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资格

结合学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

题目

结合学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属于学龄前期儿童心理特点的是()。

A、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B、具体形象思维

C、主动注意发展

D、情绪发展

E、理解记忆


答案:B

第2题:

试述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参考答案:答:(1)抽象思维开始萌芽;(2)好学、好问、好动脑;(3)思维、行为的有意性进一步增强;(4)语言的社会化水平提高;(5)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增强。

第3题:

论述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


第4题:

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的第一人是()。


正确答案:亚里士多德

第5题:

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被称为()。

A儿童心理发展的反抗期

B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D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


C

第6题:

学前心理学研究的是()。

A.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

B.0~3岁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C.0~6岁学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

D.6~18岁儿童心理的发展


正确答案:C

第7题:

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发展心理学中“关键期”概念的提出来源于动物习性学研究。动物习性学家洛伦茨发现刚出生的小鹅有追随运动物体的依恋行为,小鹅会把出生后见到的第一个运动物体当做自己的妈妈,这种现象叫做“印刻(imprinting)”。这里关键的是时间,小鹅孵出24小时之内,如果不向它提供运动对象刺激,印刻现象就不容易出现了。不只是小鹅,其他许多鸟类都有印刻现象存在。心理学家受到印刻概念的影响,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或称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概念。这一概念指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某个时期对某些刺激最敏感,因而也是发展某些技能、能力的最佳时期。这是由于有机体在生理基础上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在一定时期内没有提供足够的刺激,儿童错过了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将难以补偿。例如,有人认为2~3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言语的关键年龄,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年龄。错过这个时期,效果就会差些,等等。关键期概念的提出对教育实践有着直接影响,引起了人们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应当承认,儿童的某些心理机能的发展是有较佳的时期的,这表现为某个时期的发展曲线陡然上升。在研究中,我们应当注意不要把发展的“快速期”误认为“关键期”,还应当看到,人类的发展关键期和动物的印刻现象有所不同:首先,人类的心理机能比动物的印刻高级、复杂得多;其次,这个时期也远不是十分短暂的,可能持续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最后,这种心理机能也不像印刻那样有或者没有,通常表现为发展程度上的差别。

第8题: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2)发展的定向性。
(3)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9题: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有哪些基本特点?
(1)发展的高速度。
(2)发展的不均衡性和整体性。
(3)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第10题:

论述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


正确答案: ①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③教育与发展的辩正关系。
④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