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基础知识(公共科目)

经济周期研究者们提出( )A、两种劳动参与假说B、一级劳动力参与假说C、二级劳动力参与假说D、三级劳动力参与假说

题目

经济周期研究者们提出( )

  • A、两种劳动参与假说
  • B、一级劳动力参与假说
  • C、二级劳动力参与假说
  • D、三级劳动力参与假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是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领导行为研究者们在1945年提出来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艾奥瓦大学研究者提出的三种领导风格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独裁型、民主型、放任型

第3题:

从经济周期的根源来说,可以分为外生经济周期理论与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两大类。那么什么是外生经济周期理论与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并简要论述。


参考答案:

外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经济之外的某些因素的变动。例如,创新理论认为是创新引起了经济周期性波动。太阳黑子理论认为是太阳黑子的变化影响了农业生产与整个经济而引起了经济周期性波动。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认为是新领土开拓、技术发明或人口增加等所引起的投资过度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政治性周期理论则认为政府出于政治目的的(如选举等),周期性地制止爬行的通货膨胀或用通货膨胀来消灭失业引起了经济周期。此外,还有用战争、革命、移民、偶然事件等来解释经济周期的。这种理论并不否认经济中内在因素(如投资等)的重要性,但它们强调引起这些因素变动的根本原因在经济体系之外,而且,这些外生因素本身并不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在经济体系之内寻找经济周期自发地运动的因素。这种理论并不否认外生因素对经济的冲击作用,但它强调经济中这种周期性的波动是经济体系内的因素引起的。因此,每一次繁荣都为下一次萧条创造了条件。这些经济体系内的因素自发地运动就引起了周期性波动。例如,货币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由于银行货币与信用交替地扩大与紧缩所引起的,而这种货币与信用的运动,又是一个经济本身所形成的自发过程。货币投资过度理论认为,是过度的投资引起了繁荣与萧条的交替,而投资过度的根源又在于货币与信用的扩张。心理理论认为,人的乐观或悲观的预期是周期性波动的原因,而引起这种心理预期变动的则是经济因素。消费理论则把经济周期,特别是生产过剩危机的发生,归因于由于收入分配不平等而造成的消费不足等等。


第4题:

有关句法歧义消解,研究者提出了哪些理论?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在过去的20年里,句子理解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基本的实验发现上:
一、当识别句子中的每一个词时,读者或听者增量式地建立词串的句子水平的表征。目前,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即句子的结构暂时有歧义,人们也能立即作出一个特定的分析。
二、人们能够很快地使用详细的词汇信息获得合适的分析。
(1)花园中径理论框架:在花园中径理论框架中,研究者曾经提出了两个主要的句法分析原则,一个是最小附加原则,其含义是,句子加工过程中,句法分析器并不假定任何潜在的不必要的节点,按照这一原则,当遇到歧义结构时,第一遍的句法分析过程中,句法分析器将建构最简单的可能的结构。另一个是迟关闭原则,其含义是,只要语法上允许,读者总是倾向于把每个新的语言材料附加到当前刚刚假定的从句或短语上,该原则能够保证新的成分即时地附加到先前的材料上,因而使得超出读者工作记忆限度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2)花园路径模型:它假定句法分析包含两个阶段,最初,只是纯粹的句法分析原则起作用,然后,语义的和词汇的信息才起作用,它们被用来证实或拒绝最初阶段的输出。

第5题:

经济周期研究者们提出( )。
A.两种劳动参与假说 B.一级劳动力参与假说
C.二级劳动力参与假说 D.三级劳动力参与假说


答案:A
解析:

第6题:

理论框架是研究者提出研究的理论依据,为研究提出了研究思路,确立了研究的范围。()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一项研究发现,1970年调查的孩子中有70%曾经有过虫牙,而在1985年的调查中,仅有50%的孩子曾经有过虫牙。研究者们得出结论,在1970年至1985年这段时间内,孩子们中的牙病比率降低了。 如果为真,最能削弱研究者们上面得出的结论的一项是( )。

A.被调查的孩子来自不同收入背景的家庭

B.虫牙是孩子们可能得的最普通的一种牙病

C.1985年调查的孩子要比1970年调查的孩子的平均年龄要小

D.被调查的孩子是从那些与这些研究者们进行合作的老师的学生中选取的


正确答案:D
研究者们得出的结论是孩子的牙病比率降低了。如果被调查的孩子是从与研究者合作的老师的学生中选取的,那么被调查的对象就不能代表所有的孩子。这个结论也就不具有普遍性。所以答案D是能削弱研究者的结论。

第8题:

关于经济周期理论,正确的说法是()

A、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B、经济周期在经济中是不可避免的波动

C、每次经济周期是相同的

D、经济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E、科斯定理作用于经济周期


标准答案:ABD

第9题:

简述研究者构思和提出假设的途径。
一般来说,研究者可以从下列几个途径来构思和提出假设:
(1)在对问题的阐述中提出假设。
(2)在对文献资料的分析中形成假设。
(3)在对问题的初步探索中提出假设。

第10题:

关于视觉词汇识别,研究者提出了哪几种假设?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是直接通达假设,认为读者能够直接从视觉词获得词的意义。
2)语音中介假设,或间接通达假设,认为必须把词的视觉形式转化为语音形式,然后才能找到关于词的意义的信息。
3)第三个假设叫做双通路假设,认为有关词意义的语义记忆,既可以通过视觉通路直接达到,也可以通过语音通路,间接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