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

挫折-侵犯学说的要点包括()。A、人在受挫折后,一定会产生侵犯行为B、侵犯强度与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C、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D、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强度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题目

挫折-侵犯学说的要点包括()。

  • A、人在受挫折后,一定会产生侵犯行为
  • B、侵犯强度与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
  • C、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
  • D、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强度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非本能论有关侵犯行为减少的方法包括哪些()

A、通过减少社会上的不公正来减少挫折,进而减少侵犯发生的可能性

B、给挫折一个合理的理由

C、奖励合作的、非侵犯性行为

D、通过观察学习减少非侵犯性行为


参考答案:A,B,C

第2题:

多拉德“挫折—侵犯学说”的要点包括( )。多选

A. 人在受挫折后,一定会产生侵犯行为
B. 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
C. 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
D. 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

答案:B,C,D
解析:
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 /社会动机
多德拉指出,攻击行为往往是挫折的结果。1、攻击发生强度与欲求不满的量成正比;挫折越大,攻击的强度越大。2抑制侵犯的力量同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成正比例的关系;3挫折强度一定的情况下,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挫折越大,侵犯可能性越大。米勒指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意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

第3题:

挫折-侵犯说的三个主要观点是①侵犯行为会给被侵犯方造成巨大挫折②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③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④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⑤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E、②③④


参考答案:E

第4题:

简述挫折—侵犯性理论对侵犯和暴力的解释。
根据挫折——侵犯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几条结论:首先,挫折是引发侵犯行为许多原因中的一个原因,也许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其次,挫折在某种条件下能促使侵犯行为的产生:
第一,挫折必须是剧烈的(引起愤怒情感的),至少积累到一定的程度。
第二,它必须被知觉为有意的或人为的。

第5题:

[单选题] 侵犯行为是习得的,这是(  )的观点。

A.社会学习理论
B.本能论
C.挫折一侵犯学说
D.侵犯论

答案:A
解析:
社会学习论认为侵犯行为是习得的。学习是侵犯的重要决定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学会侵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消除侵犯。班杜拉提出的这一理论观点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侵犯行为的学习机制是联想、强化和模仿。挫折可能引起侵犯,也可能导致个体的冷漠与畏缩,处于无能为力状态,这个过程也是习得的。研究表明,习得的无能为力与个体归因有很大关系,抑郁者倾向于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性因素,非抑郁者则倾向于外部的、暂时性的和特殊性的因素。

第6题:

在挫折----侵犯学说中,影响侵犯强度的因素有预期惩罚强度和()。

A.习惯

B.目标受阻强度

C.情绪紧张度

D.目标吸引力


参考答案:B

第7题:

侵犯行为是习得的,这是()的观点。单选

A. 社会学习理论
B. 本能论
C. 挫折——侵犯学说
D. 侵犯论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 /社会动机
侵犯行为的原因,书本上有三个理论:(1)本能论的解释。(2)挫折——侵犯学说。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3)社会学习观点。侵犯行为是习得的。

第8题:

有关挫折的描述,以下看法正确的是①挫折包括挫折情景、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②遭受挫折后,人会变得非常颓废③挫折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环境起因和个体起因④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为条件,这是确定无疑的(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E、①③


参考答案:E

第9题:

挫折-侵犯学说的要点包括()。

A:人在受挫折后,一定会产生侵犯行为
B: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
C: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
D: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

答案:B,C,D
解析:
挫折——侵犯学说最初由多拉德等人提出。他们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条件”。该学说的要点是:1)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例关系;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成正比例关系;3)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后来,许多学者对这一学说提出修正。米勒指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伯克威茨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

第10题:

简述挫折——侵犯理论。


正确答案:1.1939年多拉德等人提出了挫折——侵犯的假设。
2.早期的挫折——侵犯假设,包含了两个要点:一是侵犯的发生都有挫折为前提条件;另一是任何挫折事件都会引发侵犯,但也承认,个体对惩罚和报复的恐惧会压抑侵犯行为发生的可能。
3.后来,他们把认知因素纳入挫折侵犯的假说之内,认为挫折引起是一种未分化的唤起状态,如果在一定的情境下,没有给予有关的认知因素,侵犯行为未必会发生。
4.总而言之,他们修正之后的观点认为,挫折是引起侵犯的一个可能条件,但并不是唯一条件。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