,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本公司股票,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

第5题:

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Ⅰ.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上市公司不得实行股权激励
Ⅱ.上市公司在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时,可以设置预留权益,预留比例不得超过本次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权益数量的10%
Ⅲ.上市公司应当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对股权激励事项发表专业意见
Ⅳ.上市公司可以同行业可比公司指标作为公司业绩指标对照依据,选取的对照公司应不少于2家
Ⅴ.上市公司实施增发新股期间,不得实行股权激励计划

A、Ⅰ
B、Ⅱ、Ⅲ
C、Ⅰ、Ⅱ、Ⅴ
D、Ⅰ、Ⅱ、Ⅲ、Ⅳ

答案:A
解析:
Ⅰ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第7条第1项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的,不得实行股权激励。Ⅱ项,第15条第1款规定,上市公司在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时,可以设置预留权益,预留比例不得超过本次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权益数量的20%。Ⅲ项,股权激励事项不需要强制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只有在采取非原则孰高定价方法时,才需要强制聘请独立财务顾问。Ⅳ项,第11条第2款规定,上市公司可以公司历史业绩或同行业可比公司相关指标作为公司业绩指标对照依据,公司选取的业绩指标可以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每股分红等能够反映股东回报和公司价值创造的综合性指标,以及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等能够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的成长性指标。以同行业可比公司相关指标作为对照依据的,选取的对照公司不少于3家。Ⅴ项,第17条规定,上市公司启动及实施增发新股、并购重组、资产注入、发行可转债、发行公司债券等重大事项期间,可以实行股权激励计划。

第6题:

关于我国股票期权的激励范围和对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企业都可以自主决定是否采取股权激励计划
B.成为股票期权激励对象的上市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不能超过公司总员工的5%
C.持股5%以上的股东及其关联人不得成为激励对象
D.激励对象可以同时参加两个或两个以上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股票期权的激励范围和对象。在国外,任何企业都可以自主决定是否采取股权激励计划。我国在目前的试行阶段,只允许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境内上市公司和在境外上市的国有控股企业可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选项A说法错误。成为股票期权激励对象的上市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不能超过公司总员工的10%。选项B说法错误。激励对象不能同时参加两个或两个以上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选项D说法错误。

第7题:

下列关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表述,正确的有(  )。[2016年5月真题]
Ⅰ.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和监事均不得成为股权激励对象
Ⅱ.上市公司某核心技术人员成为股权激励对象后,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证监会行政处罚,则该核心技术人员根据股权激励计划已获授但尚未行使的权益应当终止行使
Ⅲ.股票期权授权日与获授股票期权首次可以行权日之间的间隔不得少于1年,股票期权的有效期从授权日计算不得超过5年
Ⅳ.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5%
Ⅴ.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上市公司股票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经出席股东表决权过半数通过的股东大会决议批准的除外

A.Ⅰ、Ⅱ、Ⅲ、Ⅳ
B.Ⅰ、Ⅱ
C.Ⅰ、Ⅱ、Ⅳ
D.Ⅱ、Ⅴ

答案:C
解析:

第8题:

根据我国股权激励的相关政策,关于股票期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上市公司不得为激励对象为了获得行权资金而进行的贷款提供担保
B: 上市公司应在定期报告公布前30日向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
C: 行权价格应为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一交易日的公司标的股票收盘价
D: 股票期权的等待期不得超过1年
E: 股票期权有效期不得超过10年

答案:A,E
解析:

第9题:

以下关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上市公司近1年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不能进行股权激励
B.上市公司近1年审计报告是无法表示意见,不能进行股权激励
C.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
D.采用股票期权方式进行股权激励的,股票期权授权日与获授股票期权首次可以行权日之间的间隔不得少于1年,股票期权的有效期从授权日计算不得超过5年
E.采取股票期权方式的股权激励不能在定期报告公布前30日内授予股票期权

答案:B,C,E
解析:
A,最近1年内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中国证监会予以行政处罚,不得进行股权激励,不包括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的情形。D,股票期权的有效期从授权日计算不得超过10年。

第10题:

甲上市公司于2016年9月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并采取限制性股票方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可以成为激励对象
B、甲上市公司应当设立绩效考核指标作为激励对象行使权益的条件
C、甲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期间,不得实行股权激励计划
D、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某名激励对象通过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本公司股票,累计为公司股本总额的2%
E、授予价格不得低于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1个交易日、20个交易日、60个交易日或1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之一的50%中的最高者

答案:D
解析:
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证监会令[2016]第126号)具体分析如下:A项,第8条规定,激励对象可以包括上市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或者核心业务人员,以及公司认为应当激励的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其他员工,但不应当包括独立董事和监事。在境内工作的外籍员工任职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或者核心业务人员的,可以成为激励对象。单独或合计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不得成为激励对象。实际控制人不得成为激励对象。
B项,第10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当设立激励对象获授权益、行使权益的条件。拟分次授出权益的,应当就每次激励对象获授权益分别设立条件;分期行权的,应当就每次激励对象行使权益分别设立条件。激励对象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上市公司应当设立绩效考核指标作为激励对象行使权益的条件。激励对象为董事、高管的,上市公司应当设立绩效考核指标作为激励对象行使权益的条件。
C项,第17条规定,上市公司启动及实施增发新股、并购重组、资产注入、发行可转债、发行公司债券等重大事项期间,可以实行股权激励计划。
E项,第23条规定,上市公司在授予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时,应当确定授予价格或授予价格的确定方法。授予价格不得低于股票票面金额,且原则上不得低于下列价格较高者:①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1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50%;②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20个交易日、60个交易日或者120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之一的50%。
上市公司采用其他方法确定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的,应当在股权激励计划中对定价依据及定价方式作出说明。定价方法除了选项中所述之方法,还可以有其他定价方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