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

甲、乙、丙合作撰写了一篇文章,署名甲、乙、丙。甲提出将文章发表在某大学学报上,乙和丙提出反对意见。对此事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乙以该学报发表过批评他作品的文章为由反对发表,甲不能将该文章发表B、丙以该文章的观点不成熟、需要继续修改为由反对发表,甲不能将该文章发表C、只有乙和丙不提出任何反对意见,甲才能将该文章交学报发表D、甲为第一作者,可以单独决定文章是否发表

题目

甲、乙、丙合作撰写了一篇文章,署名甲、乙、丙。甲提出将文章发表在某大学学报上,乙和丙提出反对意见。对此事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乙以该学报发表过批评他作品的文章为由反对发表,甲不能将该文章发表
  • B、丙以该文章的观点不成熟、需要继续修改为由反对发表,甲不能将该文章发表
  • C、只有乙和丙不提出任何反对意见,甲才能将该文章交学报发表
  • D、甲为第一作者,可以单独决定文章是否发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与乙积怨已久,甲写了一篇文章披露乙曾经被包养的文章,发到丙的网站上。乙上网发现此文章后通知丙删除此文章。但是,丙断然拒绝。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由于甲所写是事实,因此,甲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B.由于文章为甲所写,因此,应当由甲独自承担侵权责任

C.对丙拒绝删除此文章,乙的损害的扩大部分,乙应当按照过错程度与甲承担按份责任

D.对丙拒绝删除此文章,乙的损害的扩大部分,乙应当按照过错程度与甲承担连带责任


正确答案:D
24.【答案】D 【考点】 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解析】《侵权责任法》第2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所谓隐私权,是指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不愿公开或让他人知悉个人秘密的权利。本题中,乙对曾经被包养的事实不愿公开,而甲撰写文章并且发布到网上,因此,侵犯了乙的隐私权。据此,A项错误。 .《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此为我国《侵权责任法》新增加的内容。本题中,乙通知丙删除文章,而丙断然拒绝,因此,对于损害所扩大的部分,应当由甲与丙承担连带责任。据此,B项和C项错误,D项正确。

第2题:

:一篇文章 ,现有甲乙丙三人,如果由甲乙两人合作翻译,需要 10 小时完成,如果由乙丙两人合作翻译,需要12 小时完成。现在先由甲丙两人合作翻译4 小时,剩下的再由乙单独去翻译,需要12 小时才能完成,则,这篇文章如果全部由乙单独翻译,要( ) 小时能够完成.

A.15 B . 18 C . 20 D .25


正确答案:A

熟悉的工程问题,我们小时侯不知道做了多少遍。假设甲乙丙单独完成分别需要abc小时。

       1/a+1/b=1/10(1)

       1/b+1/c=1/12(2)

      (1/c+1/a)×4+12/b=1(3)

    由(3)可以得 

  1/a+1/c=1/4-3/b(4)

      (1)+(2)得1/a+1/c+2/b=1/10+1/12(5)

  把(4)带入(5)消去1/a+1/c得b=15。所以,答案为A15。这样计算显然相当烦琐。有没有简洁的方法呢?实际上每一道题目都有简单的

方法。

简便方法如下:

   乙丙合作12小时完成;甲丙两人合作翻译4 小时,剩下的再由乙单独去翻译,需要12 小时才能完成。

假设甲每小时的工作量为X,乙为Y,丙为Z。那么总工作量可以表示为 12Y+12Z,也可以表示为4X+4Z+12Y。

      12Y+12Z=4X+4Z+12Y。X=2Z也就是说丙2小时的工作量相当于甲1小时的工作量。

   甲乙两人合作翻译,需要10 小时完成;如果由乙丙两人合作翻译,需要12 小时完成。由于丙12小时的工作量相当于甲6小时的工作量,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甲乙两人合作翻译,需要10 小时完成;甲工作6小时后,乙接着工作12小时也可以完成。这个工作量可以表示为

  10x+10y,也可以表示为6x+12y。10X+10Y=12Y+12Z=12Y+6X得到Y=2X。

  也就是说甲2小时的工作量相当于乙1小时的工作量。

因为,甲乙两人合作翻译,需要10 小时完成该工作。甲10小时的工作量相当于乙5小时的工作量。因此乙单独做需要15小时完成。

两种方法对比,发现利用工作量来解决这个问题比较迅速。能够避免烦琐的计算。

第3题:

甲、乙、丙合作创作一首歌曲。甲欲将该作品交某音乐期刊上发表,乙以该期刊发表过批评其作品的文章为由表示反对,丙未置可否。则下列有关该事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乙坚决反对,则甲不能将作品交该期刊发表

