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登记代理人

以下关于我国建国后土地权利制度变迁历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农村土地才实行集体所有制B、20世纪70年代末,在农村开始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城市土地一直是归国家所有D、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最早在《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条例》中提出E、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城市土地开始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题目

以下关于我国建国后土地权利制度变迁历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农村土地才实行集体所有制
  • B、20世纪70年代末,在农村开始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城市土地一直是归国家所有
  • D、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最早在《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条例》中提出
  • E、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城市土地开始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从孙志刚事件分析我国关于流动游乞人员管理政策(制度)变迁的触发机制。


答案:

案例:孙志刚,男,1976年生,湖北黄冈人,2001年武汉科技学院(原武汉纺织工学院)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2003年春节后来到广州,案前任职于广州市达奇服装公司。?3月17日:孙志刚因无暂住证在广州街头被带至广州天河区黄村街派出所。3月18日:孙志刚被黄村街派出所送往广州收容遣送中转站。3月18日:孙志刚称有心脏病被收容站送往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3月19-20日:孙志刚在救治站遭遇无情轮番毒打。3月20日:救治站宣布孙志刚不治死亡。4月18日:尸检结果表明,孙志刚死前72小时曾遭毒打。后来广州市公安局(2003)穗公刑法字4号刑事科学技术法医学鉴定书,证实被害人孙志刚系因背部遭受钝性暴力反复打击,造成背部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一.孙志刚事件的政策过程研究价值

第一,社会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社会状况。不过只有当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任务认为某种社会状况是社会问题时,它才是社会问题。孙志刚事件是属于结构性社会问题。所谓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由社会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在整起孙志刚事件中,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媒体是舆论的主体,公众是决策的参与者,政府是政策权力的主体。只有社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政府才会引起足够重视。孙志刚事件是我国关于流动游乞人员管理政策(制度)变迁的触发机制,直接导致了我国在流浪游乞人员管理上的政策变迁,导致了我国流浪游乞管理上的进步。第二,孙志刚事件在结构上有清晰的发展脉络,既有开头:孙志刚之死;又有发展:社会反应;还有结局:政策变更政策。

第三,孙志刚事件从发生开始,经历过几个月时间,全国范围内的人几乎都知晓了。这件事情有很强的开放性,所以才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后来的政策制定作铺垫。

第四,这一事件具有内容的合理性,也就是上面说的政策过程关联性。由于这四个原因造成了它作为一个典型的政策过程案例的第五个特征:资料的全面性。关联性使它成为一个政策过程案例,动态性与结构性使这一案例增加了典型性,开放性使这一典型的案例能够作为资料被完整的收集。由此形成了一个包括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决策等在内的政策全过程的理想材料。二.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

政策过程的范式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指的是包含要求达到的状态与观察到的状态之间的矛盾。就孙志刚事件引发的政策变更来看,表面上它也是从问题出发的,首先是孙志刚的非正常死亡暴露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存在从需要出发的系统过程,按照系统理论,系统的存在总是以执行一定的功能为基础的。所以这里接着考察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的功能。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这儿讲的系统的逻辑,另一方面是因为主流的政策理论认可的政策系统的自我维持功能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成了众矢之的的东西。

三.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的意义

通过对"孙志刚事件"背后的政策过程的研究,在对正在经历危机的政策过程范式的考察中,发现了一个从政策需要出发的,系统的政策过程.那么,这一过程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从政策过程的研究上讲,这是对主流的政策过程范式危机的一种积极回应,因而是一种对政策过程理论的有益探索.这种探索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一个替代的理论框架,而且这一框架对当前范式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可以提供比较满意的解释.这些问题如上面已经指出的:界定问题的困难,政策发展上的单极论,保守性等.另一方面,在政策过程的分析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政策需要的分析.这种分析与主流理论的问题分析明显是不同的.此外,由于这种新的政策过程的提出,可以提出一些新的值得研究的问题,其中最有意义的是政策预测问题,主流的政策过程理论从政策问题出发,基本上丧失了预测能力.由于新的过程是从政策需要出发的,而需要天生就是一种向前看的事物,因而如何进行政策预测就成了一个新的政策过程研究课题

从实践来看,新的政策过程也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一是可以有效地面对解决了错误的政策问题的现象.这是在政策实践中经常发生的事.原因在于政策主体处理问题时,目标定位不准.从政策需要出发进行政策决策,就可以直指问题背后的需要,一开始就掌握正确的方向.由于这一价值又带来了第二种价值.即借此提高政策效率,从而缓解政策效率与政策效益之间的冲突.三是给政策主体在承担政治责任时以更多自由.原因是新的政策过程给了政策主体更大的自觉性,也减少了处于问题包围中的可能.

总之,通过对"孙志刚事件"的政策过程的研究,发现了一个政策需要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一定的价值

第2题:

下列选项不是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的是( )。

A.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B.决定走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C.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D.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

答案:B
解析: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除此之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还肯定了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并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

第3题:

关于宪法宣誓制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国家工作人民对宪法宣誓,单纯是在一个法律文本面前许下诺言

第4题:

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变革属于哪一种何种制度变迁方式()

  • A、强制性制度变迁
  • B、诱致性制度变迁
  • C、源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之后的改革推广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

正确答案:C

第5题:

下列选项中不是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的是()

A.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B.决定走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C.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D.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

答案:B
解析:
《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缕革命理论”,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除此之外,《决议》还肯定了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并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

第6题:

下列关于我国缓刑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C
我国《刑法》第7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根据此条规定可知,并不是所有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都可以适用缓刑,而只有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才属于缓刑适用范围,因此c项说法有误,答案为C。

第7题:

以下关于我国建国后土地权利制度变迁历史的正确说法是(  )。

A.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农村土地才实行集体所有制
B.20世纪70年代末,在农村开始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国后至今,我国城市土地一直是归国家所有
D.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最早在《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条例》中提出
E.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城市土地开始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答案:A,B
解析:
建国初期城市土地所有权包括国有、乡村所有和私有;1988年七届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确定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的制度。

第8题:

关于职业变迁,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职业变迁导致不少传统行业消亡,不利于社会稳定

B.职业变迁的趋势之一是由传统工业型向信息化、智能型转变

C.职业变迁是盲目的,没有规律可循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参考答案:B

第9题:

关于职业变迁,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职业变迁导致不少传统行业消亡,不利于社会稳定
  • B、职业变迁的趋势之一是由传统工业型向信息化、智能型转变
  • C、职业变迁是盲目的,没有规律可循的
  •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以下关于我国邻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
  • B、我国陆地邻国有14个
  • C、缅甸、柬埔寨都是我国的陆上邻国
  • D、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都是我国的海上邻国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