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考试

李某因盗窃他人雅马哈摩托车一辆(价值5000元)被某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审查期间,县公安局与李某的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联系,发现李某作案时未满16周岁,予以释放。李某是否有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题目

李某因盗窃他人雅马哈摩托车一辆(价值5000元)被某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审查期间,县公安局与李某的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联系,发现李某作案时未满16周岁,予以释放。李某是否有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无权利。理由: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因未满16周岁而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李某为公司仓库保管员。某日,两歹徒为逼李某交出仓库钥匙而持刀追打李某,李某被打成重伤,无奈之中李某抢了路边正在停车的黄某的摩托车逃走。李某抢走摩托车的行为:

A.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他人车辆,属于抢劫行为,侵犯他人利益。

B.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他人车辆,属于盗窃行为,侵犯他人利益。

C.不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摩托车属于正当防卫,保护了公司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D.不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摩托车属于紧急避险,损害了他人合法权益但保全了更大的合法权益。


正确答案:D
根据《刑法》第二十一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本题中李某的职务仅是仓库保管员,没有与歹徒搏斗的义务,为了保全公司的公共利益和个人人身安全,抢走摩托车逃走的行为完全符合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所以选择D选项。

第2题:

某中学高一年级2名学生因盗窃一辆摩托车而被刑事拘留,学校因此立即作出取消这2名学生学籍的处分决定,学校的处分决定是正确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3题:

彭某喝醉后,偷开李某的宝马车在道路上横冲直撞。县公安局对彭某刑事立案后将李某宝马车扣押,并对彭某刑事拘留。一个月后,该局通知李某将汽车领回,但该车在扣押期间被使用,因发生交通事故遭到部分损坏。再过一个月后,以彭某的醉酒驾车情节未达到恶劣程度为由,决定撤销刑事立案,释放彭某,下列哪项说法正确?( )

A.某县公安局的扣车行为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B.某县公安局退回被扣的汽车即可视为对扣车行为违法性的确认

C.李某请求县公安局赔偿,必须等对彭某追究刑事责任的诉讼程序终结

D.彭某对超期羁押有权要求国家赔偿


正确答案:D
43.答案:D 考点:刑事司法行为的认定、司法赔偿申请的程序条件、刑事赔偿范围讲解:县公安局对李某宝马车的扣押行为,属于刑事司法行为,而非行政行为,故 A项表述错误。县公安局退回被扣汽车,只是解除扣押而已。解除扣押,并不意味着先前的扣押是违法。撤销扣押,才意味着扣押是违法的。故B项错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若干间题的解释(一)》第7条一赔偿请求人认为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等措施的,应当在刑事诉讼程序终结后提出赔偿请求,但下列情形除外:(1)赔偿请求人有证据证明其与尚未终结的刑事案件无关的;(2)+刑事案件被害人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98条的规定,以财产未返还或者认为返还的财产受到损害而要求赔偿的。在本题,李某属于受害人,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98条,其宝马车应当返还。若李某认为其宝马车受到损害而要求赔偿的,,自然不需等待刑事诉讼程序终结,故C项表述错误。根据2010年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第17条第1项,违法采取刑事拘留措施的,或者依法采取刑事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法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在本题,县公安局对彭某的刑事拘留属于超期羁押,其后又决定撤销案件,因此D项表述正确。

第4题:

李某因涉嫌抢劫被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其聘请的律师刘某要求会见李某,因李某的同伙王某在逃,县公安局认为侦查过程需要保密,便以此为由不批准律师刘某会见。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李某花5000元购得摩托车一辆,半年后,其友王某提出借用摩托车,李同意。王某借用数周不还,李某碍于情面,一直未讨还。某晚,李某乘王某家无人,将摩托车推回。次日,王某将摩托车丢失之事告诉李某,并提出用4000元予以赔偿。李某故意隐瞒真情,称:“你要赔就赔吧。”王某于是给付李某摩托车款4000元。后李某恐事情败露,又将摩托车偷偷卖给丁某,获得款项3500元。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A.盗窃罪

