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

在制定行车计划时,若要求在一个小时内发出11个车次,车辆的周转时间均为70min,则最少需要投入多少车辆?

题目

在制定行车计划时,若要求在一个小时内发出11个车次,车辆的周转时间均为70min,则最少需要投入多少车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城市客运车辆运行参数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线路某一断面或停靠站的车辆数称为()。

A:行车间隔
B:行车频率
C:周转系数
D:营运速度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行车频率的定义。行车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线路某一断面或停靠站的车辆数。

第2题:

对行车记录表描述正确的是()

  • A、行车记录表是现场调度工作情况和车辆运行的客观纪录,便于掌握线路运行情况,维护运行计划的执行
  • B、要注明现场调度站,路线、行别、年、月、日、页码。可以不签名
  • C、进站车辆栏,要填写车辆来源、车次、车号、时间,其中进出场、调出调入的非营业车次,也必须统计在表内
  •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A

第3题:

根据中国船舶报告系统船长指南,以下表述有误的是()。

A.航行计划报应包含作图的必要资料,并给予计划航线的大致情况

B.航行计划报应在进入CHISREP区域的划定界线前后2小时之内发送

C.第一份船位报要求在最新航行计划报后24小时内发出

D.在预定起航时间2小时内不能启航,应发送一份新的航行计划报告


参考答案:B

第4题:

军用列车车次由谁制定?具体开行车次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军用列车统一使用铁道部编制的军用车次。除上级指定的车次外,具体开行车次由铁路局与驻局军代处确定。

第5题:

在5T系统综合应用中输入()即可进行车辆追踪。

  • A、车次
  • B、车型
  • C、车号
  • D、辆序

正确答案:C

第6题:

行车记录表中,进站车辆栏,要填写(),其中进出场、调出调入的非营业车次,不统计在表内。

  • A、车辆来源
  • B、车次
  • C、车号
  • D、时间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行车在作业中应按下列规定发出信号,起升、落下物件,开动()时,行车近邻()时,吊运物件接近()时,行车吊运的物件()时,在吊运通道()时,应()发出信号。


正确答案:大小车;另一行车;地面人员;从视线不甭处通过;有人停留;连续鸣铃

第8题:

()指车辆在营业线路上每一小时内可以往返循环周转的次数。

A. 行车频率
B. 营运速度
C. 车辆周转系数
D. 行车间隔

答案:C
解析:
车辆周转系数:指车辆在营业线路上每一小时内可以往返循环周转的次数。营运线路配车数以高峰配车数为标准,高峰配车数与非高峰配车数之差为单班配车数。

第9题:

在制定行车计划是,若要求在一小时内发出11各车次,车辆的周转时间为70分钟,则最少需要投入()辆车辆;

  • A、11
  • B、12
  • C、13
  • D、14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在进行车辆痕迹的勘查时,应根据事故分析的要求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①准确区分碰撞痕迹形成的先后顺序。
②确定痕迹形成的着力点与走向。
③车、物痕迹处的附着异物。
④在勘查车辆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钢板弹簧和U型螺栓等部件的断裂痕迹时,应注意其断裂原因的分析。
⑤在对有轮胎爆裂的事故进行勘查时,必须从轮胎爆裂处的状态鉴别是事故前破裂,还是事
故造成的破裂。
⑥在分析判断事故接触点、力的作用方向和接触后的运动状态时,应注意依据路面挫痕及沟槽痕的位置、形状、深浅、方向、长短等情况。对于痕迹上的附着异物,应根据其新旧程度,推测其形成的时间,用以比较与事故发生时间是否吻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