B.甲有权不顾乙的反对而将作品交该期刊发表

C.在丙同意的情况下,甲可以不顾乙的反对而将作品交该期刊发表

D.如果丙以同样的理由表示反对,则甲不能将作品交该期刊发表


正确答案:B
参见《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9条。

第4题:

甲将其一篇文章投递给杂志社。未经甲的许可,杂志社便委托乙对甲的文章进行修改,然后杂志社将署名为乙和甲的文章发表在其刊物上,则(11)。

A.杂志社侵犯了甲的著作权,乙未侵权

B.杂志社未侵犯甲的著作权,乙侵犯了甲的著作权

C.杂志社和乙均侵犯了甲的著作权

D.杂志社和乙均未侵犯甲的著作权


正确答案:C

第5题:

某甲与某乙一向不和,遂写了一篇关于某乙生活作风有问题的文章以诋毁其名誉,并将该文章发布在丙网站上,给某乙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乙要求丙网站删除,丙网站不予理会,致使某乙遭受的损害扩大。关于扩大损害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 A.甲承担全部责任 B.丙承担全部责任 C.甲和丙承担连带责任 D.甲和丙承担按份责任


正确答案:ABD
《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款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本题中,甲作为网络用户,在网络上发布丑化乙的短文,甲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丙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但是,丙接到甲的通知后,不予理会,致使损失扩大,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甲承担连带责任。因此,本题正确选项是ABD。

第6题:

甲将其作品投递给乙杂志社。未经甲的许可,乙便委托丙对甲的该作品进行修改,然后乙杂志社将署名为丙、甲的作品发表在其刊物上。则 () 。 ()A. 乙侵犯了甲的著作权,丙未侵权 B. 乙未侵犯甲的著作权,丙侵了权 C. 乙和丙均侵犯了甲的著作权 D. 乙和丙均未侵犯甲的著作权


正确答案:C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即以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杂志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杂志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图书出版者经作者许可,可以对作品修改、删节。报社、杂志社可以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当经作者许可。
  因此,乙和丙均侵犯了甲的著作权。

第7题:

甲、乙、丙合作创作…首歌曲。甲欲将该作品交某音乐期刊发表。乙以该期刊发表过批评其作品的文章为由表示反对。丙未置可否。下列有关该事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哪项?( ) A.如果乙坚持反对则甲不能将作品交该期刊发表 B.甲有权不顾乙的反对而将作品交该期刊发表 C.在丙同意的情况下,甲可以不顾乙的反对而将作品交该期刊发表 D.如果丙以同样的理由表示反对,则甲不能将作品交该期刊发表


正确答案:B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9条规定,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合作作者对著作权的行使如 果不能协商一致,任何一方无正当理由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转让以外的其他权利。因此,尽管乙对甲的主 张表示反对,但因其无正当理由,甲有权不顾乙的反对而将作品交该期刊发表。因此B选项正确。

第8题:

未经甲许可,乙擅自委托丙对甲之作品进行修改,然后由某杂志社以丙、甲之署名方式发表。在此()。

A.乙侵犯了甲之著作权,丙未侵权

B.乙未侵犯甲的著作权,丙侵权

C.乙和丙均未侵犯甲的著作权

D.乙和丙均侵犯了甲的著作权


参考答案:D

第9题:

甲乙丙合作写了一篇学术论文。甲欲将作品交某杂志社发表,乙则以该杂志社对其不够友好为由表示反对,丙未置可否。下列有关该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如果乙坚持反对则甲不能将作品交该杂志社发表

B.甲有权不顾乙的反对而将作品交该杂志社发表

C.在丙同意的情况下,甲可以不顾乙的反对而将作品交该杂志社发表

D.如果丙以同样的理由表示反对,则甲不能将作品交该杂志社发表


参考答案:B

第10题:

甲将其一篇文章《希赛,影响IT》投递给《中国系统分析员》杂志社。未经甲的许可,杂志社便委托乙对甲的文章进行修改,然后杂志社将署名为乙和甲的文章发表在其刊物上,则(11)。

A.杂志社侵犯了甲的著作权,乙未侵权

B.杂志社未侵犯了甲的著作权,乙侵权

C.杂志社和乙均侵犯了甲的著作权

D.杂志社和乙未侵犯甲的著作权


正确答案:C
解析:由于文章《希赛,影响IT》是甲的作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甲对其拥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使用许可权和获取报酬权。而杂志社擅自委托乙对文章进行修改的行为,侵犯了其“保护作品完整权”。乙则侵犯了“保护作品完整权”和“署名权”。因此都侵犯了甲的著作权。

更多相关问题