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估价师

在市场法估价中,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应该是可比实例房地产在待估房地产的估价时点下的房地产状况。( )

题目

在市场法估价中,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应该是可比实例房地产在待估房地产的估价时点下的房地产状况。( )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可比实例房地产成交价格为3500元/m2,与估价对象比较,可比实例房地产相对估价对象房地产状况较优6%,则可比实例房地产在估价对象房地产状况下的价格为( )元/m2。

A.3290

B.3302

C.3500

D.3710


正确答案:B
3500÷(1+6%)=3302(元/m2)

第2题:

下列关于选取可比实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比实例选取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市场法评估出的价值的准确性
B:在实际估价中,只要对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进行“适当”的处理,通过一个可比实例就可以求出被估价房地产的价值
C:选取的可比实例房地产应是被估价房地产的类似房地产
D:为减少估价误差,一般选取3个以上(含3个)、10个以下(含10个)可比实例

答案:B
解析:
从理论上讲,只要对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进行“适当”的处理,通过一个可比实例就可以求出被估价房地产的价值。但在实际估价中,对可比实例成交价格的处理不可能做到完全“适当”。因此为减少估价误差,要求选取多个可比实例,一般选取3个以上(含3个)、10个以下(含10个)可比实例即可。

第3题:

在市场法估价中,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应该是可比实例房地产在待估房地产的估价时点下的房地产状况。(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房地产状况调整是把可比实例在其成交日期的价格处理成在价值时点的价格,市场状况调整是把可比实例在自身状况下的价格处理成在估价对象状况下的价格。( )


答案:错
解析:
考点:比较法总结。市场状况调整是把可比实例在其成交日期的价格处理成在价值时点的价格,房地产状况调整是把可比实例在自身状况下的价格处理成在估价对象状况下的价格。

第5题:

按直接比较判定某可比实例价格的调整系数为0.98,则其依据是( )。

A、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在某个因素方面优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
B、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在某个因素方面劣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
C、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在某个因素方面优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04%
D、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在某个因素方面劣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04%

答案:C
解析:
考点:计算单个可比实例的比较价值。可比实例价格的调整系数为0.98,即估价对象价格=可比实例价格×0.98,估价对象价格指数/可比实例价格指数=0.98,一般将估价对象价格指数设为100,设可比实例价格指数为X ,则100/X=0.98 ,X=102.04,表示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在某个因素方面优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04%。

第6题:

市场法是房地产估价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采用市场法估价在选取可比实例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假如有一交易实例的成交日期与估价时点相差5年,可否将该交易实例选作可比实例?为什么?


正确答案:
采用市场法估价在选取可比实例时应符合以下四个要求:①可比实例房地产应是估价对象房地产的类似房地产②可比实例的成交日期应尽量接近估价时点;③可比实例的交易类型应与估价目的吻合;④比实例的成交价格应尽量为正常价格。
假如有一交易实例的成交日期与估价时点相差五年,不能被选作可比实例。因为成交日期与估价时点相差时间过长(5年应该视作很长),通常房地产市场变化较大,就难以进行有效的交易日期修正,一般情况下成交日期与估价时点间隔不宜超过一年;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房地产市场相对比较稳定,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但最长时效不宜超过两年"(规范语)
[试题分析]
该题目主要考核市场法中可比实例选取的要求,这个问题是我们应用市场法估价首要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因此应该牢固掌握。

第7题:

按间接比较的判定,某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劣于标准房地产状况,价格低2%;而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优于标准房地产状况,价格高5%。则下列有关该宗房地产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优于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价格高3%
B. 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劣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价格低7%
C. 可比实例价格的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为1.071
D. 可比实例价格的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为0.933

答案:C
解析:
可比实例在其自身状况下的价格×(100/98)×(105/100)=可比实例在估价对象状况下的价格。可比实例价格的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为1.071。

第8题:

按间接比较的判定,某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劣于标准房地产状况,价格低2%;而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优于标准房地产状况,价格高5%。若改为直接比较判定,将出现( )的情形。

A.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优于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价格高7%

B.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优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价格低7%

C.可比实例价格的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为1.071

D.可比实例价格的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为0.933


正确答案:C

第9题:

某可比实例房地产的实物状况优于标准房地产3%,估价对象房地产的实物状况劣于标准房地产5%。若采用直接比较法,可比实例房地产的实物状况调整系数为0.922。(  )


答案:错
解析:
直接比较调整是以估价对象状况为基准,将可比实例状况与估价对象状况进行比较,根据两者的差异对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进行调整。根据题意得:实物状况调整系数=100/103×105/100=1.019。

第10题:

市场法估价在经过(  )之后,可将可比实例在其自身状况下的价格变成了在估价对象房地产状况下的价格。

A、 房地产状况调整
B、 交易情况修正
C、 选取可比实例
D、 市场状况调整

答案:A
解析:
市场法又称比较法、交易实例比较法、市场比较法,估价时需要对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进行交易情况、市场状况、房地产状况三大方面的修正和调整。在经过房地产状况调整之后,可将可比实例在自身状况下的价格变成了在估价对象状况下的价格。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