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君民关系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董仲舒主张“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据此推断董仲舒()。
第1题:
第2题:
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
第3题:
第4题: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第5题: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下列选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第6题: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第7题: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第8题:
第9题:
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学,提出以“()”为核心的伦理学说,论证了封建尊卑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第10题:
第一个在吸取诸子学说精华的基础上对原始儒学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