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

主张“中体西用”的代表人物是()。A、张之洞B、李鸿章C、梁启超D、蔡元培

题目

主张“中体西用”的代表人物是()。

  • A、张之洞
  • B、李鸿章
  • C、梁启超
  • D、蔡元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思想家主张“中体西用”。(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思想家批判了“中体西用”,他们主张变法维新,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

第2题:

什么是“中体西用”?


答案:
解析: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 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 由于洋务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 果的移植过程,因此必然引出一些问题:要不要 移植新学(西学)?移植西学能否解决中国的问 题?如果要,是否全盘移植或是部分移植?如何 解决西学与中国固有文明的关系?在回答这些 问题时,守旧派对西学采取顽固拒绝的态度,认 为提倡西学就是舍本逐末;洋务派应付守旧派的 攻讦,提出了 “中体西用”的思想,认为在突出 “中学”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以“西学”为辅,这 一思想也是两个派别思想斗争的结果。张之洞 于1898年著成《劝学篇》,提出“中体西用”的理 论体系,并按此思想路线进行湖北的教育改革。

第3题:

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思想家主张“中体西用”。 ( )


正确答案:×
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思想家批判了中体西用,因为这是洋务派的主张,他们主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

第4题:

“中体西用”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纲。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简述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答案:
解析:
洋务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移植过程,因此,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出一个如何处理“西学”(“新学”)与“中学”(“旧学”)关系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洋务派与守旧派展开了论争,张之洞撰成《劝学篇》,围绕“旧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旨,进行了集中阐述,“中体西用”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劝学篇》分内篇和外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中学着重的是人品行的修养,具有德育的功能,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如此一来,西学是中学的补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涉及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中体西用”思想,一直支配着晚清教育。从整体上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给封建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使西学在中国的发展成为可能,为中国近代的变革注入了新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近代化的发展。在教育方面:“中体西用”作为洋务教育的指导纲领,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促进又有阻挠,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催发新式教育的产生,兴办新式学堂,增加自然科学知识,开展留美教育等,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格局。(2)引进西方近代科学、课程及制度,对清末教育改革既有思想层面的启发,又有实践层面的推动。(3)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为进一步推广新式教育扫清了障碍。(4)由于“中体西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使新式教育一直受到忠君尊孔的封建信条的支配,阻碍新式教育的发展进程。尤其是阻抑了维新思想更广泛的传播,不利于近代刚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5)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初期结合方式,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是作为文化的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它是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

第6题:

以下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张“中体西用”

B.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

C.主张运用革命手段改变旧的制度,建立新的制度

D.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答案:B,D
解析: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首先,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其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最后,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从而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开了一个缺口,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D。A、C两项属于张冠李戴,A选项属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C选项属于辛亥革命的内容,故用排谬法排除。

第7题:

严复主张(  ),反对张之洞的“中体西用”

A.体用一致
B.体用分开
C.体用相混
D.不讲体用

答案:A
解析: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合之则两亡,分之则两立”。

第8题:

简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法律思想。


参考答案: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由于甲午战争的刺激,洋务运动的破产,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的盛行,张之洞为了调和地主阶级顽固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矛盾,系统总结了自己的洋务实践,发挥他的先辈们的思想,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使之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中体西用”也就构成了张之洞法律思想的核心。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它表现在法律主张上,就是坚持维护以纲常名教为本的旧法律;坚持宽猛相济、刚柔结合的统治方法;要求用变形不变质的方法整顿旧法律,“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2)整顿中法,采用西法。
整顿中法主要为改革刑狱。他提出了“除讼累”、“省文法”、“修监羁”等情况。他还建议清政府采用西法,聘请西方律师,博采各国法律,为中国制定矿律、路律、商律以及交涉刑律。
(3)“法律本原应与经术相表里”。
他维护“三纲”,反对民权和男女平权,认为纲常名教是本源,法律是形式,法律应服从于纲常名教。


第9题:

与“中体西用”论主旨相背离的是“儒学复兴说”。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维新派人士都反对中体西用的主张。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