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历史(统考)

16—18世纪,西欧诸国出现了一系列科学发明,科学家们常常将其科学著作冠以“新”字,如培根的《新科学》、开普勒的《新天文学》、伽利略的《两种新科学》等。这种“新”体现在()①创立了替代旧神学的新宗教②创造了一种新的知识体系③展现了新的科学方法和精神④传递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目

16—18世纪,西欧诸国出现了一系列科学发明,科学家们常常将其科学著作冠以“新”字,如培根的《新科学》、开普勒的《新天文学》、伽利略的《两种新科学》等。这种“新”体现在()①创立了替代旧神学的新宗教②创造了一种新的知识体系③展现了新的科学方法和精神④传递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世界现代化第一次浪潮囊括的国家包括()。

A、西欧诸国

B、西欧的海外移民殖民地

C、拉丁美洲各国

D、北欧国家


参考答案:AB

第2题:

一般来说,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容易被与其目标一致的其他科学家所接受,作为他们的同事。而当某位科学家作为向大众解释科学的人获得声誉时,大多数其他科学家会认为他不能再被视为一位真正的同事了。
以上论断所基于的假设是( )

A.严肃的科学研究不是一项个人的活动,而是要依赖一群同事的积极协作
B.从事研究的科学家们不把他们所嫉妒的有名的科学家们视为同事
C.一位科学家可以在没有完成任何重要研究的情况下成为一位知名人士
D.从事研究的科学家们认为那些科学名人没有动力去从事重要的新研究


答案:D
解析:
从“一般来说,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容易被与其目标一致的其他科学家所接受,作为他们的同事”可知“真正的同事”前的定语是“科学研究”“与其目标一致”,如果那些科学名人没有动力去从事重要的新研究,那就不是“真正的同事”。

第3题:

18世纪以后,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出现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被称为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科学的体制化

第4题:

哪一位科学家发现了X线( )

  • A、贝克勒尔 
  • B、居里夫人 
  • C、伦琴 
  • D、Coutard 
  • E、安培 

正确答案:C

第5题:

西欧社会与封君封臣制度相适应,在土地制度上出现了()制度,其在欧洲大陆上出现的时间是()世纪。


正确答案:庄园;9

第6题:

对划线句“但科学家们至今也没有完全弄明白其共生原因”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科学家不知道地衣是藻类和真菌类两种物质的共生

B.科学家们对地衣的研究领域相对比较狭小

C.科学家们对地衣共生的原因了解一些

D.科学家们完全不了解地衣共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C
A项与原文不符,B项属于无中生有,D项“完全不了解”的说法过于绝对。“没有完全弄明白”表明还是有一些了解的。故本题答案为C。

第7题:

历史上由于科学家们的观点相左而发生论战,常常造成物理学发展的停滞不前。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17、18世纪以后,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出现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被称为____。


正确答案:
科学的体制化

第9题:

美国、西欧、北欧诸国的典型膳食结构是()

  • A、动植物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
  • B、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
  • C、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
  • D、地中海膳食结构

正确答案:C

第10题:

15世纪到16世纪之交,欧洲各国地租的主要形式是货币地租;1581年,明朝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规定改用银两收税;上述现象说明当时西欧与中国()。

  • A、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 B、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C、中国与西欧的联系加强
  • D、商品经济有了发展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