B.诈骗罪

C.销售赃物罪

D.盗窃罪和诈骗罪的牵连犯


正确答案:A
解析:此题涉及盗窃罪和诈骗罪的区别。诈骗罪(既遂)在客观上必须表现为一个特定的行为发展过程: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对方产生或者继续维持认识错误——对方基于认识错误处分(或交付)财产——行为人获得或者使第三者获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取得财产的犯罪分为:违反被害人意志取得财产的犯罪与基于被害人有瑕疵的意志而取得财产的犯罪。盗窃罪属于前者;诈骗罪属于后者。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关键区别在于:受骗人是否基于认识错误处分(交付)财产。本案中受损的法益是王某的4000元钱,而王某遭受损失是李某“盗窃”自己摩托车的行为造成的,并不是实施欺骗行为造成的,因为对于王某而言,摩托车是真的丢了,不存在认识错误的问题。所以没有成立诈骗罪。李某的行为应定为盗窃罪。事实上这里盗窃的是对方的“赔偿”。故选A。

第6题:

:某县公安局委托县治安联防大队行使治安管理权。某日,联防队员文某抓获了有行窃嫌疑的李某,因李某言语冲撞了文某,文某用警棍将李某击伤。李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应由谁来承担国家赔偿义务?( )

A.某县治安联防大队

B.文某

C.某县公安局和治安联防大队

D.某县公安局


正确答案:D

 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7题:

刘某因盗窃被某县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对刘某拘留的最长期限是 ( )。

A.37日

B.10日

C.14日

D.15日


答案:C

第8题:

某村村民马某在县医院院内盗窃一辆价值12000余元的摩托车。事后,马某独自一人骑着该车到邻村销赃时,被该村派出所联防队员抓获,并对其进行了讯问。马某交待了盗窃摩托车的犯罪事实。其间,马某的表哥等人多次找该县公安局局长李某说情,并送李某“辛苦费”5000元,李某在明知马某已构成犯罪,应受到法律追究的情况下,因受利益驱动而决定只对其处罚1000元,将人放回。马某先后又两次盗窃耕牛,被县公安局干警抓获,李某均对其罚款了事。下列选项中,对于李某的行为定性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李某构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B.李某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

C.李某构成受贿罪和徇私枉法罪,依法按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D.李某构成受贿罪与徇私枉法罪,依法应当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ABD
【考点】受贿罪;徇私枉法罪;数罪并罚
【解析】根据《刑法》第399条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的,构成徇私枉法罪。李某符合徇私枉法罪的犯罪构成,但是李某同时构成受贿罪的依照该条第3款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又有受贿情形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9题:

甲晚上潜人某乙家中盗窃,被乙发现,甲携带窃得的赃物(价值1500余元)逃跑,乙紧追不舍。甲见杂货店旁有一辆未熄火摩托车(车主丙正在买烟),便骑上摩托车逃跑。第二天,摩托车的失主丙在街上发现自己的摩托车及甲,便上前欲扭送甲去公安局,甲一拳将丙打伤(法医鉴定为轻伤)。在追究甲刑事责任时,应以什么罪名对甲定罪量刑?( )

A.抢劫罪 B.抢夺罪 C盗窃罪 D.故意伤害罪


答案:B,C,D
解析:
【详解】甲盗窃了乙的财物,构成盗窃罪;甲在逃跑过程中,发现丙停靠在杂货店旁的尚未熄火的摩托车,骑上摩托车就走,这属于公然抢夺,构成抢夺罪;甲将丙打伤,构成故意伤害罪。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盗窃、抢夺罪并没有转化为抢劫罪,因为甲对丙实施的暴力行为并不是在盗窃、抢夺“当场”为抗拒抓捕而实施的,因而不构成抢劫罪。

第10题:

刚满15周岁的李某因猥亵儿童,被某县公安局刑事拘留。这种做法符合法律的规定。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